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中国钛工业的发展

发布 2023-06-05 08:38:28 阅读 8121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钛工业得到跨越式进步,从钛工业的小国发展成为世界钛工业的大国。

据初步统计,2023年中国海绵钛产量达49632吨,预计仍居世界第一位,钛加工材产量27737吨,预计将位于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目前,我国具有了宝钛集团和遵义钛厂这样的世界级大厂。2023年,遵义钛厂海绵钛产能为14000t/a,实际产量过万吨;宝钛集团钛锭产能达20000t/a,实际钛加工材产量过万吨。这是我国成为世界钛工业大国的又一标志。

在历史的长河中,30年仅为一瞬间,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给我们钛行业带来的变化是深刻而巨大的。产量上的进步

海绵钛产量和钛加工材产量是我国钛工业的两个主要发展指标。2023年至2023年我国海绵钛和钛加工材产量绘入图1(略)和图2(略)。

从图1中可以看到,2023年至上世纪末,我国海绵钛的产量一直在年产308吨(2023年)到2817吨(2023年)之间徘徊,这22年的平均年产量为1599吨,其中2023年至2023年的平均年产量为1522吨,2023年至2023年的平均年产量为1607吨,两个10年间平均年产量的增长率为5.6%。进入新世纪以后,持续高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带动了钛工业的高速成长,以2023年海绵钛的年产量1751吨为基数,经过8年的发展,2023年我国海绵钛的年产量达到49632吨,增长了27.

3倍。从图2中可以看到,从2023年到2023年,我国钛加工材的年产量一直在286吨(2023年)到1750吨(2023年)之间波动小幅**,2023年到2023年的平均年产量为635吨,2023年至2023年的平均年产量增长为1363吨,两个10年间的平均年产量增长率为114.6%。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钛材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2023年钛加工材的年产量2206吨为基数,经过8年的发展,2023年我国钛加工材的年产量已达27737吨,增长了11.

6倍。体制上的变化

国有企业纷纷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23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以来,体制改革在我国钛行业得以全面展开。

(1)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是我国技术力量最强的钛加工专业企业,也是我国钛行业最大的骨干企业。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该厂2023年7月将钛加工材生产单位集中起来,发起组建了我国钛行业骨干企业中的第一**份制企业———宝鸡钛业股份****。2023年9月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又整体改制成为宝钛集团****,理顺了产权关系,健全了法人制度,明确了政企职责,确立了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为企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钛股份2023年4月成功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资金3.1亿元,用于钛熔炼系统技术改造、高性能优质钛合金棒及锻轧件产业化示范工程,引进了冷床熔炼炉等项目。2023年9月宝钛股份定向增发2582万股,募集资金8个亿,用于改造钛及钛合金精密铸造生产线,2500吨快锻生产线建设和新增5000吨熔铸能力建设等项目。

2023年1月,宝钛股份再次增发2364.57万股,募集资金15.1亿元,用于建设钛带生产线、装备万吨自由锻压机、熔铸线扩能、收购宝钛集团的钛棒丝材生产线和海绵钛企业等。

宝钛集团是在国家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背景下,通过改制上市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

(2)遵义钛厂是我国钛行业骨干企业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全流程的海绵钛厂。在国家的支持下,2023年11月该厂开展债转股工作,转制成为遵义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2023年4月,遵义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将钛生产部门整合起来,发起成立了遵义钛业股份****,进入上市辅导期,目前该公司正积极进行上市的筹备工作。

改制给遵义钛厂带来无尽的活力,使该厂准确抓住了2023年至2023年海绵钛需求的旺盛期,得到跨越式发展。2023年该企业的海绵钛产能仅2000t/a,到2023年该厂产能就达到10000t/a,进入世界级大厂的行列。2023年该厂海绵钛产能达到14000t/a,目前正在进行30000t/a产能建设。

(3)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我国重要的钛及其他稀有金属材料研究基地和行业技术开发中心,该院在科研体制改革中,在保留精干的研究队伍的同时,先后成立了18家公司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部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其中与钛有关的公司有:西部金属材料股份****(2023年12月成立)、西部超导材料科技****(2023年成立)和西部钛业有限责任公司(2023年6月成立)。2023年8月,西部金属材料股份****在深交所成功上市,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钛的产业化开发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中国铝业、宝钢股份、攀钢集团等大公司也纷纷调整、重组了钛产业部门,为本企业钛产业的发展作了精心的准备和布局。民营资本大步进入钛行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上世纪末民营资本开始较大规模地进入钛加工行业,2023年民营资本开始进入海绵钛行业。根据钛锆铪分会的统计,2023年分会会员企业中,钛行业企业105家,其中民营(包括外资企业)67家,国有38家。从企业数量上看民营企业已占总数的63.

