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将进酒

发布 2022-10-12 07:23:28 阅读 3623

第三单元 1 将进酒。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奔流( bèn ) 朝暮( zhāo ) 烹羊宰牛( pēng )

b.金樽( zūn ) 寂寞( jì )钟鼓馔玉( zhuàn )

c.欢谑( nüě 恣意( zì )相时而动( xiàng )

d.沽酒( kū )颓废( tuí )得鱼忘筌( quán )

解析:a项,“奔”应读“bēn”;c项“谑”应读“xuè”;d项,“沽”应读“gū”。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坚持承担一份社会责任,让自己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创造人生辉煌!

b.如果说法国菜是风姿绰约的贵妇,日本料理是久居海上的渔夫,中餐是花样百出的魔术师,那么韩式烤肉则是似李白一般不拘小节的豪客,有着“人生得意需尽欢”的豪气。

c.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采用大开大合、跳跃跌宕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d.李白以布衣之身藐视权贵,肆无忌殚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解析:a项,“才”应为“材”;b项,“需”应为“须”;d项,“殚”应为“惮”。

答案:c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须一饮三百杯须:必须。

b.斗酒十千恣欢谑谑:玩笑。

c.径须沽取对君酌径:即、就。

d.呼儿将出换美酒将:拿。

解析:a项,“须”意为“应当”。

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唐诗》是清初编修的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多首诗歌,洋洋大观,波澜壮阔,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b.现在许多人一提起知识经济,就以为只要有了知识,经济就能发展起来。事实上,知识经济并非海市蜃楼,还要以资本为基础。

c.良好的气质风度可以凸显应试者的个人魅力,给评委留下良好印象,从而在面试中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d.因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一些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有的已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销声匿迹。

解析:b项,“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这里应用“空中楼阁”。

c项,“出奇制胜”指用奇兵或奇计战胜对方,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办法来取胜。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胜人一筹”。d项,“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不能指民间传统技艺。

答案:a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 1 )~2 )题。

古风( 其十九 )

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梦幻图景?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用丰富的想象来还原诗歌描绘的内容。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

仙女的纤纤玉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诗人用神奇的彩笔,绘出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答案: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表现的?

解析:李白后期的游仙诗,常常在驰骋丰富想象的同时,把道家神仙的传说融入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使抒情主人公带有浓郁的谪仙色彩。这和他政治上不得志,信奉道教,长期过着游山玩水的隐士生活是分不开的。

但他也借游仙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诗人首先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美妙洁净的仙境,这与现实中血腥污秽的战乱惨相构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了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心情。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 1 )~2 )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进行赏析。

解析:最精妙的字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分析其妙处的时候,首先要点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阐述。

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①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了,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②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泻,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2 )关于这首诗主要的人物形象,有人说是李白,有人说是道士,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不管认同哪一种观点,都必须结合文本分析,不可主观臆测。

答案:①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李白。因为诗歌通过描述李白访友未遇的一天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抒发了李白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未遇友人的失落怅惘之情。

我认为这首诗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道士。因为从题目来看,诗是因道士而写。诗中的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都烘托了道士的淡泊、疏放的风骨。

诗人访道士的心情从出发的愉悦到不遇的失望,表现诗人对道士的仰慕和敬重,其实也侧面写了道士。

三、语言运用。

7.请仿照例句,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示例:当李白长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我为他的壮志感动。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所给例句的句式特点,然后再看几个分句在意义上的联系。仿写表面上追求“形似”,但根本上要追求内容上的“神似”。

仿写时要注意句式、语气、修辞手法、风格与例句保持一致。

答案示例:当苏轼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为他的释然感动;当泰戈尔写下“天空中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时,我为他的豁达感动。

8.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用举例的方法续写两个句子。

阅读古典诗词,你可以品味诗人们的各种思想感情,继而有所思,有所悟。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叫钟情山水。

解析:所写内容必须围绕整段话的中心——读古典诗词有所思悟,所选择的诗人、词人必须是古代的,思想感情应与诗人诗作特色吻合。

答案示例:读杜甫、白居易你懂得了什么是忧国忧民读陆游、辛弃疾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

1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西师版 三年级下册第70页例1。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会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

第三单元总结 1

四 量词总结。一 口 气一 块 宝玉一 封 信一 座 城池。一 家 诊所一 个 夜晚。五 近义词总结。轻蔑 轻视疑惑 迷惑挖苦 讽刺赞美 称赞。恼怒 愤怒镇定 镇静安慰 抚慰赫赫有名 大名鼎鼎 六 反义词总结。轻蔑 尊重称赞 批评冷静 冲动垂头丧气 兴高采烈。拒绝 接受崭新 陈旧年轻 苍老完好无损 ...

必修1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化学元素含量不同 o 1 2 si 1 4 al fe ca na k mg h等。分布不均匀。天单质或。然化合物。概念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矿物分布广泛矿产 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种类 造岩矿物20 3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