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知识点总结 最全

发布 2022-08-08 05:43:28 阅读 9212

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基本概念。

一)、种群。

1.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

2.生物特征: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生物个体数/种群生存的面积(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新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6.死亡率计算公式: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0‰

二)、群落。

1.定义:在一定生活环境内生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简称为群落 。

2.生物特征: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种群 ,即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

3.关系: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垂直分布。

三)、植被。

1.定义: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群落。 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植被。

3.作用: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4.破坏植被的危害: 水土流失 、 气候变化异常、动植物资源枯竭等。

四)、生态系统。

1、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2.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阳光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温度。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水分

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4.涵义: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5.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生产者 :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

6.不可缺少的成分分解者: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转化的作用。

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7.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食物关系。

8.区域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五)、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联系——食物链。

举例: 草 → 鼠 → 蛇 → 鹰 。

3)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通的渠道。

变化规律 : 能量按箭头方向逐级递减。

2.食物网。

(1)涵义: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食物链连接交叉,形成一种网状联系——叫食物网。

(2)功能: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注意:①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 生产者 。

②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于太阳能 。

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生物种类越多 ,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越强 。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破坏。

1).破坏原因: 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破坏。

2).破坏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

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如**、 火山、 台风等。

②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强化或弱化。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下。第1章知识归纳总结。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基本概念。一 种群。1.定义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2.生物特征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 生物个体数 种群生存的面积 或体积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 男性人数 女性人数 100 5.出生率计算公式 新个...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知识点总结 最全

九年级物理笔记。十年经验,倾心整理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 原子构成的。分子看成球形,分子直径大约10 10m 演示 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实验。二氧化氮是密度很大的气体。过一段时间上下两个瓶子均变成是淡红棕色气体。液体扩散实验 开使水的下方注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是一种密度很大...

九年级下道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9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如何做?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 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 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13 面对多样性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做?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 兼收并蓄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