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17 3电阻的测量教案2 新版 新人教版

发布 2022-08-04 07:42:28 阅读 2855

17.3电阻的测量。

课标依据。3.4.

2理解欧姆定律。??解释、理解、计算,但更多的应是会测量)《电阻的测量》,是学生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的一节,是欧姆定律的应用,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从整个初中电学来看,本节内容是继规律型实验,**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电流与。

一、教材分析。

导体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的第一个测量型实验,运用间接测量的研究方法,是后续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初中电学的重点,处于电学实验的核心位置。在中考考试中也是一个热点。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等,并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虽然经历了几个**,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

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少,在本节内容。

二、学情分析的学习中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学生不能很好的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出现一些电路故障,不能迅速排除故障。(3)在数据分析**现困难。

1、知道测电阻的原理,认识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的不同的特性,通过对比数据处理,加深对电阻的认识。在体验测量电阻的过程中,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三、教学目标加深对科学**中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的理解。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在电路连接以及测量过程中,逐步形成安全操作、保护用电器的意识,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

五、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8min)

问题1:我们大家回忆一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这三个量中如果已知两个是否可以求得第三个?

借用上节课。

欧姆定律i=u/r的变形公式有几个?

的例题2作。

问题2:一个是u=ir,一个是r=u/i,对于后者,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

为引子,引。

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呢?

入这节课。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就会越大;通过导体。

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

引入。答:不能这么说,因为电阻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

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

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电阻只与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

这是个较。所以对于变形公式r=u/i,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

难理解的问。

不存在r与u成正比,r与i成反比的关系。

题,学生可。

但该表达式也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能有不同的。

反应。二、进入新课,科学**(一)伏安法测电阻。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导体电阻是多大,该怎么办呢?【设计方案】(6min)

我们只要能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可得出灯泡的电阻值。1.如何能测出导体的电压值?

科学。2.如何能测出导体的电流值?

测灯泡的电阻比测定值电阻的阻值好,目的在于方法的使用,而不在于如何的精确。

**3.欲使导体连接在电路中,应该再加一些什么器材?

4.要多测几次,观察导体在不同电压下的阻值是否相等,如何才改变其电压值?接入什么器材好?

讨论以上问题,回答电路的设计应该是怎样的,最后确定实验电路如下图。

器材的选取】(3min)

如果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则电源用两节干电池就可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即可,电压表使用0~0.6a量程即可,滑动变阻器应该挑选最大电流超过0.5a的规格。【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处,如果不在,还要注意先调零;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渗透一种选择器材,保证实验安全的意识。

如果使用的导线芯是多股细铜线,连接时要将其顺时针缠绕在接线柱上,这样拧接线柱时会越旋越紧。

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以防止电路中电流突然过大。

读数时,眼睛正对刻线,确保读数正确。

测未知定值电阻。

分析与论证】计算导体的电阻值。【评估与交流】:(5min)

1)电路闭合之前为什么要把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的位置?(2)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ab(3)你在实验中有没有失误的地方?

进行实验】(20min)将数值填入**内。

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方案。认识科学**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4)本实验为什么要求平均值?

二)伏安法测灯泡电阻。

问:如果用小灯光替换待测电阻,每次测量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是,与测定值电阻进行对比明确灯泡电阻受温度影。

还能不能对每次得到的电阻求平均值响。

实验次数12

测小灯泡电阻。

交流与评估:

5)每次测出的电阻值是相同的吗?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呢?6)每次测量通电时间的长短对测量结果有没有影响?具体是什么?(7)本实验为什么不求平均值?讨论:你能从这些数值中看出还有什么规律吗?

规律: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因为灯泡的电压越大,灯泡越亮,灯丝温度越高,其电阻值就越大。即灯丝的电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节课我们测量了导体的和小灯泡的电阻,学习了测导体电阻和小灯泡电阻的实验电路、小。

器材的选取、知道了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更熟悉了一些仪器的操作方法,加节。

深了对仪器使用的理解。

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

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b.小灯泡烧坏。

当堂。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

练习。2.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的原因。

1、电阻rx的阻值估计在6—10ω之间,小红同学利用以下元件测量rx的阻值,电路连接如下,其中有一根导线没有接好。

1)请在图3实物图上补画所缺的一根导线,并在右边的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___端。(选填“a”或“b”)

3)若某次测量时,两电表示数如下图所示,则i=__a,u=__v(4)根据实验数据可得rx=__作业。

2、如图所示的电路,合上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将小灯泡和电流表的位置互换,则合上开关后的现象是a.小灯泡不发光。

b.小灯泡会烧坏。

c.小灯泡仍正常发光d.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

3、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如上题电路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未动,但电压表指针却有明显偏转,此电路故障可能是()a.电源没电了b.开关处接触不良了c.灯泡处接触不良d.电流表烧坏了,电路不通教学。

流程板书。第五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设计。一、测量的电路图。

二、数值记录**。

实验次数123

三、数值分析。

这是个典型的电学实验,所用仪器最多,操作比较复杂,所以该实验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

1.实验电路图要由学生得出,待他说出电路设计后,还要问他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是很关键的,有的学生看书上这样画,他就这样画,说不出为什么也不行。

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

课后反思。2.注意事项可以放在实验进行中说明,或学生有问题时再指出,这样比单独占用一些时间要好一些,因为学生出错了,就知道注意事项的珍贵了,不会做了,就产生了需要感。

3.对个别同学的错误数据不要一味地加以否定,而要注意引导,看是因为读数引起的还是计算引起的,石泉县他们查找到问题的根源,有的电路连接有问题,也可能出现不合理的实验数据。所以我们老师还是要想得更远一些才好。

4.最后一个思考题有难度,可以课下留给学生。

2019物理九年级人教版173电阻的测量 教案 语文

第3节电阻的测量。出示目标。1.会设计实验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2.能比较定值电阻的测量与小灯泡电阻测量的异同。学习指导一。定值电阻的测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 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通过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来间接地测出导体的电阻的方法,通常称为伏安法测电阻。2.这种方法测电阻所依据...

九年级物理 电阻的测量

第三课时 电阻的测量。知识点一 伏安法测电阻。1.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和为了减小误差应该。2.在 伏安法测电阻 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 在未检查电路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 电压表的示数将 均填 变化 或 不变 2 ...

九年级物理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苏科版

第五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2 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 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2 过程与方法 1 有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