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走进化学实验

发布 2023-04-30 20:27:28 阅读 6513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创新案例设计。

设计思想。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增加镁条、铝片、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为使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过程紧凑、有效,对课本内容进行了整合,并把置换反应的概念放在最后讨论,同时在教学过程的最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以求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教学中主要采用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分析、边讨论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从而逐步完成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前面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完成了空气中的氧气、水、碳的单质及氧化物等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已经积累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及学习方法。因此,在课题1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开始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学生易于接受。教材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金属与氧气反应入手,通过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来初步介绍金属的活动性,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接着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上,采用实验**的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目的是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实验**,从而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的认识。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金属化合物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的基本过程,并能进行初步的**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关注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准备。多**。

实验用品:镁条、铝片、铜片、铁片、铜丝、铝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坩锅钳、酒精灯、试管、砂纸、火柴等。

教学过程设计。

知识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温故知新,巩固所学知识。

提问:黄铜(铜、锌合金)和思考并回答:**的外观非常相似,如何1.黄铜与**的密度不同,因此可用物理的方法来鉴别?分别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2.二者的硬度不同,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

设问:如何用化学方法来鉴好奇心增强。别黄铜和**呢?

引言: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要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分别把镁条、铝观察、回答:镁条剧烈燃烧;铝片表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在酒面失去光泽;铜片表面变黑。精灯上加热。

点燃。提问:还有哪些金属能与氧讨论、回答、板书:2mg+o2===2mgo气反应?各是什么条件?4al+3o2==2al2o3

请写出以上所有反应的化2cu+o2==2cuo

点燃。学方程式。3fe+2o2===fe3o4

提问:根据上面的反应,我回答: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提问:阅读课本第9页的内阅读、思考、回答:

1.铝制品耐腐蚀是容后,回答下列问题:1.

由于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使其表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2.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若用钢丝球、沙等来擦洗铝制品,容蚀?2.

为什么不宜用钢丝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清洁球、沙等来清洗铝制护作用;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品?3.

“真金不怕火炼”蕴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4.利含怎样的化学原理?4.

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度,可以得出:mg和al比较活泼,和剧烈程度,能否判断出一fe和cu次之,金最不活泼。些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强调:由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联想、记忆。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可确定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越活泼金属,与氧气反应越容易;越不活泼金属,越不容易与氧气反应。

创设情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金属能与氧气反应的事实。

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分析,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知识的归纳,引导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金属与酸的反应。

讲述: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听课。创设**情易和剧烈程度是判断金属境。

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法之一。除此之外,人们还常利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比较镁、锌、铁、铜的活动性强弱。

巡视,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分组做镁、锌、铁、铜分别与稀盐酸、**学习,培加以适当指导。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并完成下表:养学生的实验动手。

能发生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金属现象。

的化学方程式掌握性质反应的化。

镁稀盐酸稀硫酸稀盐酸稀硫酸学方程式,体验科。

学研究的基本方锌。

法。铁。铜。

提问:哪些金属能与稀盐。

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如何?反应后生成了什么气体?哪些金属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

小结:镁、锌、铁、铜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mg>zn>fe>cu。

强调: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越剧烈;金属越不活泼,与酸反应越不剧烈,甚至不反应。

讨论后回答:镁、锌、铁与稀盐酸、体会从事实归硫酸反应,并得到氢气;镁最剧烈,纳出性质的方法,其次是锌,铁最慢;铜与稀盐酸、稀培养学生实事求事硫酸不反应。的科学态度。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记忆,并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结论比培养发散思较。维,让学生学会事。

物的归纳方法。

联想、记忆,欣赏课本图8-12**画增加教学的趣“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并设计台味性,培养学生的词,cu:“我毫不在乎!”fe:

“看我,语言表达能力和形才有几个泡!”zn:“我受不了啦!

”象记忆能力。mg:“太难受了啦!

我浑身都是泡!”

讲述:上学期,我们在学习回忆:fe+cuso4= feso4+cu创设**情“质量守恒定律”时,曾做境。

过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该实验说明,金属还能与金属化合物反应,这种方法也能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面,我们来**铝、铜、银的活动性强弱。

巡视,并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分组做铝与硫酸铜溶液、铜与硝酸银**学习,培加以适当指导。溶液、铜与硫酸铝溶液反应的实验,养学生的实验能。

并完成下表:力、观察能力、思。

现能发生反应维能力,掌握性质。

实验。象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再次体验科学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研究的基本方法。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提问:这三组实验分别能得。

到什么结论?你能得出al、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回答:

铝能把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培养思维的发出来;铜能把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置换散性。出来;铜与硫酸铝溶液不反应。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al>cu>ag。

金属活动性顺序。

置换反应。课堂练习。

小结布置作业。

讲述:人们经过了许多类似上述实验的**,归纳并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过渡:下面我们来研究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反应同前面学习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何异同。投影:

mg+2hcl=mgcl2+h2↑zn+h2so4=znso4+h2↑fe+cuso4= feso4+cu

cu+2agno3=cu(no3)2+2ag提问: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角度分析,上述反应有什么特点?如何用字母来表示?

小结: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讲述: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练习(投影):1.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高温。高温。

c.3co+fe2o3===2fe+

2.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

银和稀盐酸⑵铝和稀硫酸⑶锌和硫酸铜溶液⑷铜和硫酸锌溶液⑸铝和硫酸铜溶液⑹铜和硝酸汞溶液3.如何用化学方法来鉴别黄铜和**?方案一:

方案二: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还学到了怎样的科学**方法?

1.复习本课题内容。习题。

朗读并记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比学会认识事物一比谁能最快背诵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回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

回顾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回忆。

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讨论后回答:上述反应的特点为:单培养学生分析质+化合物→化合物+单质;用字母可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表示为:a+bc→ac +b。总结及表达能力。理解、记忆。

加深对概念的。

理解。阅读:课本p13,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培养学生关心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的情感。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回答。

动手写化学方程式并分组讨论回答。

思考并设计实验方案。

巩固置换反应的概念。

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学以致用,体会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联系。

踊跃发言,学生代表总结,其他学生教给学生本课进行补充。题的重点、难点。

形成课后评价。

与反思。

初三化学实验

一 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试管酒精灯滴瓶量筒 烧杯锥形瓶集气瓶水槽 坩埚钳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铁架台玻璃棒托盘天平。胶头滴管。二 实验基本操作。1 原则 三不 1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3 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 用量 1 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2 未指明用...

初三化学下册实验教案

实验 一蒸馏法谈化海水。一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简易蒸馏装置蒸馏海水。2.培养实验 观察 交流及归纳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蒸馏装置的使用。难点 实验现象的分析 归纳及总结。三 实验器材 酒精灯 试管 单孔橡皮塞 玻璃导管 铁架台 烧杯 胶头滴管 海水 硝酸银溶液。四 实验步骤 1.按右图所示组...

初三化学试题作业设计《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 考点透视1 物理变化 1 概念的变化。2 本质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3 现象多表现为形体的变化。4 含义从宏观上看,没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观上看,构成物质的分子 选填 有 没有 改变。5 实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