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发布 2022-10-17 22:06:28 阅读 7149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

—曲江遗址公园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学生:

专业:建筑学。

学号:09050**

建筑环境心理学调查报告。

— 曲江遗址公园调查报告。

一调研内容。

1.调查对象:曲江遗址公园。

2.调查方法:现场记录

3.调查内容:曲江遗址公园环境设施。

4.调查目的:人们喜欢怎样的公园环境,进而从人们的喜好,提出改进公园的设计和设施。

5.调查时间:2011.11.10

二公园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

1、公园地理位置及简介。

曲江遗址公园地处西安市曲江新区,属城市中心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旅游,社会公共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整个公园包括曲江池及周边地区,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520米,占地约40公顷, 18.

74公顷的宽阔水面,更是增添了这一园林的灵秀之气。

2、公园的基本设施。

湖不在深,有水则灵。”

曲江遗址公园在这大片的曲江池湖水映照下,使它的气质更显得浑然鼎立,刚柔有加。

曲江池这一水域是整个曲江遗址公园的“心脏”。

潺潺小溪为重要景观特征,区内假山、花架、瀑布、喷泉、景桥、景亭等点缀其间,标准网球场可供比赛、可供健身。举目远眺,西安最富代表性的现代建筑尽收眼底,湖光绿树让人心旷神怡,从而塑造出一片生态绿洲。

曲江遗址公园的园林特色还表现在不同区域的不同植被。

公园种植规划东部景区以大片风景林为主,草坪景观只在林缘部分点缀应用,景区植被规划表现为背景林在外围环境,林荫带、色叶林、草坪相互穿插、有机结合的特点。

曲江遗址公园景区以体现景点要求为主,既可使景观富于变化,又可使游人体会到浓郁的文化氛围。通过植被这一塑造空间的重要元素,创造本区幽闭与开敞强烈对比的空间特色。

三调查总结。

笔者通过调研,对曲江遗址公园曲的使用情况作如下总结:

曲江遗址公园的使用率很高,公园动静分区很明确,建筑小品的形态、体量都与公园的整体环境,文化氛围结合得非常融洽。具有较强的空间感,与重要环境因素形成某种对应关系,将远处的自然、人文景观渗透到场地空间中,不仅不同程度的满足了游客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基本使用要求,更加美化了市容,成为西安市区一个旅游驻足点。年龄结构的使用以老人和中青年人为主。

在夏季的使用时间段上,以清晨和晚间为使用的高峰段。但具笔者两天观察,曲江遗址公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曲江遗址公园虽然较西安其他几个公园来说,有不同的文化设施,但笔者认为公园既然定位为文化公园,那么曲江遗址公园的文化设施还是大大不足的,文化设施小品的文字性的说明很少,难以让游客在游玩的时候,更全面地了解西安的历史和传统。

2)曲江遗址公园的动静分区较好,但在静区种植的树木普遍较小,缺少林荫深幽的文化气氛,其设置的林间小路也太少,且形式简单并不能让游人感到曲径通幽的感觉。

3)儿童活动区设施单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夜间儿童活动区无灯光。

4)广场设计单调,直线型道路过长显得非常生硬,广场空间无收放感,除此之外,广场周边无座椅,为体现以人为本观念。

5)戏水廊无遮阳设施,设计单调无亲和力,且使用率较低,夜间灯光不足,常有人绊脚。

6)健身区活动设施偏少,不能很好的满足游人需要。

四文化与环境。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思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中提出的人类的五种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笔者认为公园等公共场所,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为了满足更高级的需求,我们需要创造具有场所精神、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人性化公园。

1、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公园这个大型的公共场所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

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人的心理及生理的需要。比如,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等。使公园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游憩场所。

2、体现文化景观的原则。

文化是一个空间的精神内涵所在,仅仅有形式和功能是不够的,内涵才是一个作品的灵魂,有内涵的作品能使其所在的公共开放空间成为吸引人的好去处。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灿烂,任何带有人文主题的公共开放空间总是耐人寻味、使**连忘返的,是沉思冥想的好场所。

能够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意象中,是评判公园成败的关键。在公园应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公园环境改造。

在本次调研过程中,曲江遗址公园有如此之大的游人量,足以看出大家对它的喜爱;从游客快乐的神情中也不难发现,大家对它的满意。笔者认为,如对曲江遗址公园做一些小的调整应该会有更不错的效果:

1、 在较大的公共空间,设置更多的反应三秦文化、陕西特色的展廊或建筑小品,用以丰富游客的知识。

2、 在公园的半私密区、私密区种植较大的树木,对该区的小路给与重新设计,体现曲径通幽的效果,并铺设卵石,起到按摩的游客脚的作用。

3、 儿童区增设其它游乐设施,从不同方面培养孩子,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4、 广场道路两旁增设座椅,并用空间收放等设计手法,改善直线型道路过长生硬感。

5、 用绿化手段增加戏水廊遮阳效果,在夜间使用高峰,增加照明,改善夜间灯光不足问题。变台阶为坡道,防止崴脚。

6、 改变入口的位置,使其不在空间上产生轴线感。

7、 在公园健身区及其它使用量高的健身区,增加运动的器材。并结合使用者年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锻炼器材。在健身区光秃秃的地面上适当种植草坪等,创造更宜人的环境条件。

六未来的发展。

如今,曲江遗址公园已经成为省城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每年都有300多万人来到这里观光、娱乐,笔者希望曲江遗址公园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游人的心理需求。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驻足行为调查。调查目的 对由空间环境引起的驻足行为进行体验和观察,分析在什么样的空间环境下,怎样的使用状态下,会产生驻足行为。调查对象 沈阳建筑大学学生。调查地点 沈阳建筑大学。调查时间 2011年12月21日。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该学校的一名学生,在对校园中的驻足行为进行调查,该调...

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

环境心理学作业。桃源餐厅调研。学生姓名 孙晨淇。班级 建筑学07.班。小组成员 孔凡申。胜。孙晨淇。赵昆。调研时间 2010.10 光照选择。窗户 不同用途的房间需要不同类型的窗户,大窗户适合用在像食堂一类得公共建筑,因为在这些建筑环境中,更需要窗户带来的自然光线。不同的光线条件下,个体的行为和情绪...

环境心理学食堂调研

当前,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地关注自己周围生存空间的环境品质,室内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 个性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也已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设计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桥梁,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变世界 改善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于是室内环境的质量问题也随之敏感起来,而如何把握人对环境的使用心理及以此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