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讲话稿领导讲话稿的禁忌

发布 2023-05-26 16:30:28 阅读 6096

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等毛病,仍不少见,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克服形式主义的文风。

领导讲话稿有哪些忌讳?要戒除哪些不良的东西?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下列几条:

忌平淡无趣、忌空话套语、忌烦冗啰唆、忌贪大求全、忌雷同重复、忌肤浅苍白、忌僵化死板,忌散乱离题,忌粗疏差错。

一忌平淡无趣。

平淡是指观点平淡,语言平淡,通篇一般化,使人听后感到没有解决什么问题。

表现在:一是材料的组织和运用比较平淡,此种情况往往是观点加例子,就事论事,讲表层的情况,没有由表及里地深刻分析综合,缺少层次性与立体感。二是气势平淡,通篇一个劲头、一个节奏,没有轻重缓急,缺少波澜起伏,抓不住听众的心。

三是语言平淡,像一碗白开水,没趣没味,缺少鼓动性,叫人听了打不起精神来。

一篇好的讲话稿,听了以后可以使人记住重要的观点和精彩的语言。

像《为人民服务》演讲中的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就使人印象深刻。如果讲话语言平平淡淡,使人听起来一般化,在脑子里打不上烙印,难以给人留下值得回味的东西,就很难打动人、启发人。

文章平平淡淡无人看,讲话平平淡淡没人听。讲话平淡、一般化,缘于立意不好和语言不新。

如果就事论事,立意就显得肤浅。只有在深入理解事实材料的基础上,作总的概括和量化分析,从概括分析中认识事物的基本性质和现状,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挖掘,在事实与观点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才能提炼出新颖的主旨来,从而给人更深的认识、更深的体会,从而更能打动人、启发人,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呆板、枯燥的语言会令人生厌、昏昏欲睡。要使语言打上烙印,就要提示本质、一语中的,就要有特点、个性化,就要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如果没有新鲜的词汇,语言就显得平淡。只有不断积累丰富、新鲜的知识,并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写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新颖别致的讲话稿来,从而给听众新的感觉,新的感受,激发听众的兴趣,增强讲话的吸引力。

讲话稿平淡无趣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只知其。

一、不知其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论述也浮在表面。

二是缺乏对当地情况的具体分析,照抄照搬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三是缺乏对观点、语言的提炼。

二、忌空话套语。

空话太多,或只有观点,没有论证,或只有原则要求,没有具体要求、具体措施,没有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要部署某一项工作,但使听众听后仍然搞不清楚要怎样做这项工。

作,或者没有讲出激励、约束措施,使人感到该项工作做与不做、做好与做不好没有什么差别。

避免空话、套话的主要方法:一是要看实的东西有没有。如领导层并未对开展某项工作进行缜密的研究,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仓促上阵动员,撰稿人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这种情况下,撰稿人应该积极发挥其参谋助手的作用,建议和帮助领导进行这方面的谋划。二是实的东西已经有了,撰稿人能否写进去。

这就要在谋篇布局和选用材料上下工夫,要朝写实的方向努力,要多用实的材料,不仅要充分反映领导的具体思路,还要加以补充和完善。

讲话稿写得空、不实,原因很多。

一是懒。写空话、套话最省劲,可以不费力,东抄西凑就能成章。

写实话,需要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综合情况,颇费脑子。二是怕。

担心没有本本,没有标准的说法,领导通不过,甚至有可能被说成是态度问题。三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而硬要写。

平时不注意学习,不积累材料,不到基层了解情况,一布置任务就急忙写。这样写出来的东西,不空才怪。

四是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虽然也掌握了一些事实,但还没有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就大发议论,把自己的一知半解当做真知灼见,引申发挥,讲一大套所谓的理论,结果把一些实在的内容,也淹没在空洞的议论之中。

解决的办法:一是端正思想态度,树立良好作风。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三是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解情况。四是加强学习,增强写作能力。

三、忌烦冗啰唆。

烦冗,即动辄洋洋万言,啰里啰唆,拖泥带水,短话长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节奏都在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提出戒长倡短的要求。

在这方面,也要学习,他的名篇《为人民服务》只有800多字,里边讲了许多名言;他在2023年接见团的三大代表时的讲话只有,其中就讲了中国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的警句。

