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十一章

发布 2022-10-19 08:13:28 阅读 8773

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___

a.应有的责任感。

b.积极的社会功能

c.应有的义务感。

d.应有的道德面貌( )

2.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___

a.情绪状态。

b.意志状态。

c.记忆状态。

d.思维状态( )

3.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焦虑

a.学习。b.行为。

c.考试。d.适应( )

4.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是___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

5.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___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 )

6. 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里状态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

7.依据用心理学方法的技术搜索的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叫___

a.心理教育。

b.心理评估。

c.心理测验。

d.心理辅导 (

8.__是个人对紧张情境的最先反应

a.抑郁。b.强迫。

c.恐怖。d.焦虑( )

9.如果一个人确信某种紧张情境不能改变或控制时,__就取代焦虑成为主要的症状

a. 抑郁。

b.强迫。c.恐怖。

d.紧张( )

10.抑郁症是由___造成的

a.学校原因。

b. 家庭原因。

c.心理原因。

d.社会原因 (

来11.小张老怀疑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的洗手,这种行为属于___

a.强迫行为。

b.强迫观念。

c.强迫考虑。

d.强迫焦虑( )

12.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是___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

13.对某种物体或某种情况的恐惧,如怕蛇,怕狗,害怕开车,害怕医院,害怕死亡等,这种恐惧症属于___

a.广场恐惧症。

b.社会恐惧症。

c.特殊恐惧症。

d.一般恐惧症( )

14.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试,二是___

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

15.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强迫症。

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恐怖症。

d.***型人格障碍( )

1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___

a.家庭。b.社会。

c.学校。d.工作单位( )

17.通过求诊者的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症症反应的方法是。

a.行为塑造法。

b.自我控制法。

c.强化法。

d.示范法( )

18.**失眠可采用___法

a.系统脱敏法。

b.行为**。

c.自我暗示法。

d.肌肉松弛法( )

19.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a.观察法。

b.自述法。

c.会谈。d.强化法( )

20.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__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

二、填空题

21.心理健康标准是___的具体化。

22.习惯上,人们用和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23.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

24.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_

25.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焦虑,缓解的方法可采用、__运用___矫正程序。

26.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___

27.强迫症包括___和___

28.按照心理测量的特征可把心理测验分为和___

29.矫治强迫症的有效方法:一是日本的___二是。

30.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___恐怖症可分为和___

31.中学生中___恐怖症较多见,包括___的恐怖。

32.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___和___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

33.人格障碍是___与___的产物。

34.心理评估即可采用___的方法,也可以采用___的方法。

35.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___学生为主。

36.心理评估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___与___

37.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___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___的工具。

38.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可分为___会谈与___会谈。

39.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被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积极关注、__及真诚、__

40.睡眠障碍包括失眠、__睡行症及___与梦魇。

来。二、填空题

21.心理健康标准是___的具体化。

22.习惯上,人们用和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23.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___

24.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___

25.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焦虑,缓解的方法可采用、__运用___矫正程序。

26.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___

27.强迫症包括___和___

28.按照心理测量的特征可把心理测验分为和___

29.矫治强迫症的有效方法:一是日本的___二是。

30.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___恐怖症可分为和___

31.中学生中___恐怖症较多见,包括___的恐怖。

32.儿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___和___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

33.人格障碍是___与___的产物。

34.心理评估即可采用___的方法,也可以采用___的方法。

35.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以___学生为主。

36.心理评估现有的评估手段是在两种参考架构的基础上制定的___与___

37.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___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___的工具。

38.心理咨询与辅导中的会谈可分为___会谈与___会谈。

39.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辅导教师与被辅导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有积极关注、__及真诚、__

40.睡眠障碍包括失眠、__睡行症及___与梦魇。

来第十一章心理健康教育。

一、选择题

1-5、bacba

6-10、 bbdac

11-15、adccd

16-20、cddcc

二、填空题

21. 心理健康概念。

22. 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23 心理状态与过程

24.寻求发展。

25.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法自助性认知。

26. 神经症

27.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28. 认知测验、人格测验和神经心理测验。

29.森田**“暴露与阻止反应”

30. 非理性惧怕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

31. 社交异**往。

32. 注意缺陷活动过度。

33. 个体先天素质后天教养

34. 标准化非标准化。

35.正常。

36.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37.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绩效。

38. 评估性影响性。

39.尊重同感。

40. 过度思睡夜惊

来。三、简答题

41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根据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42 简述心理评估的意义?

答:1、心理评估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2、心理评估是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3、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

43 举例说明如何实施代币**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答: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我们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我们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做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实施步骤:1、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2、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3、让求诊者相信代币的作用;4、规定完成各种特定行为时给矛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

44 心理健康教育有何意义?

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45 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

答:1、焦虑症。2、抑郁症。3、强迫症。4、恐怖症。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6、性偏差。7、进食障碍。8、睡眠障碍。

46 简述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处罚法。6、自我控制法。

四、论述题

47 结合实例说明如何使用系统脱敏法训练人的行为?

答: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性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包括几个步聚:

1.进行全身放松训练。

2.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

3.焦虑评定以受辅学生主观感受为标准,按引起焦虑的程度由最弱到最强为序。

学前心理学十一章 个性

第十三章个性的发展。一 个性的概念 1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2个性不是天生和出生后立即形成,是在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二 个性的心理结构 1 个性倾向性系统 需要 动机 兴趣 走向 世界观等要素 构成个性的核心。2 自我意识系统 自我评价 自我...

中学教育心理学

汉中市中学 职高 教师资格认证培训课程。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王晓成。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任务与方法。1 什么是教育心理学?它与学校教育是什么关系?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3 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具有科学性质?4 教育心理学具有什么样的学科性质?它的研究范式是什么...

中学教育心理学

中学教育心理学 考试复习要点。第一章中学教育心理学概述。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著作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确立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科学。2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 三个面向服务 教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