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边界巷掘进作业规程

发布 2022-09-19 03:34:28 阅读 6072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1、巷道名称。

北边界巷及北边界巷联巷。

2、巷道设计长度、坡度及服务年限。

北边界巷及北边界巷联巷布置在3#煤层中,沿煤层顶板掘进,设计长度215m,巷道主要用于矿井通风及辅助运输,服务年限长。

第二节编写依据。

1、生产技术部审批下发的《桑树坪二号井3308采面设计》

2、机电动力部审批下发的《北边界巷及联巷掘进供电设计》

3、通风管理部审批下发的《北边界巷及联巷掘进期间局部通风、监测监控设计及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4、《3308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5、《煤矿安全规程》(2023年版)

6、《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7、《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

8、《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北边界巷掘进工作面煤层顶板高程:+230-+248m,呈东高西低,高程相差20m。地面位于矿北风井西北600-800m范围,对应地表高程+427~+630m,盖山厚度210~384m,为高山丘陵地貌,有季节性洪沟,无河流、其它水体,工作面上距2#煤17m-21m,下距11#煤50m-55m,2##煤均未开采。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1、煤层特征。

3号煤层暗煤居多,以线理和细条带状结构为主,次为中~宽条带状结构,可见均一状结构。3#煤层:半亮型,复杂结构,一般在煤层底板向上1.

5m左右有一层厚度0.1-0.2m夹矸,局部底板向上0.

3-1m有一层0-1m夹矸,夹矸岩性为泥岩,煤岩组分以亮煤、镜煤为主,含有少量暗煤,条痕为褐黑色,沥青光泽,似玻璃光泽,不平坦状断口,层状构造,内生裂隙发育,裂隙面较纯净,煤层倾角1-9°,平均3°,煤密度1.38t/m,煤厚5.2-6.

6m,平均煤厚5.8m。

二、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物力力学性质。

1、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

1)伪顶 :泥岩,质软、破碎,节理发育,易垮落,厚度在0.05-0.2m。

2)直接顶:细砂岩或砂质泥岩,工作面中南部为细粒砂岩,深灰色,厚层状,水平层理,岩石成分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可见少量暗色矿物,厚度在2.3-3.

5m。工作面北部为砂质泥岩,灰黑色,泥质为主,夹薄层细砂岩,厚度2.6-3.

0m。3)老顶:细、粗砂岩,灰色或灰白色,以石英为主,可见少量暗色矿物、云母及炭屑,分选性差,垂直裂隙发育,厚度在11-18m。

4)煤层底板:工作面中南部岩性主要以粉砂岩或泥质为主,厚度1.3-2.5m。北部煤层底板为石英砂岩,中厚层状。厚度1.5-2.0m。

三、物力力学性质。

区内各煤层物理性质基本相近,均呈黑色,多为强、弱不同的玻璃光泽,可见金刚光泽,条痕多为黑色、灰黑色,硬度系数0.3-0.5。

四、工作面瓦斯地质特征。

根据相邻工作面掘进期间通风瓦斯监测资料分析,**3308工作面煤层瓦斯含量在 12m/t。当工作面遇断层,褶皱构造等瓦斯会增大,向斜翼部瓦斯压力明显增大。3号煤层自燃倾向为ⅲ类,属于不易自燃煤层,其自燃发火期为79天。

3号煤层具有煤尘**性,煤尘**性指数14.64%。

附图一:综合柱状图。

第三节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特征及影响:工作面位于背斜构造东南翼部,背斜轴由工作面切眼附近斜穿,轴向nee,在工作面两顺槽及切眼的掘进施工中局部顶板层滑构造发育,巷道顶板裂隙发育,裂隙方向s--n或se--nw。断层不发育。

由于受背斜构造影响,对工作面掘进造成影响:

1、工作面掘进过程巷受向斜影响,坡度变化大,对胶轮车、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运输造成一定影响。

2、向斜构造易造成巷道顶板破碎,支护难度相应增加。

3、向斜构造掘进易造成顶板砂岩裂隙水顺顶板流向工作面,导致锚杆、锚索孔出现涌水、工作面积水正常施工将有一定影响。

根据工作面三维**及3308工作面穿透施工的本煤层瓦斯抽放钻孔资料分析,工作面掘进范围内无岩浆岩体、冲刷带、陷落柱等,对工作面安全生产无影响。

第四节水文地质。

工作面掘进期间主要涌水源为煤层上覆顶板砂岩裂隙水含水层水,通过裂隙导通渗入工作面,顺锚索、锚杆孔涌出,由大变小变无,采用漏斗或篷布导排至巷帮部水沟。无明显构造导水通道。**掘进期间正常涌水量1-5m/h,最大涌水量20m/h。

