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三八征文

发布 2023-07-05 07:47:28 阅读 6547

篇一】读书是一种道德人生境界。

英国谚语曰:“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欧阳修指出: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格言联璧》讲:“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英国培根指出: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明代民族英雄和著名诗人于谦(公元1398—2023年),在《观书》一诗中,盛赞读书之乐,极写读书之趣,是一首极富人生智慧的哲学诗。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两眼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现代,北京有一位文化名人,在他的书房内,挂有一副对联云:“抛他难抛身外物,读我平生未读书。”当你在静静的书房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你的丰富人生阅历去解读书中所阐述的哲学智慧和人生理念有所悟的时候,可以明理,可以尝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

顿时,你会将自己一生所追求的钱、权、名、色等“身外之物”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完全摆脱了令人痛苦的世俗的“功利境界”而升华为君子的“道德境界”。这里所说的“胸次全无一点尘”的“道德境界”,是一种快乐和谐的人生境界。这正是“世事浮躁唯拥书城而心静,人间烦嚣但闻墨香而气平”。

这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道德人生境界。在这一境界中,读书使我超脱世俗,读书使我心境宁静,读书使我知足常乐。这是一种心灵净化,更是一种精神享受。

所以,法国著名哲学家梅里特在《人是机器》一书中,指出:“征服全世界,也抵不上一个哲学家在他的书房里所尝到的那种快乐。”

篇二】业余爱好不多,读书可算其一。前些时日,一番权衡之后,终于“时髦”了一回,入手了一台电子书阅读器。有句广告语说得好,“科技发展这么快,我们得跟上时代呀!

”若是以之诠释自己入手它的理由,固然牵强得可笑,然而,在它陪伴下的阅读时光,的确让我有了一种别样的现实体验。

我得坦言,自己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纸质书阅读主义者”,私底下对于数字化阅读深表不屑。常常觉得,还是那些拥有着质感、嗅得着墨香的纸质书更能堪当“主角”大任,更易读出“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的兴味,读出“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的从容。相比之下,种种因手机、电脑而进行的所谓“屏读”,充其量只能是碎片化的快餐阅读,它使我们的大脑日渐成为“鸡汤”软文、海量资讯的闪存器,使我们的双眼因长时间紧盯屏幕而日趋干涩疼痛且伴之以度数加深。

虽说对于“屏读”持一种抗拒姿态,可也无奈,如今,手机、电脑犹如空气、水一样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全然拒之竟也绝难做到。于是,就这么着“恨也悠悠、爱也悠悠”,半推半就中左手纸质阅读、右手屏幕阅读,踉踉跄跄、亦步亦趋地在时代阅读潮流的裹挟下,不自觉地扮演了一个随波逐流者的角色。也于是,我越来越感觉到,自身阅读与理想中的状态越来越远,体现出的只是一种阅读的脆性,独独缺乏一份想要的韧性。

什么是“韧性”?一种解释是,“受挤压而失去原来形态的物体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能力。”面对现代科技不断催生出的阅读泡沫,传统意义上富于人文情怀、触及读者灵魂的真正阅读,究竟还能否保持应有的韧性得以恢复其位,不免令人凭生遐思,并于不断追问中渴盼能有与现实“和解”的良方。

使用电子书阅读器一段时间以来的阅读体验,我惊喜地发现,它竟真的有助于恢复读书的韧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于它有效地化解了目前许多人阅读中存在的诸种突出问题,使得阅读较好地摆脱了外在客观条件的束缚。从携带的便利性讲,万千图书尽可“掌阅”;从内容的性价比讲,与纸质书一样的内容却有着不一样的**,当然是令人感觉实惠到家的**。

更重要的还在于它以数码的力量对抗着时尚化的数码阅读,令阅读得以远离碎片化、浅薄化,进而重新找回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意味。

其二则在于,它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网络阅读观念,使得网络阅读回归其应有的秩序。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在网上免费阅读,而网上风行的相当多读物,要么内容无益,要么就是差错、疏漏百出,极大影响人们的阅读体验。它推崇付费阅读,以对待纸质书一样的姿态对待电子书出版与销售,它尊重作者的知识版权,以实际行动培养读者知行合一的规则意识,同时也是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动能,让个人阅读更好地转化为当下实实在在的行动。

