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三年计划

发布 2023-07-03 13:08:28 阅读 6641

二、发展任务。

四)大力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推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建成学科齐全、具有江苏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促进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更新和共建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在教与学中的深度融合,教师普遍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式教学,广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学生学习成长情况的智能化反馈。

加强基础教育学校数字校园建设,100%的学校建成宽带接入的校园网,50%以上的学校实现校园内无线宽带上网,普通教室信息设备终端能够满足网络环境下多**互动教学需要。结合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提高所有学校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基本配置水平,重点支持经济薄弱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有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五)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突出服务专业整体教学和实训教学,兼顾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需求,建设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适用性和普惠性的优质数字资源,建成14个省级职业教育资源中心和60个职业教育资源开发基地。加快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以**素材、课例、网络课程、**实训室以及数字图书馆为重点,推动实现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在全省范围的共建共享。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技术支撑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坚持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切实加强人才需求、就业预警、专业调整等方面的信息分析和服务,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建成一批数字化技能教室,职业院校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超过90%,省级以上示范院校达标率为100%。

六)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开发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课程,建立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考核制度,把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内容。面向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培训、专题讲座、公选课等,着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同学习。

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于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及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信息平台,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学生实验实习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设施与环境建设,多**教室比例提高到80%以上,所有教室实现有线入网,60%的教学活动区域覆盖无线网络,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率达90%以上,促进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集成共享,全面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继续推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领域的研究应用。

健全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进一步整合教育信息化服务部门,形成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分层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机制。

七)着力构建继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运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远程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鼓励建设继续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积极推动教育资源进家庭,为全社会各类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健全覆盖全省城乡的远程教育系统,着力提高开放大学建设水平,努力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和办学模式。建立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开展学分互认,建设支持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考试评价和质量监管体系。

八)不断增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50岁以下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每年至少接受1次信息技术培训,着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领导能力。强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水平。

注重中小学网络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全面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以学科应用为核心的教师培训,建立覆盖所有学科和专题的教师培训课程数字资源库,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模式,提高网络远程培训实效。

三、重点项目。

九)教育信息化网络环境建设工程。依托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整合利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基础设施,以省为中心节点、省辖市为分中心节点,构建省教育云计算基础平台,为全省教育信息化提供公共服务平台及网络运行环境,到2023年,实现全省基础平台支持20万并发用户,互联网接入总带宽不小于20gbps,公共存储总容量达到百tb级,计算资源统筹分配管理、数据异地互相备份。着力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研究制定符合省情和各类教育特点的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加大无线校园网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数字化环境建设,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多**教学系统、校园通讯系统及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支撑能力,大力推行电子校务、学籍管理、信息服务、专业教学等应用平台,全面提高各类教育在学校管理、教学应用、学生实训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建立全省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综合管理数据中心,加强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对各类教育服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推进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建成基础教育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

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建成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育教学实训管理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建成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学科专业管理系统、教学状态数据与质量检测系统、招生管理信息系统、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系统、继续教育机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教育涉外管理信息系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十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工程。按照“标准、开放、协作、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和“平台+资源+服务”的模式,制定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办法,理顺开发体制,完善激励机制,采取征集、整合、共建、引进等多种方式,基本建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托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成动态的省、市、县、校四级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省级教育信息资源库。

到2023年,在基础教育领域建成覆盖中小学所有学科的1tb的精品示范课例库、多**课件库和教学素材库,建成300gb的特殊教育资源库,“书香江苏”网上读书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建成农林牧渔、能源、土木工程、加工制造、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轻纺食品、财经商贸、休闲保健等10大类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库;在高等教育领域建成300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和1000个多**课件和特色专业资源库;在教师培训方面,紧密结合师资培训计划,建成基础教育34门学科的教师网络培训课程,以及100门通识类和专题类教师网络培训课程。

十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工程。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学科网络教研团队,建立网络教研平台,支持网络听课、互动评课和远程协作,为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提供支撑服务。大力开展学生网上协同学习,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基于问题的远程协同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网上家庭学习系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努力建成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自主学习系统。建立基于网络的城乡和校际结对帮扶平台,鼓励引导结对学校共享优质数字教学教研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城乡和校际的同步应用。全面实施教师远程教育培训。

依托江苏教师教育网络培训平台,提供多种职前职后教育培训课程,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高级培训、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和教师自主培训,满足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启动师生学习卡建设工作,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人成长电子档案。

十三)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开展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在全省建立5个物联网技术教育应用示范基地,利用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在校园、研究所和其他社会场所建设一批感知中心。开展数字化学习试点,启动基础教育数字化学习百校试点,开发使用与现行中小学学科教材相配套、适合网络化教学的电子互动教材。

开展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示范,建立100个左右的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示范点,设立全民学习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终身学习卡,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网络系统和课程数字资源,满足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不同终端使用人群的学习需求。开展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综合示范,确定一批教育信息化综合示范单位,鼓励各地各校围绕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主题,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和路径,整体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四、保障措施。

十四)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省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公安、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广电、通信管理等部门组成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厅际协调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加快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各级**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统筹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准确把握需求导向,因地因校制宜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其中,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学校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

十五)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纳入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纳入**教育督导内容。研究制定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价办法,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效益评估,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表彰。

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把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考核体系,推动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评价与审定制度,成立数字化教学资源评估专家委员会,到2023年,对进入我省各级各类学校所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质量评价与审定。

十六)确保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加大财政投入,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列入各级财政教育经费预算,抓紧建立从公用经费中列支运营维护保障经费的机制,特别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倾斜力度。积极探索“**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有效方式,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建立健全用户按需购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机制。

统筹安排教育信息化经费使用,及时调整经费支出重点,合理分配在硬件、软件、应用、维护等各环节的经费使用比例,同时,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十七)加强教育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成立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定实施符合我省实际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各类教育和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加强教育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建设一支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建立全省统一联动、快速响应的服务机制,形成完整的省、市、县、校四级运行维护体系。强化信息安全服务,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管理规范,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保障网络。

三年计划,总结

哈拉峻乡中心小学。2010德育工作计划。一 指导思想 以 小学德育大纲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为指针,始终坚持 五育并举,德育领先 的工作中心,以创建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为契机,吸引国内外德育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经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德育传统,从实际出发,注重德育工作的...

个人三年计划

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2015.9 2018.8 回龙观镇中心幼儿园。2015年6月23日,我的研究生生涯在首都师范大学画上句点。2015年9月,我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成为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中心幼儿园的一名幼儿教师。在今年暑期,我接受了为期10天的幼儿教师培训。学习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专题时,曾经...

个人三年计划

我的三年成长规划。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成为一名小学的新教师。因为是新手,自己没有娴熟的教学技术,没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但自己一直在努力地进步着。刚开始很迷茫,不知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前进,总觉得把所教的班级的教学成绩拿出来就好。现在发现自己的想法太片面了。其实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挖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