无突水危险性。

第五节地热、地应力和煤自燃程度。

巷道掘进期间不受地热、冲击地压等灾害影响。3号煤层自燃倾向为ⅲ类,属于不易自燃煤层,其自燃发火期为79天。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北边界巷及联巷巷道总长215m,开口位置为3308切眼01点北侧,以0°方位角掘进50m,然后以90°方位角掘进165m与北边界巷联巷贯通。

附图二:北边界巷平面布置图。

工程概况表:

第二节矿压观测。

该巷道主要对巷道顶板、围岩收敛、锚杆及锚索安装质量进行观测。

一、巷道顶板。

观测内容:顶板下沉量。

观测方法:在巷道顶板每50m安装一组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设置观测牌板,做好记录,顶板下沉区域或巷道交岔口,增加顶板离层仪安装密度,并做好观察记录。

顶板离层仪由区队统一管理,施工队每周要对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记录,确保安全生产。

顶板离层仪浅部基点2.3m,深部基点7m,临界值为50mm,顶板总离层值超过50mm时,必须对顶板补充支护,当总离层值超过100mm时,必须向矿生产技术部汇报,采取措施。

2、围岩收敛。

观测内容:顶板下沉量、底鼓量、帮部收缩量。

观测方法:采用“十字”测点法进行观测,在巷道每50m设置一组围岩收敛观测点,测点选在锚杆头上,并进行标注清楚,施工区对每周要对围岩收敛观测点进行观测、记录。

3、锚杆及锚索安装质量。

检查内容:锚杆及锚索的预紧力、锚固力、外露长度、角度、眼深、间排距。

检测方法:使用锚索张拉仪:mq22-400/63,额定张拉力400kn,额定压力63mpa。

1、锚杆锚固力检测:每小班进行抽样,抽样率为1%,每300根顶(帮)锚杆抽样一组(3根)进行检查。不足300根时,按300根考虑。

抽测时只做非破坏性拉拨,拉拔加载至锚杆锚固力设计值的90%。若发现1根锚杆不合格,应在其附近200mm处补打一根,并再抽样一组(3根);若仍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调查其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

2、锚杆预紧力检测:每班对当班施工锚杆进行检查,顶锚杆预紧力矩距设计为不小于250n·m,帮锚杆设计扭距不小于100n·m。若其中一根锚杆不合格,采用气动锚杆安装机将其螺母重新拧紧即可;若有2根或2根以上不合格,本班应将其所安装锚杆的螺母重新拧紧一遍,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3、锚杆锚固力顶锚为125kn(18mpa),帮锚为100kn(14.7mpa);锚索锚固力不低于200kn(31.5mpa)。

第三节支护设计。

采用计算法校核支护参数。

1、顶锚杆通过悬吊作用,达到支护效果的条件,长度应满足:

l≥l1+l2+l3

l--锚杆总长,m;

l1--锚杆外露长(顶锚杆取0.15m,帮锚杆取0.15m);

l2--有效长度(顶锚杆取免压拱高b,),l3--锚入岩层内深度(锚固长度+0.2m)

普氏免压拱高:

b=[b/2+htan(45°-ω帮/2)]/f顶。

式中:b、h--巷道掘进宽度4.6m和高度3m;

f顶--顶板岩石普氏硬度f顶,取4;

ω帮--两帮围岩的内摩擦角,查表得45°;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出顶、帮锚长度。

顶锚杆长度l顶=0.15+1.06+0.9=2.11m

根据验算结果选用2.4m顶锚符合要求。

2、按锚杆所能悬吊的重量校核锚杆的间、排距:

每根锚杆悬吊重量g=γl2a。

锚杆锚固力q应能承担g的重量kg<q

a<(q/kγl2)1/2,式中:a-锚杆间、排距;

材料巷掘进作业规程

西磁窑沟村位于工作面中北部东侧,两条西磁窑沟支沟穿过工作面中北部,南部为高家峁村北侧山梁。整个地表为山区,起伏较大,山坡较陡,山头为黄土覆盖,沟谷出露基岩。盖山厚度 127 300m。工作面位于21采区回风上山北侧,西部为实煤区,东部为23113工作面采空区,切割东北侧有原马圐圙煤矿采空区 已关闭 ...

回风巷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 巷道名称 位置及相邻巷道的关系。本 作业规程 掘进巷道为0901运输顺槽,位于9 煤层中,在9 煤皮带巷 轨道巷东面,其北面为0902回风顺槽,南面是未开采区,东面到f2断层保护煤柱线。地面标高 901.1 1231.8m,井下标高 765.5 708.5m 地面相对位置...

机巷掘进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地质概况。一 围岩特征。l5414机巷在十四煤煤层中,沿十四煤顶板掘进。十四煤顶板自上而下分别为十三煤 泥岩 粉砂岩 细砂岩 煤线 砂质泥岩 泥岩 其中十三煤为光亮煤型,属于薄煤层,厚度为1.49m 泥岩以深灰色,泥质胶结,厚度0.08m 粉砂岩,灰黑色,以长石为主,石英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