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学形考 作业答案

发布 2022-07-18 16:26:28 阅读 8649

《教育学》第7—第8章内容。

一、名词解释。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是教育者根据社会要求和人身心发展规律,用一定社会多方面的外在要求,对受教育者思想言行给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和培养,以使他们形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自我教育。

是指个体为形成、巩固和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而自觉进行的思想修养、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等活动。

.陶冶教育法。

是指利用或创造有教育意义的环境或情境,给人以积极的感化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人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

.课外教育。

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直接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各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

二、简答题。

.简述学校德育的意义。

答:学校德育具有以下意义:

1)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

德育产生于社会需要,受一定社会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巩固、继承和发展服务。因此,德育是古往今来的任何社会所必需,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所必需。

2)学校德育对学校自身工作的意义。

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进行并加强学校德育,是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目的,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

3)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意义。

青少年是人生观、世界观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学校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必需。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

答: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也可以说道德素质),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

3)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

.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答: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3)法制教育(4)社会公德教育(5)劳动教育(6)健康心理品质教育(7)人生观教育(8)科学世界观教育(9)社会主义教育。

.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答: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

1)现实性和方向性相结合原则 (2)知行统一原则。

3)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5)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正面教育、疏通引导的原则。

.简述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答: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1)教学 (2)班集体 (3)各项课外和校外活动。

4)团队工作 (5)家庭和社会教育网络。

德育的主要方法有:

1)说理教育法 (2)心理咨询法 (3)榜样示范法 (4)实际锻炼法。

5)陶冶教育法 (6)自我修养法 (7)品德评价法。

.简述课外教育的作用与任务。

答:课外教育的主要作用是:

1)课外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2)课外教育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3)课外教育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

4)课外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课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配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为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

4)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快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简述课外教育的内容。

答:课外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政治活动 (2)科学技术活动 (3)劳动技能学习活动。

4)文化艺术活动 (5)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活动。

.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答: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主要有:

1)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2)促使本班学生自觉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

3)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社会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在活动中培养其艰苦朴素的思想和劳动观念,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研究和了解学生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4)组织班集体活动。

5)做好校内外的协调工作 (6)做好学生评价工作。

7)作好班主作工作计划与总结。

三、论述题。

.联系实际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答:知行统一是衡量思想品德形成的标志。知、情、意、行是构**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

知,即思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等观念体系的认识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观念,以及对是非、美丑、善恶的评价。

情,即思想道德情感,是人在思想道德实践中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对一定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意,即思想道德意志,是指人的内部思想道德意向向外部稳定行为转化过程中克服困难和挫折时的顽强不懈的努力。

行,即思想道德行为,是人思想、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

在德育过程中应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

1)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知、情、意、行等要素各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知、情、意、行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每一个要素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要素的影响,每一要素各自又都具有制约或促进其他各要素的功能。

3)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当知、情、意、行等思想品德心理要素在方向上和水平上相互协调、和谐一致,就能有效地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如果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互不协调,差异很大,甚至很不一致,就将影响思想品德的有效形成和发展,甚至会导致“品德两性”(即思想品德行为的两重性)的产生。

4)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中,知、情、意、行都是不可缺少的。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是最根本的问题。德育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具有知行培养的统一性。

5)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既要重视它们相互联系和作用,又不能简单地相互代替,既要注意知、情、意、行全面培养,又要注意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具体做法是:

a、针对知、情、意、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育。

b、抓重点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其他方面,因为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c、思想品德发展情况或判断评价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时,都要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衡量。

d、根据知、情、意、行相互间的关系,在德育过程中可采用多种教育模式,选择多种开端。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如何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

答: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知行统。

一、言行一致的品格。

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从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来看,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其中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本。

知行统。一、言行一致一直是我国历史上德育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判断人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贯彻知行统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晓之以理,就是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晓理不能脱离实际,要有针对性。

导之以行,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和规范付诸实践,并使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导之以行,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及时地提供指导,使其行为持之以恒。

第二,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学生懂得知行统。

一、言行一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人才必备的重要品质,激发他们这方面修养的动机和积极性。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知与行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等多方面的活动中,自觉锻炼和培养知行一致的品格。

第三,知行统。

一、言行一致,教育者要以身作则。

教育者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也会使学生对所进行的教育(甚至是所有的教育)产生虚假感。同时在衡量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分析他们知和行的发展状况,了解和发现他们言行之间的差距及造成的原因,并以适当措施加以解决。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

答: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按照社会主义思想准则和品德规范严格要求他们,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是实现民主、平等的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对学生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制约德育效果的两个相辅相成的必要条件。没有尊重信任的严格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障碍,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基础,实事求是地严格要求,又是尊重信任学生的真诚体现。

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尊重信任的情感体验是学生接受教师提出的各种要求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第二,要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要求,“扶上马,送一程”。

第三,对学生的尊重热爱和严格要求固然不可缺少,但应注意爱要得体,严而有格。爱是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没有对学生的爱,尊重信任就显得缺乏实在性,也难以持久。

采用“心理互换”或“位置互换”的方法对差的、落后的学生爱的情感。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才能让德育的说理教育法产生实效。

1、明确目的性。说服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符合需要、切中要害,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所接受,说理切忌一般化,空洞唠叨,使学生感到单调、厌烦。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青少年渴求知识,期望更多地了解社会,人生,故说服要注意给学生以知识、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示、获得提高。

3、注意时机。说服的成效,往往不取决于花了多少时间,讲了多少道理,而取决于是否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被他们所接受。

4、以诚待人。对学生说服,教师的态度要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只有待之以诚,才能扣开学生心灵的门户,使教师讲的道理被学生所接受。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1: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

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下一节课,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

”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教育学形考作业

精品文档。教育学第一次作业。一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错 2 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3 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对 4 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错 5 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

教育学形考作业

作业四 一 辨析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1 依据知识社会学的知识人角色分类,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知识的创造者。2 所有被称呼为 老师 的都是教师。3 所有教师都有资格当班主任。4 学生当下的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为将来的生活做好准备。5 中学生的自制力很差,必须要由教师时时看管,事事严格控制才行。...

教育学形考作业

作业二 一 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12分 1 教育目的体现了人类发展的总体方向,可以超越国家 社会 历史而存在,不具有时代性。2 教育目的的 社会本位论 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人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坚持教育目的的 个人本位论 3 学制即指修业年限。4 义务教育即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必须接受的强迫教育。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