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教案

发布 2023-01-04 03:29:28 阅读 2172

八年级部政史地组公开课教案。

课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标内容]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与跨学科综合的能力。

2)通过比较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3)通过思考对外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想像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中国将会怎样,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进行合理想像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史实,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局部到全方位的推进过程,学习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的方法。

2)通过比较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政策内涵,学会比较分析问题的方法。

3)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中,联系身边实际,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

2)认识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

3)通过学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强化机遇意识与危机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2)为什么要创立经济特区?(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中国加入世界**组织。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较高,对这块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对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还存在发散性思维、知识连贯性、学科迁移能力读图表理解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创设历史情景,掌握基本知识,理清历史线索,**解决问题思路”的原则,在**问题的同时,填补学生知识的空白点,扫除知识盲点。同时,针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强的特点,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按“体验情景——讲述信息——讨论问题——实践创新”四步法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在十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与开放并举。在对内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导入新课。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开放的深圳特区》、《***为深圳特区题词》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我国在什么时候开始实行对外开放?(2)我国哪一年开始创立经济特区?

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3)设立海南省,并作为经济特区是哪一年?(4)请计时一讲深圳设为经济特区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情况。

讨论问题:(1)什么是对外开放?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2)什么是经济特区?它特殊在什么地方?它哪些方面又不能特殊?

(3)我国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4)为什么经济特区都设在广东、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5)为什么深圳特区设立后,当地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

实践创新:深圳特区建设者最著名的口号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一句口号的看。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课文,**《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报道》、《发展中的上海浦东新区一角》、《对外开放新格局》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哪一年?

开放了哪14个城市?国家给予这些开放城市怎样的经济政策?开放沿海城市有什么作用?

(3)我国哪一年建立了哪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国家给予沿海经济区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建立沿海经济区有什么作用?

(4)***、***哪一年决定实行浦东开发开放?给予浦东怎样的开发开放政策?浦东开发开放有什么作用?

(5)我国哪一年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和内陆省会(首府)城市?开放这些城市有什么作用?(6)通过逐步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

(7)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讨论问题:(1)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特点?

你怎样理解这些特点?(2)我国为什么会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3)***说: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以展离不开世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4)我国现代的开放与近代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实践创新:(1)从《对外开放新格局》中,找一找5个经济特区和2023年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地理位置。(2)我们所在地区在全国大开放格局中处于怎样的地理位置?

我们应当怎样趋利避害地发展本地经济?

三、加入世界**组织。

体验情景:通读本目内容和史海拾贝内容,**《中国代表在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上签字》图,以及课件相关内容。

讲述信息:(1)什么是世贸组织?它的前身是什么?

哪一年正式成立?这个组织的目标是什么?(2)我国哪一年加入世贸组织?

是在世贸组织哪一次会议上签字加入的?请讲一讲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程。

讨论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哪些利弊?我们应该怎样努力消除加入该组织的不良影响?

实践创新:说一说,对外开放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想像一下,加入世贸组织10年后的中国将会怎样?

小结]1、实行对外开放初期,我国先后建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2、在建立经济特区后,我国在对外开放上又采取了哪几大步骤?

3、我国现在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个格局有哪些特点?

4、我国哪一年加世贸组织?加入该组织对我国有何利弊?

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

龙里县第三中学八年级政史地组。公。开。

课。教。

案。政史地备课组。

2023年3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二课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 八年级部政史地组公开课教案。课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标内容 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1 通过学习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和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与跨学科综合的能力。2 通过比较中国近现代...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第十二课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学习目标 能背诵一国两制的含义和香港 澳门回归的时间。学习重点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学习难点 一国两制的含义。学习时间 1课时。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使用方法 学生自主看书画出重点内容,然后完成自主学习内容,之后小组讨论完成合作与 问题。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2 自...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15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鹿寨县第三初级中学李亚军。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