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应急预案

发布 2023-06-02 21:49:28 阅读 6697

白云乌素煤矿“一通三防”应急救援预案。

矿井设计概况。

一、设计概况:

该矿2023年由原海勃湾矿务局设计院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2023年扩建120万吨/年。

根据本矿井主要开采煤层赋存情况,煤层厚度、走向、倾向变化较小,且距地表140~190米,适宜斜井开拓,所以设计为主、副、风井(立井)三条井筒,为多水平立井、斜井联合开拓方式。

根据矿井开发的外部条件,资源状况,首采区位置以及现代化矿井对开拓布置的要求和井田的几何尺寸;根据现场踏勘,结合井上下条件,设计利用原有的三条井筒。本矿井技术改造后原主提升井仍作为矿井的主提升井,井筒内铺设胶带输送机;原副井仍作为矿井的辅助提升井,井筒铺轨绞车提升。原副斜井井筒内铺设动力、通信、照明电缆、消防洒水管和排水管,并做为进风井和安全出口;矿原回风立井仍作为矿井通风井,内设梯子间,作为矿井安全出口之一。

根据地面工业场地的位置,技术改造后各井筒的功能,各可采煤层的赋存特点,技术改造后井下开拓大巷利用原有已形成的三条上山巷道,并对原有系统进行合理改造,技改后运输巷道仍利用原有运输上山,各煤层轨道上山仍利用原有轨道上山,并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对原有回风上山进行合理改造,形成完整的通风、运输系统。技改后三条上山巷道的布置为轨道上山布置于三条上山中部,运输上山布置于轨道上山的西侧,回风上山布置于轨道上山的东侧,三条大巷的中心间距为20m;矿井一水平布置在8煤层中,二开采水平布置在16煤层,矿井投产初期在一水平8煤布置一个综合机械化工作面;在二水平16煤布置一个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整个井田划为两个盘区,矿井首采工作面布置在一盘区北部边界处,由于8101首采工作面下部9号煤层组赋存不稳定,可采面积小,煤层厚度小,开采成本较大,没有开采价值,因此对首采工作面下部9煤层不开采,移交生产时只布置一个8煤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和16煤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达到矿井的生产能力。

二、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井田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炭储量、煤层赋存条件、采煤机械化装备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开发速度明显加快。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以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矿井为主。

矿井设计能力确定为1.20mt/a。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

t=z/(a×k)

=16.2a

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a ;

z——设计可采储量,25.245 mt;

k——储量备用系数,取1.30;

a——矿井设计生产规模,取1.20mt/a。

经计算矿井服务年限为16.2a。

2、储量备用系数。

本矿井田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属中等构造类型,井田勘探程度高,故储量备用系数k取1.3。

该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由原海勃湾矿务局老石旦煤矿于2023年建设,当时开拓了一条主斜井(现为副井),为出煤放料用,一条立井为通风用。2023年矿井建成时正值全国煤炭行业最不景气时,所以矿井一建成即停产,2023年该矿由乌海市正兴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接管。

乌海市正兴煤化有限责任公司接收该矿后,建井工程由中铁十三局施工,于2023年4月动工,2023年9月建设完工,建井周期为17个月,改造后的矿井新建一主斜井(754m),将原主斜井改造为副斜井,并延伸至16#煤层(原井至9#煤层),至今共动用煤炭资源储量11万吨。

井田总体构造特征

一、区域地层。

本区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i)桌子山地层小区(i5)。本区煤系地层之基底为奥陶系中统(o2)桌子山组,石灰岩层广泛出露于区外东侧,含煤地层为石炭系(c)及二叠系(p),上覆地层有中生代三叠系(t)及新生代的第四系(q)。见区域地层表。

二、区域构造。

桌子山煤田主要构造线方向都近于南北向。主要构造由东往西为:

