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东师大心理学离线作业

发布 2022-10-16 03:04:28 阅读 2038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定势知觉:指准备好在特定的情境中知觉到特定的刺激。

2、注意的指向性:指人在每一瞬间,它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

3、语义记忆:是对学习、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的特定时间没有什么联系。

4、表象:指人们在头脑**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心理测量的基本要求。

答:使用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另一个要求是测验的标准化。

2.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 动机的分类。

答:(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二)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四)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4. 现代的几种认知理论。

答:期待价值理论,动机归因理论,自我动效理论,成就耳目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一)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 (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阐述现代特质理论?

答: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人格的理论建模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现代人格特质理论。高德伯格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1).“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①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②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③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大五”人格因素理论。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是:

开放性: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商等特质;

责任心:显示了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审慎、克制等特质;

外倾性: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具有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特质;

神经质:具有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2. 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

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一)知识表征的方式。

知识表征方式能影响问题的解决。以九点连线图问题为例。

2)功能固着。

所谓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事物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功用和联系。如果初次看到功用或联系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功能固着也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硬币好像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还能用于导电;衣服好像也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可用于扑灭烈火。这类现象使我们趋向于以习惯的方式运用物品,从而妨碍以新的方式去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自己的工具或材料,使之服务于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称之为功能变通。功能变通与功能固着的作用相反。

3)定势。心理定势是指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到的,又称心向。在连续进行工作时,如果一个人屡次成功地以相同的方法解决了某类问题,会使他机械地或盲目地以原有的方式方法解决类似问题,而不去寻求新的、更好的方法。

这种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理定势或心向。水罐问题就是心向问题的一个典型事例。

四)酝酿效应。

有时人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也称为直觉思维。

五)知识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家,如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专家、律师、象棋大师等。这些专家们比新手在解决相应的问题要容易得多。是什么原因使得专家的问题解决更为容易呢 ?

研究表明,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以及知识的组织方式上有所不同,可能是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六)动机。人们对活动的态度、社会责任感、认识兴趣等,都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同。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果。动机太强使人的心情过于紧张,不易发现解决问题的重要因素;动机太弱容易被无关因素引到问题之外。因而说,中等强度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

七)情绪。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如学生考试时,由于情绪过分紧张,会使思路阻塞,有时甚至面对容易的问题而束手无策。

八)人际关系。

人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解决问题不仅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例如,人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与周围的人方式一致,这种现象称从众现象。团体内的相互协作和帮助,是使问题得以解决的积极因素。

2019秋东师大心理学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 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智力 所谓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处理环境的个人的综合能力。2.暗适应 从亮处到暗处,人眼开始看不见周围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区分出物品,人眼对这种感受性逐渐增高的过程叫暗适应。包括 瞳孔大小的变化 视网...

2019秋《心理学》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心理学 满分100分。一 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 1 定势知觉。答 定势效应是指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能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向 程度以及方式。随着定势理论的发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定势这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在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等方面的倾向,也可用这一概念解释人们在社会态度方面的倾向。仪表 相貌...

2023年秋东师大创造心理学作业

这时,丙提出质疑,他说 用乙的算法,若需提前6天只能修完,60 7 6 60米,60 60 120 米 即1天只能修120米,而公路全程有420米,是不可能提前6天修完的。教师表扬丙敢于质疑,并启发说 我们画个图,结合图形来研究好吗?于是师生共同作图如下 在 1 中,提前1天用6天修完,只要1天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