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功教案

发布 2022-07-25 02:16:28 阅读 4108

【教学目标】

.理解功的概念,经历实验**体验做功的过程,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2.知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功的单位“焦耳(j)”,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教学过程】活。动。

流。程。

个性化备课。

【课前预习】

做功包含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二是功的计算公式是。

2、重100n的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前进4m,外力做的功为___j,重力做的功为___j。

3、功率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某台机器的铭牌上写着“功率1.25kw”它表示。

4、实验表明叫功的原理;从功的原理可证明: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等高斜面,斜面越长力。

5、用重10n的水桶向楼上提水,若每次把300n的水提到3m高的楼上,则人做的有用功为___j,额外功为___j,总功为___做功的效率为。

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原理是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是用的测量工具是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___

【活动过程】

活动一:功的大小与力、距离的关系。

第(2)次与第(1)次相比,做功数值上的关系?

第(3)次与第(1)次相比,做功数值上的关系?

活动二:例题分析。

、一个人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匀速推一辆重200n的车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少?重力对车做功多少?

2、如图4,将重2n的物体匀速提升0.2m.不用滑轮组做的功w不用机械(j)?

3、如图5,用滑轮组将此物体提升0.2m,用滑轮组做的功w用机械。

(j)?【课堂反馈】

.一个人用100n的力往下按某一杠杆,把一个物体举高了0.5m。如果人手下降的高度是2m,在这一过程中,人做的功是___j,被举高的物体重___n。

2.用1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60n的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前进3.5m,拉力做的功为__j,重力对小车做的功是__j。

3.某同学用20n的力将重50n的铅球沿水平方向扔出,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后停下。在铁球滚动的过程中,人对球做的功是___j,重力对球做的功是___j。

4. 举重运动员把重1500n的杠铃举在2m高处静止不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既用了力,也做了功 b. 人既没用力,也不做功c. 人在用力,但没做功 d. 无法确定。

5. 对于功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越多。

b.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c.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时,没有力做功。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一定做功。

6.一个人把5n的砖头沿冰面水平抛出,砖头在冰面上滑行20m停下来,则砖头在滑行的过程中(

a.人对砖头做功100j b.惯性做功100j

c.重力做功100j d.上述均不正确。

7.起重机的钢绳将500牛顿的物体匀速提高6米后,又水平匀速移动4米,钢绳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 3000焦耳。

b.5000焦耳。

焦耳。d. 1000焦耳。

8.质量为40千克的物体受到100牛的水平拉力,移动了50厘米。求:(1)拉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2)重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9.如图3是在水平面上移动重物的装置,若物重为600n,在阻力为重力的0.2倍时,匀速移动物体,使其以2m/s的速度前进,经过5s钟,(滑轮内部摩擦及滑轮重不计)试求:

(1)拉力f的大小。(2)拉力f所作的功。

【作业布置】

预习11.4功率。

完成补充习题相应作。

九年级物理功教案

人教版 15.1功 教学设计。增城市荔城三中郭光裕。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1 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 理解功的定义 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知道功的原理。二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 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

九年级物理功教案

第一节功。教学流程设计 一 引入新课 复习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我们可否同样地评价这两个力呢?如 演示实验 同样大小,方向的力在水平面上拉木块和小车,木块未动,小车移动了 引导学生分析,哪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二 力学中的功。1 ...

九年级物理电能电功教案

第八章电功率。使用时间 2012年 11月 29日班级 九年级姓名 定标自学。1 知道电流可以做功 电流做功的形式及其实质。2 理解电功的计算公式 3 知道电功的单位 焦耳 千瓦时 度。4 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及读数方法。交流展示 电流做功的实质是 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