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个人工作计划

发布 2022-12-07 04:59:28 阅读 3379

2015-2023年度(下)期个人工作计划。

三年级数学组:许雪娣。

1、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16字诀:合作学习人人参与;听说读写堂堂呈现。

2、“132讲练作业”要求:讲1+练3+做2,精讲精练(练:课堂作业;做:家庭作业)

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益。

二、情况简述。

1、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在小学阶段是过渡年级,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年级,语文、数学等各门学科有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三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从可塑性强转向逐渐定型的重要过渡阶段。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仍有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正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在这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教师情况分析

能以新课程改革和实践“合作学习”为契机,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围绕我校重点课题,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对于“合作学习”理论有一定基础,但是在理论联系实践方面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对课堂上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及时捕捉的敏锐性和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有待加强和提高。

3、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系统分析。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除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三单元“乘法” 本单元主要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本单元主要学会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

第五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通过丰富的实例,积累收集、整理数据是活动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数学好玩:本单元设计了小小设计师、我们一起去游园、有趣的推理三个内容,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

4、本期工作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须的运算(包括估算)。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五、本期工作重点。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材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好玩”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6、本期工作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7、突破工作重点和难点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实践,提高业务水平

1、数学课程标准集中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课程标准必然能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继续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课程标准解读》。重点了解课程内容在各学段中的地位和教学建议,使自己在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更加得心应手。

2、在进行教学实践的同时,广泛吸收同行朋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合作学习研究”。

4、在学习理论、开展教改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撰写教育教学**。

二)重视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效率。

1、精心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积极作用,积极参与每双周二的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参与组内听课和评课,使教学研究“日常化”、集体智慧最大化。

2、认真上课: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改善教学组织、提升教学水平,把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带入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3、个别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补缺补差,对这些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做好家校沟通,让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重树自信心。

4、质量监控:根据单元的重、难点,进行单元检测,练习后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做好补缺补差。

三)加强良好学科情感、态度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名学生的成绩情况。所教学的班级做作业习惯不佳的学生还是有一部分的,每个班级都有作业书写不端正、卷面不整洁、作业推拉的学生。平时养成作业书写不端正的坏习惯,到学期结束的考试中书写、卷面以及考试的成绩也不会理想。

因此,这学期就从学生每天、每次的作业为抓手,老师要严格、认真地批改每次作业。

学生作业要做到:1、集中思想、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2、书写端正、卷面整洁。3、格式规范、按要求完成。

教师批改要做到:1、及时批改,及时订正。2、对书写不端正、不整洁的作业本当天要及时纠正、纠错,采取一定的措施,严格把关批改养成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根据每班学生的特点,采取一定的激励策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自信和兴趣。

四)开展课题研讨,促进共同进步。

1、积极参加课题组的各项研究活动,积极撰写研究案例、研究心得和研究**。

2、认真上好课题组的研究课。

三年级数学个人工作计划 2

个人工作计划。2 学校 xxx市xxx镇xxxx中心小学。班级 xx年级x班。教师 xxx日期 xxxx年xx月xx日。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跟上学校的计划和要求,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现制订教学计划。1 认真学习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与同组老师精诚团...

个人工作计划未来三年个人工作计划

未来三年个人工作计划。一个好的工作计划能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有未来三年个人工作计划,欢迎参阅。未来三年个人工作计划范文1 转眼之间两年半的校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面对社会是无法避免的,让我对毕业后的人生有了初步的打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未来,由自己掌控。志存高远的我屹立于职...

小学三年级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贯彻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位学生自信且成功地成长。二 具体落实措施 1 教学方面 本学期侧重教案的设计,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 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 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结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