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 一年级数学组

发布 2023-04-12 20:04:28 阅读 8987

《学具的使用情况》教学感悟。

作者:一年级数学教研组。

在学习《可爱的小猫》这一课内容时,引进了学具的使用。而加入学具的目的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空间,让他们在运用学具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同时,也是给他们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

可爱的小猫》这一课,教材安排了“拨一拨,填一填”活动。这一项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孩子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和减,并体验加与减的互逆关系。对这一部分内容我是按照以下模式设计的:

1、直观地演示,详细讲解拨珠过程,并使学生体会逐渐递减的过程;我用计数器先拨好5个珠子,让学生确认珠子的数量后,边演示边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我拨走一颗珠子,还剩下几颗珠子?谁能用算式来表示?

(4颗,5-1=4)继而,我再拨走一颗,还剩下几颗?用算式如何表示?(3颗,5-2=3)我继续再拨走一颗,还剩下几颗呢?

你还会用算式表示吗?(2颗,5-3=2)我接着拨,拨走一颗,还剩下几颗呢?如何列算式?

(1颗,5-4=3)我把最后的一颗珠子也拨走呢,还剩下几颗了,你还能用算式表示吗?(0颗,5-5=0)

2、师演示如何拨珠,让学生体会逐渐递增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现在没有一颗珠子了,我如果拨来1颗,现在有几颗?让学生确定现在有4颗珠子。我如果再拨来一颗,现在一共有几颗呢?

用算式怎么样表示?(5颗,1+4=5)剩下2颗。现在有2颗,我再拨来3颗珠子,一共有几颗珠子呢?

你会用算式表示吗?(5颗,2+3=5)剩3颗珠子。现有3颗珠子,我拨来2颗,现在一共有几颗珠子?

怎么列算式?(5颗,3+2=5)剩4颗珠子。现有4颗珠子,拨来1颗,现在一共有几颗?

怎么用算式表示?(5颗,4+1=5)剩5颗珠子。现有5颗珠子,我没有拨珠子过来,现在一共有几颗珠子?

怎样列算式?(5颗,5+0=5)

3、请学生模仿师拨珠过程,边拨边说一说珠子是如何变化的,用算式怎样表示。

在让学生完成自己拨珠这一活动中,我发现几个问题:1、在我演示拨珠时,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力已经早早被新鲜的学具吸引走了;2、很多学生对学具的使用还不够清楚,甚至有些学生把学具当玩具一样来玩起来,并不是很有意识地去使用学具;3、大部分学生看似是在拨珠,实则都是在漫无目的的随意乱拨,只有至少数的学生能够正确拨珠。针对以上的现象,经过与组内有经验的老师研讨后,我将提出以下改善此现象的措施:

1、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就应该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将学具放在桌子的统一位置,并要求同桌两人之间互相监督,当老师没有让用学具时,是不能去动的,若是有学生乱动,教师可以暂时替学生保管学具,并严格教育;2、教师在给学生演示学具如何使用之前,就应该向学生讲清楚,要认真看老师如何拨珠如何说,对说的好的同学,认真听、仔细观察的同学给与肯定和赞扬。教师演示完之后,可以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他准备如何来操作;3、请一位会拨的同学来当小老师来演示如何拨珠,老师这时可以观察看那位同学在认真看,对其进行表扬和奖励小水滴。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

负责人。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成员小课题名称。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选题意义或教学困。惑。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因此,教师要耐心加以引导,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从而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逐步指导学生观察,养成发现情境中的信息并能自主地提出与数学有关问题的习惯。研究目标 解决问题是数学...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方案。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负责人。成员小课题名称。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选题意义或教学困。惑。一年级的小学生观察能力有限,因此在观察时,往往会对其中的色彩 人物或故事情节感兴趣,而对怎样观察画面,才能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往往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耐心加以引导,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

一年级数学小课题研究计划

一 背景说明。小学生在口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 不是抄错数字,就是漏写符号 或是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加法当减法做,乘法做成了除法 有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对此,部分家长以及相当多的学生,都愿意将这些现象归结为 粗心大意 我们不禁要问 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