关于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反思

发布 2022-07-06 02:12:28 阅读 7338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

我们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合理地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我觉得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趣味性、梯度性、实践性三个方面,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趣味性作业设计。

学习对学生而言应该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任务或负担。所以我在复习巩固新单词时,设计了一些趣味性作业,使原先枯燥无味的单词变得生动起来。小学生所学的英语单词大多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牛津小学英语4b中有一课学到有关人体部位的单词,如:

head, hair, eye ,ear, nose, mouth等,在巩固这些单词时,我让学生听音画画,我用英语说“头”,学生就在纸上画出一个头,然后再说其它的单词,学生继续画。画好之后,再请学生在他所画的人体器官边上注好英文单词。这样完成后我把一些优秀的做品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实践表明此类作业更具趣味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力集中,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梯度性作业设计。

一个班学生的基础会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一刀切,齐步走”不能忽视个体差异,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梯度性作业。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做作业时都有成就感,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

在课文语篇教学后,我布置了三种不同等级的作业:一级作业:背诵课文;二级作业:

模仿课文对话,仿写小对话;**作业:模仿课文,编写短文。要求每人最少能完成一级的作业,二级和**的作业有选择性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硬性规定哪些学生做哪些作业,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积极性,要学生自主选择,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要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实践性作业设计。

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会自然产生一种具有保护性的心理屏障,屏障越高,语言信息就越不容易摄入”。设计实践性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在学完5b的一篇课文the english club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故事情节,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对话。通过多次模仿表演,学生逐渐地克服语言障碍,所学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就更主动与他人进行英语对话,效果也就不断提高。

总之,新颖多变、生动活泼的作业为英语教学撑起了一片新天空,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作业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并使其不断发展与完善,还有待于我们英语教师不断探索。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有读书学习,就必然有作业练习。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能和创造才能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英语课后作业练习是英语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而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不仅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贯彻于作业训练等各项课外学习活动中。

一、小学英语作业的普遍现象。

传统的作业往往是考试要考什么,作业就反反复复布置什么,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设计的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枯燥,评价单一,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被冷落。这种状况不仅使训练难以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视作业为“洪水猛兽”,深恶痛绝,尤其是小学英语作业,学生和家长的潜意识都是认为是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东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作业过多过滥,学生每天忙于应付,疲于奔命。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是课外作业太多。

另一方面是作业单调、枯燥、乏味,缺乏针对性、**性。过大的作业量,特别是大量机械性的抄写,使学生没有时间深入思考,往往是马虎应付,老师没有时间研究性地批阅,往往是简单查看对错。

二、新课改呼唤新的英语作业。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作业已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英语作业--作为英语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延伸部分,其设计思路应当突破以往单纯拘泥于书面形式的局限,适度开放,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各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索性,促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主地获得新知,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三、设计多种作业,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虽然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等心理特点有一定的差异,但是他们对新鲜、活泼、有趣的形式总是很感兴趣。教师要契合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巧妙设计作业形式,力求常变常新。

(一)在作业形式方面,采用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相结合。

在调查英语作业布置情况及平时到各校学习交流中我们发现,书面作业占总数的90%以上,而口头作业、动手操作及社会实践等形式的作业不到10%。学生长时间进行单一形式的练习,就会感到单调乏味,对学习失去兴趣。即使是为促进知识及技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而进行的专项训练,也不能过关。

作业的呈现形式要有所变化,教学中常变换作业的情境与内容,改变表述方式,运用口头叙述、书面作业及实践作业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1、书面作业。

书面作业就是要让学生完成于作业本上,通过书写完成的一些习题或作文等等。由于书面作业便于家长和教师的检查,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这种作业形式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青睐,一直以来,教师就布置学生完成这类作业。

其实,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活动手册里面的很多题目都可以作为书面作业布置给学生。

2、口头作业。

口头作业就是只需口头完成的作业,布置适量的口头作业对于英语科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

