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精彩的小学数学作业

发布 2022-08-26 10:57:28 阅读 7700

作者:柏叶娟。

**:《学周刊·c》2023年第01期。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要动脑筋思考如何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爱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作业,构建小学数学作业的新模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

我们还应通过对作业的评价,完善作业的价值,让学生乐于完成作业,使作业和课堂完美地结合。

关键词:作业布置;设计作业;作业的完成形式。

知识的习得不能光靠课堂教学,还需要课后的练习巩固。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任务的有效延伸,它是巩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作业的布置也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而不是增加学生的负担,我们需要设计一些精彩的小学数学作业,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拓展学习思路、促进能力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提升学生品行、智力和个性的创造性,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让作业真正成为教师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好帮手。

一、多角度地设计作业。

一)口头型作业。

口头型作业即让学生说说讲讲的作业,具体做法是让学生每天回家给家长说说数学,讲讲习题。由于我和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桥梁,我针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案例,让学生把错题当做新知讲给父母听,这样家长当“学生”,孩子当“老师”,既纠正了错误,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分层型作业。

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人实施,即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想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必须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只留教材中的基本题;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比如教材中的星号题、思考题等,这样既能开发智力,又能培养创新精神。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作者 姜利。成才之路 2010年第15期。摘要 数学作业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发展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本文从设计阶梯式作业,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拓宽思维 设计尝试型作业,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 精神 设计应用型作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开发运用能力 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探索发现,做学习的创新者 ...

小学数学作业如何设计

数学作业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发展思维的学习实践活动,课后作业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可以设置巩固性练习 拓展性练习 探索性问题等多种作业形式。教师应对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进行探索,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同时,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使全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面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摘要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对于促进和加强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技能技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互补性,强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