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8 12:20:28 阅读 5866

第二章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从经典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

经典行为主义,华生,美国心理学家在2023年做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的演讲,这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从经典行为主义s-r到新行为主义(即操作行为主义)r-s;

托尔曼的信号学习理论被视为新行为主义的典型代表,由于托尔曼的理论开始考虑认知结构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又被视为认知学派学习理论的鼻祖;

新行为主义,班杜拉不仅考虑个体的认知学习,而且从新行为主义立场出发研究了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学习问题。

无论是行为主义还是新行为主义,对学习均主张理论假设:○1客观主义○2还原主义○3决定论○4控制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适用于某些低层级,特别是各种技能学习;

1.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

1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

○2强化原理:

正强化:当在环境中更增加某种刺激,个体某种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

负强化:当某种刺激(通常是令人感到厌烦的刺激)消退或消失时,个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负强化物;

惩罚:往往与幼儿的消极情绪体验相联系(负强化则与幼儿的良好情绪相联系);

3强化理论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

斯金纳根据强化原理设计了两种强化技术:塑造与消退;

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关系,使幼儿做出他们原先行为模式中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

消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以上)刺激的特征,使幼儿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

班杜拉特别重视观察学习、认知过程和自我调节过程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的效果,可以扩展到不必直接接受强化,只凭观察学习也可以学习某些行为或人格品质。像这种不必亲身经历,只凭借观察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被称为替代学习或替代强化;

班杜拉认为观察一种榜样行为激起后果,可能对学习者产生不同的效应;

观察者不是简单机械地模仿新的行为反应,而是把以往学习中一伙的的各种要素加以重组,这种现象成为观察学习效应(抑制、促进)

抑制效应:是指观察者由于看见榜样受到惩罚而引起的该行为的反应倾向减弱,看到榜样行为做出自己原来抑制的行为受到奖励时,这种反应的倾向会加强;

促进效应:榜样观察行为还可能是引发观察者行为库中已有的反应;

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

3.行为主义的教学方法在促进幼儿学习中的运用。

程序教学:○1小步递进原则○2积极反应原则○3即使强化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 ⑵计算机辅助教学: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⑶掌握学习 ⑷应用行为分析(对幼儿):

用于幼儿消极行为的干预与矫正。

二.人本主义取向的学习理论。

现代心理学三大势力:华生、佛洛依德——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学者指出,学习的目的是让儿童更好的感受自己、接纳自己。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下观点:首先教师要接纳每一个儿童,把每一个儿童都看作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情感和看法。

其次教师要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有能力的个体,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来学习。最后,每个儿童都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引导儿童发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1.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与幼儿需要的满足。

他认为个体成长的内在力量是动机,按其性质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隶属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求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前四种称为基本需求或缺失性需求,后三种则是成长需求。

2.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学习理论与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

基本主张:⑴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⑵在安全氛围中的学习效果最好 ⑶涉及学习者个体因素(包括情感与理智)的学习最持久、深刻 ⑷意义学习大多数是做中学 ⑸幼儿的意义学习包括四个要素: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性②学习应成为自我发起的行为③学习是全方位的④学习应以儿童的自我评价为主。

3. 人本主义教学方法在幼儿学习中的运用 (人本主义教学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情感与态度方面)

教师效能感训练:这一方法是由高顿等人提出的,是指鼓励教师运用诸如积极倾听与解决冲突等技术,建立开放、真诚的课堂沟通情境。(班杜拉—自我效能感)

教师允许或鼓励儿童表达情感体验,并能解释和复述儿童的话语时,积极倾听就会发生。教师效能感训练主要是促进教师的民主、平等意识,从而帮助教师成为人本主义的教学者,最终形成师生积极、融洽的交往氛围,促进儿童成长)

吸引学业成功:伯科等人提出成功的教学首先要保证儿童获得学业成功。

价值澄清:儿童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用以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非指导性教学:儿童不是被动、被迫、消极的接受学习者,不是被教师控制与操纵的客体;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三章幼儿学习心理概述。1.行为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刺激 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 2.认知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改变 3.人本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自我概念的转变4.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是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是学习者在某种特定情境中行为的改变,它源于在这一情境中反复的练习与实践经验。这种改变...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 模拟训练3 姓名 总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得分。一 填空 本大题共16小题,每空2分,共60分。1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为发展的速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2 幼儿教育包括 教育和 教育。3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提出者是生理学家4是结束游戏的主要内容。5 创造性想象表现在两个方面...

幼儿教育心理学

三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主张,对学习的研究必须要研究个体记忆新信息 新技能时所难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历程,认为 个体的学习不是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关系,而是个体对整个学习情境中实物关系的整体认知与了解 最主要的有两派理论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 斯滕伯格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 布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