1、桌子山东麓大断裂:位于桌子山背斜东侧,为一压扭性逆断层,断层面向西,倾角大于50°。北部称为千里山逆断层,南部扭性断裂变为多个分枝,呈扫帚状。

如莫里一苛素乌逆断层、棋盘井逆断层、阿尔巴斯逆断层等。

2、桌子山背科:以千里山、桌子山为主体出露长达80km。背斜轴部出露太古界千里山群,其两翼有震旦、寒武、奥陶及石炭二叠各系组成。

由于桌子山东麓大断裂的切割,东翼地层保存不甚完整,且形成一个东陡西缓的不对称背斜。东翼倾角大于25°,西翼倾角则小于15°。

3、岗德尔~西来峰大断裂:位于岗德尔山东坡,为两条压扭性断裂。此断裂北起千里沟南,经凤凰岭山、岗德尔山,在岗德尔山南半部二者分开, 岗德尔断裂拐向西南,沿老石旦井田西侧继续伸延。

4、岗德尔背斜:轴向近于南北。南半部呈现复式褶曲。东西两例均有断裂切割,致使背斜两翼保存不完整。

白云乌素i勘探区位于桌子山背科南部倾没端的西侧。

矿区地质。一、井田地层。

本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的第四系。下边由老至新分别叙述。

一)古生界。

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之基底。按岩性特征及动物化石,分下部岩段及上部岩段。

马家沟组下部岩段(o21):分布在本区东北侧煤层露头外的山上,为兰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致密质纯,含有直角石等头足类化石,厚约200m以上。

上部岩段(o22):分布在本区西侧西来峰逆断层以西。原细分为苏勒太及拉什仲层,苏勒太在中南部,为深灰色薄层石灰岩。

拉什仲层在中部,为黄灰绿色薄层状砂泥岩、钙质泥岩及薄层灰岩,此段仅在西来峰断层西侧有沉积。全层厚》400m。

2、石炭系(c)。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出露东北部及西侧中间部分。按岩性、植物化石及含煤情况分为中统与上统。

上统本溪组(c2b):本组岩性以灰白色致密坚硬的石英砂岩及薄层灰黑色泥岩组成,夹薄煤1—2层(19#),一般不可采,底部与奥陶系平行不整合的接触面上,有鸡窝状山西式铁矿,局部含铁较富,出露处已有乡镇企业在小规模开采。总观本统,虽以砂岩为主,但粒度有由下而上变细之趋势。

层厚变化较大,是由当时沉积古地形所造成。全层6.61m~34.

63m,平均23.04m。

上统太原组(c2t):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组成岩性为砂泥岩,煤层及中、细砂岩。

根据岩性及煤层发育情况,分为两个岩段,下段含煤丰富,含煤五层称为丙煤组。本段岩石粒度较细,含翅羊齿、鳞木等植物化石。上段含煤较少,煤层也薄,细、中砂岩也逐渐增多。

在其中下部及其底部,在本区的中北部分,局部夹钙质泥岩及泥灰岩,其中含有网格长身贝等动物化石。本组厚度由56.57m~87.

04m,平均67.46m。

3、二叠系(p):亦是含煤地层之一。根据岩性特征、颜色等将其分为上下两统。

下统(p1):根据岩性特征及含煤情况,本统又分为山西组及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p1s):为主要含煤层段,富煤层段在本组下部,含煤稳定,中至上部含煤渐次变差。中上部多以中、粗砂岩夹砂质泥岩组成,在砂质泥岩中多有不可采的薄煤层赋存,并含有科达叶及楔羊齿植物化石。

根据富煤情况及其岩性情征,将此组又分为四个岩段。

下石盒子组(p1x):为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粗砂岩夹少量灰绿色砂质泥岩组成。根据岩性将此组分为三个岩段。本组不含煤,广泛出露于本区中部及南部。

本统厚度较为稳定,总厚在220m左右。

上统(p2s):为一套紫红、灰紫、灰绿等杂色砂泥岩、砂质粘土岩及中、粗砂岩组成。本统赋存于本区北部的深部,由于本统岩层胶结松软,易风化剥蚀,只在中部分水岭的山上,有零星残存。

