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布 2023-04-06 17:50:28 阅读 5572

这学期,我担任小学一年级数学,培养了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而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倾听包括看听、想、做:

看老师演示、板书和动作;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想所学的内容,自己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动手操作学具和做练习。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要求学生听课时,思想不要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要求认真地操作学具,作好练习要做到这点,对老师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教师除了要上好课,还得眼观八方。课堂上要能用生动有趣语言和各种教具、学具创设出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激发出学生想去学的兴趣。上课时还要时时注意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眼神,并能用最婉转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同时还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当多数学生注意力都不太集中时,我采用做游戏或边说儿歌边做动作的形式调节班级气氛,例如:说儿歌有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左手在**,我的左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右手在**,我的右手举起来。在说儿歌的同时,学生也知道了左右。

把2至10的分成用做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两个学生互相做或学生和老师之间做)你拍一,我拍五,1和5组成6。你拍六,我拍二,6和3组成9。

……让学生自我管束自己,效果很好。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的习惯。但事与愿违,现在很多的孩子遇到难题,或呆坐,或急于从同桌那儿得到答案。

其实也并非题目真的难道学生做不出的地步,原因在于一些学生没有找到思考的角度,还有些学生则是对自己缺乏自信。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时常采用的方法是:(一)

将题目细化更有利于学生思考;(二)

语言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三)

放宽思考时间,让学生能进行充分的思考。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材料的同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一般来说,教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但为了照顾到中、下程度的学生,应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有时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口答,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

在提问时,避免仅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要注意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可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或在老师的指导下,让一些性格内向、不愿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有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仟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

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我经常在课堂上故意出错,让学生指出,使学生不迷信老师。

在某学生回答有错误时,要求学生指出。若全班学生都不能指出错误,我会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要求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三、应注意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例如:讲加减法时,让学生看图编题,多说说图意,然后再列出算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根据算式编题,学生会联系实际生活编出各式各样的题目,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编题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在讲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让学生多说说凑十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针对实际,我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xxx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xxx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

有时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奖小贴画或画小红旗等方式,效果很好。对干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轻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即使说错也没关系。比如,当敢说者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怕发言者,并给予鼓励:

"你也说的很好",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中对于那些较简单的问题,我把说话的机会也让给怕发言者,并及时鼓励:"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

"孩子都有从众心理,再实际教学中,我把个人的回答改为两人或几人互说:把点名回答改为几位小朋友的一起回答,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的习惯。

数学**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生活实际**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教师除了让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外,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记下身边的数学。如在学习了数字之后,我布置了“找一找生活中的数”,学生通过寻找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字,在学习了拼图之后我又布置了“美丽的图案”通过剪拼学生们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金鱼,有小船等等,我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数学的积极性。

五、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

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把作业写得好的学生的作业贴在教师的墙上进行展览,让其他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督促自己把作业写工整。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

虽然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训练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的速度加快,并使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扎根、结果。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题。有疑则进 有求知欲,则有兴趣。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在听课时就能产生一种积极主动 轻松自如的心理状态,就能充满自信,这正是成功的学习所需要的一种心理优势。学习主动,走在前面,心情好,充满自信,于是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学习更主动,学习兴趣更浓,成绩会更好,良性循...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使一年级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 正面强化,晓之以理。一年级的孩子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由于自律能力较差,情绪色彩很浓,在对感兴趣的易回答问题作答时,多数孩子常由于兴奋,而争先恐后地大声回答,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同时也是其他孩子听不清同伴的回答。这时我马上...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陈乙嘉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以使学生受用一生。本文就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谈了自己粗浅的认识和做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要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