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作业

发布 2022-09-10 09:52:28 阅读 6423

烟雨西湖。

还是元旦时去的西湖,总想为她写篇文章,可却没有动笔,不是不想写,而是不敢写。因为西湖的名气太大了,去过西湖的名人墨客太多了,赞美西湖的诗词歌赋已数不胜数了,恐自己给写了也是蛇足。但我想一万个人眼中会有一万个西湖,感觉总归不会是一样的。

那。是个细雨蒙蒙的冬日,西湖就像披着一副面纱的少女亭亭玉立地伫立在仲冬的风里。冬日的西湖,虽看不见“苏堤春晓”“柳岸闻莺”的景致,却可享受到苏东坡“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惬意。

西湖的水悠悠荡漾,此刻的心情平静得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头顶的柳枝依然穿着青翠的霓裳,舒展着妩媚的身肢,拂过了我的肩头。绵绵的细雨在柳叶上凝成水滴,点点晶莹,滴滴清凉。

一滴一滴,敲打心窗。雨中的西湖,象出浴的新娘,羞答答的蒙着一层轻纱,柔美而丰韵。

西湖的碧水,柔柔地描画着山恋翠影;西湖的垂柳,柔柔地缠绕着碧玉明镜;西湖的细雨,柔柔的如薄羽轻纱,凝结着哀愁的故事,还有凄美的传说。

画舫在水中缓缓地荡漾着,孤山和对面诸山及上下的楼亭越发显得清晰起来。我们到了小瀛洲。

小瀛洲是西湖上游人必去的湖心岛,岛上九曲回廊,三角亭、四角亭、心心相印亭幽雅别致。徜徉其上,犹在画中游。“三潭印月”是西湖的一著名景点,当我来到它面前时,我对那“印”字费起心思来。

到底是“印”还是“映”?“三潭印月”是由三个坛组成,每个坛呈葫芦状,有五个洞,月圆之夜,尤其是十五的时候,在坛里放上一根硕大的蜡烛,发出柔和的光,倒映在水中,彼此互不重叠,这样坛中、水中、再加上天上的月亮和水中的倒影,就会出现三十二个月亮天上湖中交相辉映的奇景。此时感觉,“印”字比“映”更贴切,我不禁感叹古人造景之妙、用词之精。

明人张宁诗云:“片月生沧海,三潭处处明。夜船歌舞处,人在镜中行。

”诗中描摹的场景与楹联中,甚至与木板画中都不谋而合。三潭映月是宋朝建造的,诗是明人题的,楹联是另一时间题写,木板画是后人刻写的,同样一个场景,不同的时间引起了相似的共鸣,这或许也是园林一神奇之处,讲园林空间是四维的就一点也不为过了。它不仅同季节时辰相关,甚至纵贯古今。

而联系他们的纽带,除了物质本身,诗词楹联怕是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将这一意象代代相传,使后人每每观之,能达到眼与心合,心与神合的境界。

人康有为亦有对:“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霸业硝烟,禅心止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蔼,春煦秋阳,饮山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概更何之。

”借景生情,托物言志,怕是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此时再回头看看匠人们,看看文人们。匠人塑造了空间,文人言传了意境,两者彼此增进,缺一不可。

但事实上古人造园,文人匠人抑是同体,我们称之为“意匠”。我们青年学生重“匠”轻“意”,抑或是两者皆不可得,想要营造出小瀛洲这样的杰作,确是很难了。

西湖之诱人还在于其美妙传说。

白素贞断桥奇缘,情定西湖岸。从一把油纸伞到相识相知相爱相许,执着的爱情感动了多少世间的男男男**,可怜的她只想在人间做个平凡的女人,却是阻难重重,压迫重重。直到真情感动了上苍的那一刻,雷峰塔终于倒了。

伪道的枷锁断了,爱情自由了。可惜的是我没看到“雷峰夕照”的景象。

苏小小挽一襟荷香,低吟浅唱,从西泠桥畔款款而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婉丽的容颜带着忧伤,心仪的阮郎,只能成为她生命里的过客,在菀菀黄柳丝下,她将唯一的心事埋葬。

最终歌断芳魂去,风过尘香散。

对岸传来高亢的歌声“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碧血丹心,在满江红里的慷慨激昂声中,被人们千古传诵。“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情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对国家前途的隐忧,壮志未酬的郁闷,如今已是青山埋忠骨。

苏东坡、白居易两位大诗人,也是最爱西湖的。苏堤白堤因他们而筑,勤政之余,并未忘却为美丽的西湖吟诗作赋,“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万松书院里传来祝英台、梁山伯朗朗的书声。长桥上,有他们依依送别的背影;南屏的钟声,随风飘送,送来的是苍茫和古老的叹息。

处处风景处处诗。到过西湖,便会不由自主地爱上她,游人心底留下的不仅仅是赞美和依恋,还有一个浪漫的梦想。西湖的魅力在唐诗宋词中得以张扬,在凄婉的爱情故事里层层渲染。

在这绵绵细雨中,一如幽幽的情思,如烟如梦……

NIT作业

请求审阅。尊敬的xx老师 我的小报已设计完毕,名字叫 朝韵学报 共4版,已应用了大部分所学的知识,请您审阅。xxx2012年5月29日。转眼到了姹紫嫣红的五月,几场春雨过后,故乡的那一片山峦便繁华起来,漫山的杜鹃花鲜红鲜红,像红色的玛瑙,似燃烧的火焰,把个初升的太阳也羞得满脸通红,晨露温柔地缠绵在花...

NIT 大作业

1越 论宋诗 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韵藉空灵 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 宋实之美在气骨,故受劲。唐诗如芍药海棠,华茂繁采 宋诗如寒梅秋菊,有韵冷香,读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 读宋时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如秀园林,唐诗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 宋实则如亭...

nit大作业

二 完成作业的环境 硬件 主机 奔腾iv1.8g 内存 256m 硬盘 40g 软驱 3.5英寸。显示器 vga 键盘 101 软件 windowsxp 中文版 word2003 三 概要说明 1 录入的文章题目为 中国农业60年 2 录入的 出处为 国际统计年鉴2010 3 录入的 名称为 中国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