造成讲话稿篇幅长的原因,从领导的角度看,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会议时间和讲话篇幅的长短来衡量对某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一些领导同志看来,开长会就是很重视,开短会就是不太重视;话讲短了,便显得没水平,有失领导的身份。所以有的领导在审定别人代拟的讲话稿时,第一个标准便是看写得多少,倘若写了厚厚的一摞,他一看便说:不错,写得不少。

从撰稿人的角度看,也存在一种贪大求全的思想,有的也认为内容多、篇幅长,才能显示自己的才华。有的人写东西有无三不成文的习惯,有时候,其实只有一两点新一点的思想,为了敷衍成篇,硬拼凑出三四层意思来,出现生拉硬扯的现象。

把一些可写可不写的话也写进去,面面俱到,不但文字冗长,而且容易把新鲜和重要的思想,淹没在一般化的东西里面。

其实,讲话篇的篇幅长短与材料取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必须用主题去统率材料,用材料去表现主题。

凡是与主题关系密切的,能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就选用;凡是与主题关系不大,不能很好地反映主题的材料就要舍弃。切实做到宁缺毋滥,舍得忍痛割爱。

少说废话的道理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讲话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反映观点、支持观点的材料,力求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四、忌贪大求全。

忌贪大求全,就是忌面面俱到,主次不分,像开中药铺似的。早在50多年前,同志就指出:写文章,做演说,著书,写报告,第一是大壹贰叁肆,第二是小一二三。

四、第三是甲乙丙丁,第四是子丑寅卯,还有大abcd,小abcd,还有阿拉伯数字,多得很!现在许多同志津津有味于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现在这种毛病仍然存在。

有的讲话稿过分追求完整、系统、生怕不全面,生怕分量不够,常常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系列化、集团化。分析一个问题的成因时,也是一二三四五六七,条分缕析,不厌其细。

看上去很全面,很有条理,实际上是臃肿、散乱,无重点,结果不仅拉长了讲话稿的篇幅,而且使真正重要的内容淹没在无关紧要的文字中,不能展开来写。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是抓工作的艺术,也是写好讲话稿的基本要求。

一篇讲话稿的容量总是有限的,想把每个问题都讲得或写得很充分、很新颖,是难以做到的,能在几个问题或几个观点上有所突破,讲出点新意来,给人以较大的启发,就很不错了。所以,除了总结性讲话稿外,一般的讲话稿写作不要把面铺得太宽,要抓住当前最需要强调、最需要解决和最需要回答的问题来写。

解决的办法,首先安排文字材料的框架结构,要从实际出发,该复杂则复杂,该简单则简单,不能认为篇幅大、条条多,材料才有分量,才以体现水平。其次,要紧紧抓住本质、抓住要害,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从一点进入,向纵深开掘、拓展,这样的材料才会有深度。

再次,无论是向纵向还是横向阐发问题,都要高度集中。能三个问题说清楚的,就不写四个问题;能四个问题说清楚的,就不写五六个问题。

每个问题,也不一定非要再搞成几条。切忌搞三三制之类的模式。

五、忌雷同重复。

忌雷同重复,就是忌照搬照抄,千人一面,没有个人特点和风格。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貌相同。

领导讲话稿感人的领导讲话稿

关键字 领导讲话稿。感人的领导讲话稿。篇一 写好领导讲话稿的五个 抓手 写好领导讲话稿的五个 抓手 一 从环境角度找由头。文章扫尾难,讲话稿更是如此。一篇讲话稿有没有新意,领导满不满意,听众想不想听,好的扫尾特别重要。好的扫尾不仅是指内容上的 新 不落俗套,还包括形式上的简练 平易,领导总不能一开口...

领导的讲话稿领导讲话稿的效用

搞清楚了这一点,文稿的起草才会有明确的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起草工作中才能具有较强的自觉性 针对性 主动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总的来讲,领导讲话稿的基本效用应当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想 理论和 重要思想,指导 推动改革开放,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及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领导的讲话稿感人的领导讲话稿

第四届感动校园人物颁奖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本次获选感动校园人物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我们发现,这些获选的同学,他们虽然平凡,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他们虽然朴实,却最贴切地诠释出优秀品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奉献 坚持 担当 责任和爱。老师们,同学们,当我们向这些获选的同学致敬的时候,我们更应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