一、二年级平时只能是布置口头作业,一方面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音、语流和语调。

如。一、二年级老师每上完一节课,都应该布置学生回家听录音、跟读、读给家长听,并要求家长做好记录。

除此之外,低年级还可以开展“看谁模仿得最像?”比赛活动,一、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而且很喜欢模仿《先锋英语》中的两个主角uncle booky和mocky的语气,布置这样的作业作用比较大。

教完一个单元或几个单元后,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文、歌曲或歌谣进行录音,开展了录音朗读或歌曲比赛。比赛前,学生个个精心准备,选出自己喜欢的课文、歌曲或歌谣,在家认真练习。在这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3、实践作业。

实践操作作业主要指读写背以外的调查、访问、参观、制作、表演等活动性作业。知识是从实践中获得,能力是从实践中提高,教师布置的作业就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又能让学生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实践操作作业可以分以下几种:

动手操作类。

如让学生把一个单词或词组绘画,然后造句。或者要求学生平时在阅读英语报刊杂志时,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剪下来,制作成剪贴报。

②搜集查询类。

我镇灯饰行业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上颇有名气,一部分学生的家长就是经营灯具的,学生对和灯有关的词汇比较感兴。因此,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地布置学生几人一组到灯饰门市、上网或查字典去搜集与灯有关的词汇或者与外商进行灯具交易对话时的一些实用句子等,然后进行全班的互相学习和交流。让学生真正走到社会上去学知识,去体会学好英语的好处。

结果学生所搜集的词汇让人大开眼界,学生学到了书本学不到的知识。这样的作业就具有很大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③调查访问类。

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亲自参与社会调查访问的方式来完成作业,并从中受到教育,获得发展。就课本所学的知识而言,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进行调查活动。

有时还可以布置学生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上街开展“寻找身边的英语”活动,调查记录商店名称、广告标语等,并进行归类分析等各种作业。

走在古镇的大街上,我们经常都会碰到外国人,特别是一年一次的灯博会,更是外商如鲫,这都是绝好的调查访问机会。每学期进行一至两次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先做好语言准备工作,四人一小组到古镇国贸大酒店、银泉酒店或在大街上与外商用英语进行交流或调查,然后写出其中的一段对话。

这样的作业灵活性和开放性很大,既锻炼学生的口语和胆量,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④艺术表演类。

把单纯的文字作业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如给课文配上美丽的插图、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忠实原文,动手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原文或部分段落,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在三至六年级每个unit的conversation部分都可以进行对话表演,或者表演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如snow white, the ugly duck等,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自编自演节目,学生的表演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⑤想象编创类。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有想象才会有创造,从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将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想象编创类作业,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让学生编手抄报,改编对话、课文或故事等。

在学完《开心英语》book 8 unit 6 conversation后,学生就同样的情景改编成了极其有趣的对话,就是很好的印证。

(二)在作业自主性方面,采用难度自选、量度自选和形式自选相结合。

泰戈尔说过:“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规定好的河道里。”布置作业也是如此,要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

心理学家罗杰斯也强调:各种水平的学生在遇到对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地学习。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与权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力、喜好选择最适合他的作业,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关于小学英语作业优化设计的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 指出 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 有机会去选择 决定,去思考,去体验 感悟,去创造 实践 应用。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 兴趣各不相同。我们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合理地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

小学英语作业的优化设计

作者 王丽聪。师道 教研 2017年第09期。如何优化小学生英语作业布置策略,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业设计的优化,不仅依赖设计主体观念的转变,还必须通过优化设计主体的行动得以实现。一 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 不持久 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优化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

作者 陈燕华。教书育人 教师新概念 2014年第06期。英语作为最重要的第二语言在中国城市被大力地推广而习之,然而在闭塞的 资源短缺的乡村,英语教学显得势单力薄。小学英语作业陷入了单调 封闭的误区之中不能自拔。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教育发展的动力。经笔者长期观察,英语作业时常困扰着学生,让学生产生了懒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