8%。民营企业的介入,给我国钛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他们的努力,使钛材料更有效地进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竞争,使钛材料放下了贵族的架子,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他们的出现,使我国钛加工材和海绵钛的产量迅速攀升,也促使国有骨干企业在技术装备、经营理念、产能产量等方面更快地进步。

钛技术装备上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钛冶炼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

80年代中期,遵义钛厂将固定床氯化技术改造成无筛板沸腾氯化技术,完成了攀枝花钛精矿的沸腾氯化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2023年,遵义钛厂φ1200mm无筛板沸腾氯化炉实现产业化。

“七五”期间,遵义钛厂倒u型5吨联合炉制备海绵钛技术获得成功。至此,中国生产海绵钛生产技术由分离法发展成还原-蒸馏联合法,由2吨炉发展成5吨炉,同时遵义钛厂海绵钛产能由1000t/a发展成2000t/a。

2023年,遵义钛厂自行开发的倒u型8吨还原蒸馏炉获得成功,使中国还原蒸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遵义钛厂φ2400mm无筛板沸腾氯化炉试验成功,并转入工业化生产。这是中国沸腾氯化技术的一次重大技术进步。

2023年遵义钛厂年产5000吨海绵钛现代生产技术与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取得成功。同年9月遵义钛厂海绵钛产能达到10000t/a。遵义钛厂成为世界级的海绵钛大厂。

2023年,遵义钛厂倒u型12吨还原蒸馏联合炉技术通过技术鉴定,使中国海绵钛的还原蒸馏技术在大型化上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同年,抚顺钛业****的φ2.56m的大型沸腾氯化炉试验成功,单炉日产粗ticl4达到120吨。

2023年,洛阳双瑞万基钛业公司镁生产的多极性电解槽开发成功。。抚顺钛业公司开发的i型5吨联合炉生产海绵钛技术通过技术鉴定。钛加工技术取得长足的发展

宝钛集团的技术及装备的进步

2023年至上世纪末,宝鸡有色加工厂(包括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正处于二次创业、加快发展阶段。在这段时间里,该厂系统地发展了钛熔炼生产线、钛铸件生产线、残钛**生产线、锻造生产线、焊管生产线和钛设备等生产线,为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年,该厂装备拉网设备,开始生产钛网,将钛材产品向深加工制品延伸。2023年8月成立钛设备分厂,进一步进行钛材产品的深度开发。

2023年,自行设计制造了3吨真空自耗电弧炉,并引进了7000吨油压机、混料布料系统等,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优质钛合金锭生产系统。

2023年,从奥地利gfm公司引进sxp13精锻机等设备组建了精密钛棒材生产线。2023年,3150吨锻造水压机在该厂投产。

2023年,自主设计制造了500kg壳式炉,单件钛铸件最大重量350kg,完善了钛铸件生产线。2023年进一步将铸造生产线发展成为精密铸造生产线。

2023年,从美国引进了鳄鱼剪切破碎机,封闭式钛屑清洗机等设备21台套,国内配套设备49台套,组建了国内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残钛**生产线。

2023年,从美国引进钛焊管机,能生产φ10~φ40mm钛焊管。

2023年,从德国引进3300mm宽板轧机,2023年投产。至此,该企业形成了1200mm冷热轧机组和3300mm宽板轧机组成的板材生产能力。

2023年,装备折弯机、油压机等设备,与板材轧机组合,组建了层状复合板及其制品生产线。

2023年,宝钛集团φ3000mm轧环机建成投产。

2023年引进德国ald公司10吨真空自耗电弧炉。截止2023年年底,共引进该型炉7台,使企业形成了20000t/a钛锭的生产能力。

为满足航空用钛的要求,2023年,从德国引进的2400kw电子束冷床炉投入生产。

2023年,从德国引进的2500t快锻机投入使用,并借此研究成功φ350mm大规格钛合金棒材。

2023年,研制成功了a-a级航天用tc4钛合金中厚板,满足了国家的需求。

2023年,研发成功钛合金薄板包覆叠轧技术,使该企业成为继timet公司、rti公司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公司。