本统分石千峰组及上石盒子组,均为干旱的湖泊相及少量的河漫相沉积。全统厚》510m。本系整合接触于太原组之上。

二)新生界。

第四系(q):本区北部、 白云乌素沟、黑龙龟沟及其它区内小的冲沟内多被此层覆盖。北部洼地上多为黄土、亚砂土及风积砂。阶地之上为半胶结及松散砾石。河床内多为冲积砾石或砂土。

井田地层的对比是根据岩性、岩相、厚度、古生物、物性及岩矿等进行的。本区的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无论从岩性、岩相、厚度或古生物上看,均和华北标准地层相同或相接近。

二、井田地质构造。

白云乌素井田为一单斜构造,和煤田总的构造轮廓基本一致,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具微波状起伏,地层倾角一般6—10°。构造的复杂程度定为二类。主要构造如下:

1、断层。据地质报告资料及生产实践所见,该井田内以正断层为主,大都分布在矿井南北边界,所以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f14号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南部边界,走向近于东西,倾向北,倾角为77---85°,断距70余米,长5000m,不影响矿井开采。

f26号断层:正断层,位于井田北部边界,走向近东西,倾向北, 倾角77-83°,断距3—9m,长3000余米,自东向西延伸到井田内约2300m。因位于井田边界不影响矿井开采。

f28号断层:正断层,走向北西70°,倾向北东,倾角69°,断距4m,长1000m,延伸到井田内900m。位于井田西北角,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f38号断层:正断层,走向南西80°,倾向北,倾角74°,断距2m,长380m,延伸到井田内300m。该断层在矿井东北角,对采掘影响较小。

f40号断层:正断层,走向南西80°,倾向北,倾角73°,断距3m,长1000m,延伸到井田内120m;该断层在井田的北边界上,对采掘无影响。

f42号断层:正断层,走向东西,倾向南,倾角64°,断距3m,长550m,延伸到井田内350m;该断层在井田的西北角(8525孔南),对矿井开采无影响。

f43号断层:正断层,走向南西80°,倾向南,倾角87°,断距 2m,长700m,延伸到井田内680m。该断层在井田的西南部边界。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小。

掘进过程中揭露的所有小断层全部为正断层,小断层两翼煤层顶板破碎、易导水、伴生的裂隙较多。顶板较难管理,给采掘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也是事故多发地带。过断层需增加支护设施,采掘成本也相应增加。

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损失。小构造给矿井正常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附小断层一览表。

2、褶皱。井田内褶皱构造较发育,由西向东排列的褶曲有:s7、a6、s20、a20、s5(a:

代表背斜,s:代表向斜)。其中a6、s5基本控制了矿井的构造形态,决定了矿井的开拓方式,矿井的主副斜井就布置在a6背斜轴部。

一通三防应急预案

下梨园煤业 一通三防 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矿井概况及灾害分析。第一节矿井概况。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下梨园煤业 隶属中国华电山西茂华能源投资 1983年由51034部队建矿,1994年51034部队移交地方管理,隶属王坪矿务局。下梨园煤业 一通三防 应急救援预案。第一章矿井概况及灾害分析。第一节矿井概况...

通风队份“一通三防”工作总结份“一通三防”工作计划

通风队2012年1月份 一通三防 工作总结2012年2月份 一通三防 工作计划。一 1月份 一通三防 工作总结。1 西翼采区一至六部皮带 点喷雾调整。2 庚组采区设备通道接压风管。3 注浆泵站改造4寸供水管 6寸供水管。4 吊挂调整九川至己18片盘 西翼五部车场至己15 11160风巷片盘2寸管,共...

“一通三防”汇报材料

1 我矿位于忻州市宁武县北东的薛家洼乡。井田面积23.7556km2 可采煤层为 2 6 煤层,可采储量为万吨,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90万吨 年。2 矿井通风方式为 并列式,井田内有三个进风井,分别为5 主斜井 付平峒 2 主斜井混合式开拓,通风方法为抽出式,本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瓦斯绝对涌出量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