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继续教育满分作业 美丽中国

发布 2022-10-12 18:19:28 阅读 7855

1. 不属于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的是(d)。 单选 )

a日光 b温度 c土壤 d植物

2.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c)优化发展和重点培育城市群,增强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带动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保障、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共荣。 (单选 ) a功能层面 b区域层面 c城乡层面 d产业层面

3. (d)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单选 ) a工业废弃物 b矿业废弃物 c放射性废弃物 d生活垃圾

4. (a)是独立的专职环境保护监管机构,承担了主要的环境政策执行和监督工作,同时也肩负一定的与生态相关的科研工作。 (单选 )

a专业监督部门 b综合协调部门 c资源管理部门 d科技创新部门

5. 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abcd)。 多选 )

a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 b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

c实现绿色增长 d用创新驱动增长

6. 高小平教授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abd)等公共性特征,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多选 )

a利用上的广泛性 b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7. (abcd)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但**的觉醒是迟钝的,当20世纪中期的行政官僚们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时,已到了不得不立即采用“严刑峻法”来全面遏制环境恶化的紧迫时期。 (多选 )

a雾霾 b土地荒漠化 c水体污染 d森林减少

8. 生态文明要求抛弃一切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 (判断 ) 错误

9. 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平方呈正比,与污染源排放强度呈反比。 (判断 )

错误 10. 人类的农业社会虽然并非一派田园牧歌,但其生态管理却是长期以“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现代**从未将生态管理纳入自身的职责范围之内造成的。 (判断 ) 正确。

11. 虽然农业社会的统治者普遍实施“重农”政策,但均秉承耕种的“农时”,并未在“人工改造自然环境以求农业增收”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 (判断 ) 正确

12. 人口发展应着力促进的四个“转变”是什么? (简答 )

1.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

13. 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 (填空 )

14. 2023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填空 )

15. 非固态环境污染,包括气体废弃物污染和水体废弃物污染,其成分复杂,污染频发,治理难度大,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1. (a)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 (单选 )

a生态平衡b生态环境c能量守恒d物质平衡。

2. 水体废弃物按(a)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单选 )

a污染成因b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c分布和排放特性d以上都是。

3. (b)是通过影响逆温现象和雾的形成来影响雾霾的。 (单选 )a风速b温差c气压d降水。

4. 环境法是一个综合性、边缘性的法律部门,(d)在其体系之中。 (单选 )

a民事法律规范b行政法律规范c刑事法律规范d以上都是。

4.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内容包括(abcd)。 多选 ) a陆海层面b区域层面c城乡层面d产业层面

5. 生活垃圾主要是(abcd)等。 (多选 ) a废弃包装用品b厨余垃圾c废旧电池d金属。

7.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abcd)的转变。 (多选 ) a发展方式b消费方式。

c管理方式。

d创新方式_

8. 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8立方米,比国际平均水平低5倍。 (判断 ) 错误。

9. 遵循空间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增强空间结构的有机组织性,由一盘散沙、无序开发变成一个有机整体,是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重大任务。 (判断 ) 正确。

10.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总是在危害产生以后才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判断 ) 正确。

11. 虽然农业社会的统治者普遍实施“重农”政策,但均秉承耕种的“农时”,并未在“人工改造自然环境以求农业增收”这条道路上走得太远。 (判断 ) 正确。

12.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简答 )

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三)有助于**环境危机的痼疾(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13. 城市群、发展轴与经济区的耦合,将形成以“城市群为核心、发展轴为主线、经济区合作为重点”的国土空间开发组织模式。 (填空 )

14.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概括地讲是“三个确保、一个提高”,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确保生物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填空 )

15.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 (填空 )

1. (b)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单选 ) a***b马克思c恩格斯d列宁。

2.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c)。 单选 )

a以人为本;以人为本b以生态为本;以生态为本c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d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

3.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建立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

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c)。 单选 ) a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b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c空间规划体系d全面节约制度。

4. (b),指着眼于事物或系统的总体、全体,事物的诸属性、要素、方面、关系、运动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性,共同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单选 ) a多元性b整体性c统一性d相关性。

5. 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abc)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多选 ) a产业发展b经济增长c改变消费模式d以上都不对。

6. (abcd),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多选 )

a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

b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

c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d人口总体素质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7. 治理大气污染,关键要抓重点。(abd)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50%以上,要重点削减上述三个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多选 ) a电力。

b冶炼c石油d水泥_

8.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空间生态系统。 (判断 ) 错误。

9. 虽然人类在农业社会并未理解生态环境及其问题的实质,但在农业的“锁定效应”下,人们没有退回到狩猎采集的生活中去,而是继续沿着农业一途大步向前,并达致了一种看似“无为而治”的生态管理。 (判断 )正确。

10. 奥尔森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认为集团中理性的个人总会权衡自己做出行动时所付出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但是由于“搭便车”的现象,少数人总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去提供公共物品,但是却会无条件地被集团内部的其他成员享用,因此,当一个行动者发觉自己的付出总会被集团中? (判断 ) 正确。

11. 在追求控制或崇尚竞争的治理环境中,社会组织难以获得成长的空间,但在追求合作的治理环境中却能够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判断 ) 正确。

12. 影响雾霾的因素有很多,起主要作用的有哪些? (简答 ) 1大气相对湿度2风速3温差4气压5降水。

6日照强度7大气运动8地理位置。

13.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填空 )

14.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填空 ) 15.

当前我国生态管理的主导者是公共部门,而**的科层制又将生态管理这一跨部门、跨地域的复杂问题拆解为“三大条、多小块”的结构。

1. 不属于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的是(d)。 单选 ) a日光b温度c土壤d植物。

2. (a)主要由粗颗粒组成,粒径大,质量浓度高,数浓度低,受排放强度控制,对雾霾的贡献有限。 (单选 ) a一次气溶胶颗粒b二次气溶胶颗粒c一次污染d二次污染。

3.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形象、**及竞争力,实现了优质优价,体现(a)。 单选 ) a优质性b高效性c持续性d先进性。

4.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更多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b)。 单选 )

a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b市场体系c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d环境治理体系。

5.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abc)的理念。 (多选 ) 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d征服自然。

6.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abcd)。 多选 )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气候资源d生物资源。

7.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坚持(abcd)。 多选 )

a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c激励和约束并举d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

2019美丽中国继续教育6分作业

1.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要完善 b 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 发挥市场 信号的作用,引导企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单选 a动力机制b协调机制c约束机制d补充机制。2.生产中,在合理使用投入品的前提下,注意利用植物 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生物系...

2019美丽中国继续教育6分作业

1.b 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单选 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d征服自然。2.d 就是用 宏观调控这只 看得见的手 弥补市场机制这只 看不见的手 的缺陷。单选 a动力机制b协调机制c约束机制d补充机制。3.污染直接受害者大多数是普通民众,高昂的诉讼费用 律师费 鉴定费用使他们难...

2019继续教育满分作业

1.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 管理。单选 a.分批分类b.职级分类c.职称分类d.分级分类。2.信息技术特征的性的具体表现是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 效益。填空 3.医院作为实现医院计算机化管理的系统形式与产物,把医院业务流程和管理产生的信息,以数据的方式提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