新世纪以来,该企业还研究成功真空蠕变校型炉、板带材砂光机、异型管成型设备等有力促进了集团钛加工技术水平的发展。

宝钛集团正在建设的项目有:大卷重钛带、万吨自由锻机组、全新的残钛**生产线和棒丝材生产线。

宝钢特钢的技术发展

2023年,宝钢特钢引进自动称重、混料装备、大型等离焊箱等设备建成了钛合金的混料布料系统。

在原有5吨、12吨和15吨真空自耗电弧炉的基础上,于2023年、2023年新引进4台10吨真空自耗电弧炉,形成了年产万吨钛锭的生产能力。

2023年,建成了高合金钢长型材生产线。该线可生产高精度的钛及钛合金圆棒和方棒。

2023年,从德国引进一台2000吨快锻机。截止到2023年,该公司先后引进装备了4000吨快锻机和1300吨径向精锻机,形成了7万t/a的锻造能力。

2023年,自主设计建造了由500吨压机组成的国内第一条小型等温模锻生产线。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一台3000吨等温模锻机组。新世纪以来,更是形成了由500吨、800吨、2000吨、3000吨、6300吨和10000吨压机组成的系列等温模锻生产线,形成了8000件/a,最大锻件投影面积达2.

0m2的生产能力。

该公司还正在建设大型电子束冷床炉和等离子冷床炉各一台;正在建设大卷重钛带项目上(含宽厚板),预计2023年试生产;正在安装引进的6000吨快锻机组;正在安装引进的6000吨挤压机组。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在钛加工材领域也有远大的志向。

2023年,建立了复合板生产线(天利公司),主要以**复合的方法,生产钛/钢复合板。

2023年组建了钛粉末冶金生产线(天德公司),批量生产各类钛粉末冶金零部件。

2023年,从德国引进8吨真空自耗电弧炉和混料布料系统,2023年和2023年再引进2台8吨炉,形成了年产优质钛合金锭8000吨的能力。

2023年,1000t/a钛管材生产线投产。

在国家支撑计划的支持下,2023年开始筹建板带生产线。以2800mm热轧机和1780mm冷轧机为核心的钛板生产线将于2023年建成。

2023年,领衔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的钛合金材料制备及加工的基础研究。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等钛科研的骨干单位,在钛的技术装备上也都有很大的进步。新型钛合金研究方面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科学院金属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宝钛集团、宝钢特钢以及相关院校在新型钛合金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个进步概括起来说就是:从仿制过渡到自主研究,基本形成了中国的钛合金体系。

中国钛行业与国家同步发展

从中国整个工业结构来看,钛工业属先导型材料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则钛工业会更快地发展,国民经济减速,钛工业则往往先减速。

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已导致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期,发达国家纷纷陷入衰退之中。中国国民经济也处在一个宏观调控期,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社会需求萎缩,已经实质影响了钛的需求,这是中国目前钛工业产量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当然,从另一方面说,国家若刺激经济发展,钛工业发展速度就会迅速上升。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发展

三十年科技与建设的不断进步,让中华儿女拥有了更雄厚的底气。以北京上海为首一座座现代化城市拔地而起,三峡葛洲坝水晶宫等巨大项目顺利竣工,神州系列与嫦娥一号捷报频传。这一切都在向世界发出讯号,中国正在崛起!而中国青年一代的我们,即将扮演延续祖国辉煌的角色!与祖父辈们信仰的建国初期的那种艰苦朴素的精神不同...

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在 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我国经济不仅实现了长期 持续 快速增长,而且实现了平稳增长。这在中外经济发展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

作者 王丽丽郭晓海。消费导刊 理论版 2008年第15期。摘要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迎来3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经过 三位领导人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实践,在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体系。关键词 精神文明有中国特色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