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发布 2023-02-13 03:24:28 阅读 4056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回顾亲生母亲,感受敬慕。

、听写词语:真挚,寝不安席,思潮起伏。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我对生身母亲的爱。二、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

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

、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2、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再读课文,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三、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⑴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⑵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

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

第1页。感情朗读。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⑴ 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少了一些凄凉,孤独。

)⑵感情朗读。

、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

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⑶ 感情朗读。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⑴ 理解怅望灰天的意思。

在作者脑海里,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在泪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⑷ 感情朗读。

四、呼应文章首尾,适度拓展。

第2页。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这样的体验,我们能理解吗?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过?请大家互相交流。

五、摘录文中佳句,感念深情作业设计:

1.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2.搜集关于爱国方面的歌曲、散文。板书设计:6、怀念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生身母亲=祖国母亲课堂练习:

摘录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系梦系的句子,读一读。温故知新。

1、把句子中划线的部分换成恰当的成语(1)我痛哭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2)躺在床上,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3)我当时的想法,从这几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出一点。

()2、读句子,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动词,体会句子表达的感情。

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上。

第3页。天空,()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在朦胧的薄暗中。☆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

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出母亲的面影。☆我体。

会到了作者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的。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在心头。☆ 说“这凄凉“是“甜蜜的“是因为。课后小记:

第4页。

六年级上册 6怀念母亲

观堂乡实验小学六上。怀念母亲 教案。班级 六年级。授课人 余桂莲。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2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3 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 句 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母 思祖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

六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怀念母亲

3 3 一想到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我就心潮腾涌,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用上加点词,仿写句子 4 我的希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孤儿了。修改并句 八 课文回放。怀念母亲 的作者是他在北京大学里被称为课文以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 一位是一位是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充分...

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1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非常地思念 母亲 两个 频来入梦 板书 母亲。2 朗读句子。质疑。如,频来入梦 什么意思?对于 频来入梦 的初步理解应该联系上下文,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