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反馈补偿试题

发布 2022-10-23 11:18:28 阅读 2674

苏村中学 2018/9/29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

a.热膨胀 b.摩擦生热 c.天热极了 d.熔化吸热。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3.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b.t1时刻物体的内能比t4时刻小。

c.t2时刻物体的内能比t3时刻大 d.在温度为0℃时,物质开始变为固态。

4.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有吃粽子的习俗。下列与粽子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粽子不具有内能。

b.煮粽子时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c.粽叶破裂露出馅后“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煮粽子的水沸腾后将火调成文火,水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后不需要吸收热量。

5.关于图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尘暴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寒冷的冬天,堆积的雪人逐渐变小是凝华现象。

c.冰山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d.发射火箭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后再转化成火箭的机械能。

6.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塞子被试管内水蒸气推出,该过程与图所示内燃机的哪个工作过程能量转化是一致的( )

abcd.7.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的水一定比3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8.在“让笔杆热起来”的**活动中,小彤通过感受笔杆前后温度,判断笔杆内能变化,下列四种方法中不够科学的是( )

a.把笔杆放在火焰上方烤一烤,马上用手触摸感觉笔杆变热了。

b.用手握住铅笔,来回摩擦,同时感觉到笔杆变热了。

c.把笔杆放在烈日下晒一段时间,用手触摸感觉到笔杆变热了。

d.把笔杄放在热水中泡一下,迅速用纸巾擦干并触摸感觉笔杆变热了。

9.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一杯水,吸收相等热量后,把铁块投入这杯水中,已知c铁<c水,则( )

a.热量由水传给铁块 b.水和铁块之间没有热传递。

c.热量由铁块传给水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0.汽车紧急刹车时,轮胎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图中四个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之相同的是( )

a.钻木取火 b.金属勺放在热汤中 c.食品放入冰箱内d.物体放在取暖器旁。

11.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铁锤锻打工件,工件受热 b.锯条锯木头,锯条变热。

c.双手互相摩擦,双手变热 d.电水壶烧水,水变热。

12.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c.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3.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 )

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上洒水感到凉爽。

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

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温。

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

14.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较大 b.凝固点较低 c.沸点较高 d.质量较小。

15.有关热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0℃的室外,仍会有水蒸气存在。

b.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物体温度一般会升高。

c.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做功冲程的功能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沙漠里温差大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大。

16.**“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同学们用电加热器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食用油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食用油吸热升温较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实验中,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17.下列关于热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润滑油减少机器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可以使热机效率大于1

b.柴油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c.四冲程汽油机有两个冲程是对外做功的。

d.热机不属于大气污染的主要**。

18.下列工作设备中,利用了热机的是( )

a.纯电动汽车 b.洗衣机 c.发电机 d.发射卫星的火箭。

19.小明用煤气灶烧水时,进行了如下思考,正确的是( )

a.煤气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b.加热过程中水的比热容变大。

c.壶内水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d.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

20.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表示1kg木炭( )

a.具有3.4×107j的热量 b.具有3.4×107j的内能。

c.完全燃烧对外做功3.4×107j d.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4×107j

2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物的热值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能使可燃物完全燃烧 d.提高了可燃物的利用率。

22.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9km,用时5min45s,消耗燃油1.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4.

6×107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9×107j

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

23.下列关于热机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机的功率越大,效率越高

b.热机做的有用功越多,效率就越高。

c.减少热机的各种热损失,保持良好的润滑,能提高热机效率。

d.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能提高热机效率。

24.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800r/min,则此汽油机每秒内( )

a.完成60个冲程,做功15次 b.完成60个冲程,做功60次。

c.完成30个冲程,做功30次 d.完成120个冲程,做功30次。

25.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填空题(共1小题)

26.如图(a)、(b)所示,漫画中老人和小朋友的感觉不同,但从物理学角度看,两幅**都说明可以改变内能。图(b)中的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他的重力势能 ,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共4小题)

2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某同学选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各200g,用如图甲所示两组相同的器材进行了实验,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吸热相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请在图乙所示的坐标图上,作出两组实验数据的“温度一时间”图象:

2)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 的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食用油”);

3)若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停止加热,冷却相同时间后的末温高(填“水”或“食用油”)。

28.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a所示。

1)图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

2)分析图c可知,吸收相同热量, 液体升温更高; 液体更适合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3)若甲、乙液体从图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和35℃,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29.在**“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

1)取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如图所示)。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

2)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假设加热时间1min吸收的热量为q,经过实验得到了以下两组数据: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

相同质量的水或者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几乎是的;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的。

3)由(2)中①、②两个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不同,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 。

4)春城昆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个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对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水的较大,当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

30.如图1所示是“**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 。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测试题

19 液化气钢瓶放在烈日下曝晒,会通过的方式使它的内能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液化气钢瓶严禁曝晒。20 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 刷冰 通过的方式改变冰的内能,使表面的冰成薄薄的一层水 填物态变化名称 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教学课时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热现象之后,进一步 热现象本质的开始篇,由此开始了解内能,了解热的本质。所以本节课在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标准中,本节温度只要求学生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 知道常见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认识物理与社会的...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 教学课时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热现象之后,进一步 热现象本质的开始篇,由此开始了解内能,了解热的本质。所以本节课在此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课程标准中,本节温度只要求学生能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温度 知道常见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认识物理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