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单元单元优化总结

发布 2022-10-12 07:37:28 阅读 8973

单元优化总结。

解题方法指导(三)——图表类非选择题。

图表题一直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见题型。图表主要有**、曲线图、扇形图、柱状图等形式,题目一般由表头提示语、**材料、表脚注解、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或信息);表一(或图一)、表二(或图二)有何内在联系;请你谈谈对**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对图表内容的比较来说明一些经济原理。如:

过去和现在的纵向比较,事物之间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反映差距。然后去**变化、发展的原因以及解决差距的办法。

2013·高考重庆卷,13(1)(2)(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6~2023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

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上图,概括1996~2023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

2)从2023年到2023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___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规范解题。解答图表类非选择题应注意“三看”“两比较”“五忌”

1.“三看”:一看图表标题,**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二看图表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三看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

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之一。

2.“两比较”:“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等等。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3.“五忌”: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揭示的内容;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啰嗦;五忌字体潦草,概念出错。

1.[2013·高考广东卷,37(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 2008~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实际增长速度。

图二 2008~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材料二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1)图。一、图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解析:第(1)问,要求概括图表信息,分析时既要关注表头,还要关注表中数据的变化,相同的看趋势,不同的找差距。同时,对不同的图表还要分析其内在的联系,或者提炼出问题的实质。

第(2)问,要注意设问中给出的知识范围,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知识回答问题。消费的反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可结合材料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①2008~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增长。②2008~202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上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总体下滑。

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2)①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推动产能扩张。②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④创造新的劳动力。

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38(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23年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为568.9亿元,2023年达到40 288.

2亿元;职工平均工资由2023年的615元增加到2023年的32 736元。

材料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23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

一、图二所示。

图一我国**、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图二我国**、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占比。

—摘编自2023年3月7日《经济观察报》

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居民收入与**和企业的收入对比和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为背景材料,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理论与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根据材料的叙述和图像信息可知,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与世界水平比,我国的工资水平较低;二是国内不同群体收入也有很大差距。概括时把这些问题细化,准确转化为文字表述即可。关于对策,其实也有知识范围限定,就是关于分配政策方面的建议,回答时要注意不要扯到收入分配制度方面。

可根据图示标题,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答案: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

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少趋势,**和企业所得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建议: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

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3.材料一

图表一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二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亿元)

材料二 2023年江苏省《**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民福祉的提高上。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解析:第(1)问,图表一的信息是随着gdp的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逐年增加,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图表二的信息是财政支出逐年增多,用于民生的支出逐年增加;图表一和图表二之间的联系是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第(2)问,**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1)图表一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二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

一、二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

2)江苏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必修1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化学元素含量不同 o 1 2 si 1 4 al fe ca na k mg h等。分布不均匀。天单质或。然化合物。概念 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矿物分布广泛矿产 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种类 造岩矿物20 30种,...

必修1第三单元

刘真福。本单元是现当代散文单元,也是高中阶段第一次学习现当代散文作品。四篇课文都是现当代的散文名篇。头两篇精读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 小狗包弟 描写悲壮 悲惨之事,表达悲哀 悲悯之情和痛悼 痛悔之意,给人以沉重感 正义感 后两篇略读课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金岳霖先生 描写先师形象,表达敬爱之情 诙...

地理必修1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 单元测试。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反映了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d.沙漠地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