曾经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利用它开展阅读的读者中,花钱购买的阅读内容的完成率要远高于免费**的内容。

世间许多事物皆非尽善尽美,电子书阅读器及其阅读亦然。可是,不管怎么说,它带给我的阅读世界使我于喧嚣中闻见了书香,领略了它独具的魅力,更兼得缘以己之力不断修复日渐受损的阅读韧性,有这些,就够了。

篇三】从少年时代起,钱锺书伉俪的作品就伴随着我。但最珍爱,且记住了几乎每个细节的,还是《围城》。通过《围城》,我追着读杨绛的《记钱锺书与〈围城〉》,然后再将《洗澡》视作《围城》的续集来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可惜的是,我2023年版的《洗澡》几经外借,已不知被谁据为己有,只得又买了2023年版的《洗澡》,时时翻阅。我还藏有2023年版的《倒影集》和《写在人生边上》。直到杨绛先生96岁高龄时,又推出了《走到人生边上》。

两位先生关于“人生边上”的话题,蕴含了他们的渊博、睿智和谦逊。

我的书架上有本2023年版的《杨绛散文》。翻开扉页,写着购买日期“1995.6.

1于定西”。这是我一直放在写字台上,随时翻阅的书。曾经我认为先生就是老师的意思,多年过去,我越发觉得,只有拥有大学问、有风骨的读书人,无论男女,才敢称先生。

这和钱锺书的“锺”不写成“钟”,大概是一个道理。钱锺书先生不认可“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和**、读者对其的敬重,并不矛盾。《杨绛散文》曾经差点丢了,直到父亲从一堆将被卖掉的旧书报里翻出来,那种失而复得的激动,多年来始终没有忘记。

《洗澡》丢了,我不能再丢了《杨绛散文》,丢了,也许就真买不回来了。《杨绛散文》在市面上早已绝迹。同样绝迹的,还有2023年版的《钱锺书散文》。

2023年,《我们仨》问世。当时我正在上海旅游,在一间小书店里,我寻到了这本书,在回家的车上,展开来读。没想到,书中深含的怀念之情,看似涓涓细流,却令我几度中止阅读,悲怆不已。

钱先生心目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替他完成了《容安馆札记》《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钱锺书手稿集·外文笔记》等,对丈夫有了一个满意的交代。还完成了《洗澡之后》,让许彦成、姚宓们圆满谢幕。“我把故事结束了,谁也别想再写什么续集了。

”杨先生这番话不仅是幽默,和《杨绛全集》一样,对自己也有了一个满意的交代。唯一遗憾的,是钱先生自认比《围城》要好的第二部长篇**《百合心》,手稿经钱先生父女二人捉迷藏,藏来藏去,给弄丢了。钱先生心目中这一个“分外的甜”的“顽固的信念”,恐怕是读者心中永远的遗憾了。

钱瑗说:“妈妈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还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浓烈、刺激,喝完就完了。

”在《杨绛散文》的“读书苦乐”一文中,留有我多年前写得很稚嫩的感悟:“用心者,串门时环顾左右,对方的构造、原理可一清二楚,满载而归;无心者,匆匆一瞥,不求甚解,也算进门一观了。”如今,我自认不算满载而归,但算一个用心者,大概不会错。

想当初,钱先生和杨先生的著作,互相题签书名。《围城》《洗澡》《钱锺书散文》等都是。2023年《洗澡之后》出版,书名也是钱先生笔迹,“洗澡”仍和《洗澡》的题签一样,“之后”二字,应该是从钱先生的手稿中挪过来的。

互题书名一事,也算有始有终,无奈之举,也是暖心之事。

我已经越来越相信,“我们仨”都应该走得心若止水,了无挂牵了。

篇四】学生时代就偏爱《庄子》,近来重温经典,徐徐生起的人生感悟再次涤荡躁动日久的心胸,心境由之豁然开朗。古人云: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

愚以为,书中自有智慧经,不妨闲情读《庄子》。

爱读《庄子》,不仅喜欢其寓言中的超凡脱俗、天马行空意象,更在于其哲理性思考的济世价值。譬如庄子的死亡哲学,就与我彼时苛求人类生死命题的心境不期然合辙同韵。《庄子·列御寇》有载:

庄子将死,**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

何以加此!”**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

”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凡人知觉意识里,死亡是极可怕的一件事,也是谁也无法规避的人生归宿。

