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答案

发布 2022-10-18 06:00:28 阅读 5775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题。

一、填空。1.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2.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 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能力 )、气质 )和性格。

4.( 班级授课制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2023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 )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5.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 集中 )。

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先快后慢 ),所以在学法指导中让学生及时复习很重要。

7.根据状态,情绪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8.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 课堂教学 )渗透德育。

9.教学原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

10.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1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启发式 )和(注入式 )。

12.课程的类型分为( 单一课)和(综合课 )

1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 )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14.三结合教育指的是(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相结合。

15.在教学过程中,传播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教学的( 教育性)规律。

16.德育原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德育原则**于实践,是德育实践经验的( 总结 )和概括,我国孔子曾提出过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原则,英国洛克提出( 环境教育 )的原则,法国的卢梭提出( 自然后果 )的原则,德国赫尔巴特提出( 教学的教育性 )原则,美国的杜威提出(社会化活动 )的原则。

二、选择题。

1.角色理论的创始人是( b ) a. 弗洛伊德 b. 米德 c. 冯特 d. 凯利

2.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a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3.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a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4. 2023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 a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5.在人的三个记忆系统中,具有记忆容量大胆保留时间短的特点的是(a )

a. 瞬时记忆系统 b. 短时记忆系统 c. 长时记忆系统。

6.按照能力涉及的领域,可以把能力分为(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

a. 认知能力 b. 模仿能力 c. 操作能力 d. 社会交往能力 e. 特殊能力。

7.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性格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 acdf )

a. 态度特征 b. 感觉特征 c. 意志特征 d. 情绪特征 e. 知觉特征 f. 理智特征。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 )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式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是( b )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0.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的是( c )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 c )创立的、 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2.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的是( a ) a.冯特 b.洛克 c.笛卡儿 d.缪勒。

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c )

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罗杰斯。

4.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 c )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三、判断对错,请仔细阅读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1.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最突出的社会功能是经济功能。(×

2.只要充分重视教育,就一定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3.应试教育对教育功能观的扭曲突出表现为把教育“培养人”的功能异化成了“淘汰人”的功能。(√

4.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和谐统一是现代化教育观的一个基本特征。(√

5.忽视人的主体精神培养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

6. 我国目前的教育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而不必突出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强调科学精神。(×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的理念与策略。

7. 终身学习社会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8.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是实现教育政治功能的基础。(√

9.教育直接与科技联姻是教育发展其科学功能的新趋势。而在基础教育中,教育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则表现在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10.教育的生态功能要求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中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简答题。

1.怎样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记忆品质?

答:1.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运用正确的识记方法3.正确练习和复习,及时强化,加深理解巩固学习内容4.培养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注意正确的再认与回忆5.注意心理卫生和身心健康,合理使用大脑。

2.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

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一、 把握规律,及时复习。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在最初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发展最快,以后则缓慢递减。因此,要战胜遗忘就必须及时复习。

二、适当采用时间复习,合理利用一天中的最佳复习时间。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有哪些?

一、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索性。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四、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变通性。

总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兴趣带给学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论述题。

.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

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

(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一、理解基本原理,促进原理或法则的迁移。

二、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

三、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四、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相结合。

五、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分析以下案例。

这是一个曾被拍成电视短剧的真实例子。一名初中学生向一位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学生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

这位老师来到教室,他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学生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都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当时,老师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则满面通红。

随后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是家境困难,母亲卧病在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当时老师又布置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老师了解了事实真相后,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写了一个“玉”字,然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拣到的。

几年后,学生们毕业了,有一天老师收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在信里,学生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这名女生已经考上了师范学院,也准备当一名老师。

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来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3分)

2.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5分)

3.老师也没有采取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的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的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这些都是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5分)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第四章。1.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能发展人的智力体力和技能的教育,狭义教育是一发展人身心为目的的学校教育。2.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对象,是教育过程的主体。4.教育的本质是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是教育区别...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1 教育的功能。1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 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 功能。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第一,教育的终身化 第二,教育的全民化 第三,教育的民主化 第四,教育的多元化 ...

教育学心理学

单选题 1 以下哪位不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选d a柯姆斯 b马斯洛 c罗杰斯 d 皮亚杰。多选题 1 学生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选abcd a 主动性 b 被动性 c 间接性 d 计划性。2 以下哪些是影响人脑发展和机能的因素 选abcda 营养 b 情绪 c 环境 d 饮食 填空题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