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总结

发布 2022-10-08 10:42:28 阅读 5955

第一章。

1、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

1)信息科学与技术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学科。

2)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着教育的面貌。

3)信息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加速学校“三个面对”的进程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4)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引起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

2、信息技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信息技术教育,即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规律及其实施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3、信息技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首先,来自于信息科学和教育科学;

其次,另一类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

第三,逻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思维理论和方法基础,指导着信息技术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始终与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相伴而行,又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众多学科密切相关。

第二章。1、国外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集中体现在2023年《中学信息学课程》中,课程的总目标为: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信息技术工具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3)信息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4)信息学在其他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2、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思想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基础性原则。

5)可接受性原则。

6)系统性原则。

7)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8)教科书形式的特殊要求。

9)编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还应注意吸收最新科学成就,不断更新内容;加强教材内容的理论性;便于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方法等问题。

3、课程:学校中有计划的系统的教学内容,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也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对象和依据。因此,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

4、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规定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学科的体系和结构,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方法等的教学指导文件。

5、教材: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资料。

6、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又是教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材料。

7、国内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并为终生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8、信息社会中人才培养的三大纬度:

1)知识与技能:是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感悟并掌握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信息技术的文化价值、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信息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等等。

第三章。名词解释。

1、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外部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3、直觉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对于事物的一种迅速的识别,敏锐而又深入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也就是直接领悟的思维或认知。

4、分析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它只要是以逻辑规则按部就班的对事物进行认识,对其过程主体有清晰的意识。

5、集中思维是指从同一**材料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集中于同一方向,即从同一方向进行思考。

6、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材料探求一个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向发散于不同方向,即从不同方向进行思考。

简答。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区别。

虽然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的发生和形成并不是矛盾的。分析思维是直觉思维的基础,直觉思维是分析思维过程的高度简约,是高度纯熟的分析思维的产物。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分析思维是主导成分,是基础,直觉思维则是创新发明的关键因素,是逻辑的飞跃和升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信息技术学习固然需要大量的分析思维和大量的直觉思维,二者缺一不可。

第四章。1、 教学系统:由师生共同活动组成的旨在提高人的素质的管理系统。

2、 信息技术教学系统:由师生共同活动组成的旨在提高人的信息素养的教学系统。

3、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复习巩固阶段运用熟练阶段、评价反馈阶段。

4、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给学习者的主动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

2)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引导学习者进入情境。

3)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

4)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5)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6)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第四章。1、教学系统:由师生共同活动组成的旨在提高人的素质的管理系统。

2、信息技术教学系统:由师生共同活动组成的旨在提高人的信息素养的教学系统。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复习巩固阶段运用熟练阶段、评价反馈阶段。

4、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给学习者的主动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

2)强调创设真实的情境,并引导学习者进入情境。

3)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

4)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5)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6)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第五章。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是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教学的基本任务和教学规律制定的。

如何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

1 介绍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奋发学习的精神。

2 近20多年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令世人举世瞩目。

3 突出知识的科学性、严谨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

4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5 教师要以自己的思想言行做学生的榜样。

2)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道德和法制观念教育。

1 结合软件使用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公德观念教育。

2 结合信息的多样性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

3 结合信息技术安全、保密问题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我们经常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1、讲解法2、学导式教学法3、发现式教学法4、范例教学5、目标教学法6、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现代启发式或问题教学法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1支架式教学:

起源: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环节: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2抛锚式教学基础:

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环节: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3随机进入式教学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

创新信息技术教学原则和方法,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要把握主体性教学原则,这是现代教育观和教学理论的核心。第二, 要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当前教学任务的改革。

第三, 要适应现代学习的特征。第四, 要增强师生的互动与交流。第五, 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第六, 要充分注意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信息素养的标准。

第六章。备课的意义:

1、备课是上好课、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2、备课是将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教学能力的过程。

3、备课是教师自我构思、自我设计的创造性劳动。

4、备课是提高教师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备课的原则:

1、教学目标的决定性。

2、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3、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

4、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5、教学活动的教育性。

6、备课自身的发展性。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学校的教学目的(或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总目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的具体预期教学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主要确定:

学生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对主要知识和技能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以及在学习态度、学习迁移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学目标既是教师尽心教学的指导航标,又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航标,还是进行课堂效果评价的尺度。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

以“学”为中心教学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1、目标分析(确定主题)

2、情境创设(主题情境)

3、资源设计(主题学习所需资源的种类与作用)

4、自主学习设计(支架、抛锚、随机进入)

5、协作环境设计(交流平台与问题情境)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自评、他评、能力、贡献、结果)

7、强化练习设计(建构的纠正巩固)

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

(2) 创设一个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物理环境(包括教学场所、设施、仪器设备等)

信息资源(包括信息源和获取方式等)

心理环境(包括班风、课堂教学气氛、人际关系等)

3) 创设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

4) 要始终贯彻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5) 要随时注意引导与调控课堂教学进程

6) 要研究和提高教学艺术

在实际上机教学中,为使学生切实熟练掌握每一个基本操作,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目的要求,布置好上机作业 :(任务、水平)操作步骤要学生先明确,作为上机前的作业。

2 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3 实验中针对性辅导。

4 提交实验报告,作好实验后总结。

第八章。1、任务驱动:是指以某种特定任务(不是应用软件中的功能)为目标,通过教师演示、讲解或学生进行一系列操作来实现既定目标的教学过程。

2、微格教学的基本程序:

1)确定训练目标2)研究教学技能。

3)观摩示范材料4)编写微型教案。

5)教学角色扮演6)全程实况录象。

7)重播自我分析8)讨论修改教案。

9)重新实践提高。

第九章。1、创新能力:指获得新知识和扩充新知识并能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2、综合能力的内容:

1)具有根据假说进行实验、演算和阐述的能力。

2)具有将相反或似乎没有联系的观念综合成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

3、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创造性的人格特征。

2)通过培养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通过解题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充分采用扩散性问题引导学生。

5)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解决问题思维活动的过程。

6)根据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训练。

7)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8)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

9)注意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直觉和灵感。

4、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可概括为三方面:

1)动机可以影响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2)动机可以影响习得意义的保持。

3)动机可以影响对知识的提取(回忆)

5、动机是由三种内驱力组成的:“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信息技术计划总结之信息技术组总结

2010年已经过去了,对照期初计划基本完成了本学科期初计划的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1 加强了设备的管理维护,保证了全校多 设备 教学用电脑 教师个人笔记本等设备的正常使用。2 开发了学校网络研修平台,为老师的课堂教学研修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大批青年教师通过研修平台上传了相关教学资料。3 及时配...

信息技术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七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虽然班级比较多,而且是两个年级,但我仍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教学工作,基本上达到了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因为我们这里是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电脑,有的甚至都没有摸过,学生的电脑基础非常差。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前几节课我都是给学生讲的...

信息技术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本学期是初一上半学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初一新同学已经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了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我首先对初一各班的学情进行集中分析总结,所示如下 一 生源 初一年级4个班中的同学。二 知识基础 由于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