既属必然性人生归宿,就没有对死亡谈之色变的“合理性”理由。寓言旨在以彻悟姿态告诉人们:请善待自己、善待人生,无需在现世生活中为死亡恐惧所累。

不妨换个角度理解,既然“死亡恐惧者”和“死亡笑对者”皆难逃死劫,人们何不决然卸下惧死包袱,轻松潇洒走人生!庄子临终前拒绝任何形式的装殓,貌似愚者的痴狂呓语,实属智者的大彻大悟表达。作家史铁生曾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写道:

“死是一件无需着急的事,是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长篇**《大河后面的城市》中的马格努斯也说过:“如同白天黑夜各不分离,而是通过不断的变化,产生年度和完成地球的世纪,死亡和生命的更替之锁链也从不断裂。

”二者所言,与“庄子将死”旨意殊途同归。

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工作、生活压力大,时常失眠,《庄子》有如减压阀,给我带来业余时间的消遣快乐。一天最享受的时光在于晚饭过后,撇下饭碗,捧读《庄子》,白天积淀的忧烦便在字里行间悄然飘散。《庄子·内篇·齐物论》记有“庄周梦蝶”寓言: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寓言记述的是寻常做梦事,表达方式亦未见出奇,读之却发人深省。

庄子身处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矛盾尖锐突出的战国乱世,乱世之民惶惑不安、时时自危,在所难免。相较于“宿命罩顶”的社会大局,个体的诉求愈显卑微而渺小,对此,庄子别出心裁地描画出求取个体快乐生存最大化的理想境地——物化梦境。这里,凡常奔波劳顿得以暂时性消解,人们可以尽情享用物我两忘带来的自由和欢娱,心理平衡也在这里找到一个理想的支点,这种心理平衡,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鲁迅“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所述意境异曲同工。

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速的生活节奏带来工作、生活压力的难堪重负,“庄周梦蝶”有如一碗心灵鸡汤,足以给个人空间缔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片刻欢愉,有利而无弊,何乐而不为!

工作、生活压力有时会带来间歇性心理失衡,捧读《庄子》,亦可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归依。《庄子·逍遥游》中记有许由回应“尧让天下”的寄意式答语:“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鹪鹩面对一大片茂盛树林,即便内心再怎么贪婪,也只能选择一根枝条来建窝筑巢;偃鼠面对滔滔大河,即便再怎么口渴难忍,也只能饱喝一肚水而知足。隐士许由在“尧让天下”面前毫不动心,视功名利禄如粪土,这是何等高洁的品性!细想一下,许由高洁自持,确有其存在“合理性”。

诚是,人类欲望无止境,而权钱乃身外之物,唯有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永葆一世安乐无虞。畅销书《快乐的人生》的作者卡耐基说过,要试着只考虑怎么度过今天,而不把一生的问题都在一次解决。生活中,能有几人如此淡定从容?

河北省对外**经济合作厅原副厅长李友灿一年多时间里疯狂**4744万余元,在庭审时他说,自己收受这么多现金,从未存过银行,只为静静欣赏。贿款不敢花,甘当“守财奴”!如此葛朗台式**,其人生快乐指数能有几何,可想而知!

教师书香三八征文书香三八征文

教师书香三八征文范文书香三八征文范文。书香三八征文范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普遍进入了小康。但是人们的文化生活却并不是那么令人乐观的,现在是书出的多,报刊杂志印的多,电影电视拍的多,但是读书的人少,订报刊的少,看电影电视的少。人们八小时以外都往麻将馆 广场舞场 娱乐场跑,或守着电脑 打游戏...

征文三八书香征文

阅读改变着我的人生。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哲学家培根说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读书使人明智,坚持不懈地读书学习,就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自小听着父亲常对我们说起那句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唯有读书才是我们寒门子弟改变命运...

三八书香征文

书香。阅读于我似乎有别样的意义,生而为人,我本不安于平静,天性活泼不耐寂寞,但若手持青缃一卷,我就能静静地坐上一天,因为对于我来说,书中的世界,就是我最热闹的暄嚣。我喜欢诗词格律,喜欢古人的文言情调,喜欢柳永的深幽和苏轼的豪放。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那些古诗文无不精妙。荡气回肠,遐想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