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征文 青春阅读的那些事

发布 2023-07-05 22:25:28 阅读 5340

每一次我从书店出来,手捧墨香阵阵的书籍,总觉得那是世上最幸福的事,那种与书籍的熟悉和亲近感伴随着我一路走来,经年不变。

想来,我阅读的兴趣似乎没有受到像现在父母那般刻意的培育,却在无意间养成了。那时,父母工作繁忙,没时间照顾我,只能丢几本小人书***,这样就能让我独自安静地在家里呆上一整天,慢慢地,随着积累下来的小人书慢慢地溢满了小木箱,我的阅读兴趣也逐渐破土发芽了。话说起来,那时的我因看小人书,还得了个“大闺女”的外号。

因为常常手捧着一本小人书看入了迷,在家小板凳上呆上几天、十几天几乎足不出户,隔壁邻居因常常不见我出门,刚开始不知道我们家还有我这个人存在,后来时间长知道了,也就戏称我是不出门的“大闺女”了。堂堂小男子汉被人说成是“大闺女”,是我不愿意的事,但阅读的兴趣也就这样伴着“大闺女”的叫唤声中慢慢生长了出来,并日渐浓厚。

上学之后,父母亲一心想让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对课外书阅读也慢慢有了限制,而且当时的条件要看到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父母的工资柴米油盐都应付不过,买书是一年才可能有一次的最高奖励,所以平时要看书还是借,到父母单位阅览室借、到县图书馆借、问同学借、向小伙伴借,总之到一切能借到书的地方借。那时,单位阅览室或县图书馆的藏书少,也基本没有专门的儿童读物,一些书只能硬着头皮看,不像现在《三国演义》也有儿童版的,仅有的几本好书也多被别人先“抢”走了,所以,只要稍稍上眼的书都会借来看,什么《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战斗的青春》……阅读可谓“杂”来形容,也许就是当时阅读的“杂”,使得现在的我对阅读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是好书,拿来就是。父母因怕我耽搁学习,规定只有休息天才可去借书,所以一到休息天我作业做得特别快,一做完就跑去图书馆看(借)书,无论烈日还是风雨,所以直到现在,一些老邻居说起少时的我,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看我常常被一件大大的雨衣裹着瘦小的身躯,行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或是回来时怀里抱着沉沉地的书,人更显费力。

那时特别羡慕班里一些拥有课外书的同学,看到他们从书包里拿出或厚或薄、或旧或新的书来,恨不得一把夺下先睹为快。只要发现哪位同学有书,那整个下课时间都会有意无意地蹭到他桌边,放下脸面,低三下。

四、好话说尽,才能跟他要来,匆匆瞄上几眼。但要真正借到此书,那是要看运气的,运气好的话,拿来便是,但这种机率很小,一般都是要“登记排号”的,因为“僧多粥少”,想看的同学多了,等书真正轮到手中,可能已是十天半个月过去了。即便等了这么久拿到书,同学有些也不让你将书带回家,一怕你路上丢了,再怕被你家长“查收”。

于是,只能充分利用在校时间,要么下课时憋着尿急急地翻,要么只能“挤占”上课时间了。(上课看书,若被老师发现,那没收是肯定的,所以那时每个任课老师那里常常会有一大摞时下流行书籍,看上去旧旧的,被翻得又破又脏,估计已被传阅过无数遍了,但也馋得我们这些人直流口水。等学校放假时,有的老师偶尔会想到把书还给我们,那是大家最开心的事,看来老师对看课外书的人还不是那么绝决的。

)可想而知,那时每天能看上书的时间特别短暂,所以时刻都会惦记着。人可能就是这样,越看不到,阅读兴趣就越高,阅读速度也就越快,阅读能力反而在重重“阻力”中蓬勃生长起来。现在所知的各类武侠类、言情类的**也大都在这个时期阅读完成的,知道了金庸、梁羽生、琼瑶……那时的自己对书真是如饥似渴,可能“饿”怕了,所以一直到现在,看到书都是“如狼似虎”的“馋样”。

记得我看的第一部**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它是薄薄的七本,好像是某类杂志的附刊,还是从一同学手上借来的。说来还有段故事,因为当时已经小学五年级了,面临小学升初中。老师让同学间一对一帮扶,我帮的是我的同桌。

开始时不太乐意,因为觉得比较耽搁时间,但自从发现他家里有一整套《射雕英雄传》后,去得就特别勤快了。至今都记得当时看过的那一版《射雕英雄传》,封面印着优美的人物素描,后来发现这种素描画一直是金庸**的特色,可以说已然成为金庸**的一部分,一直延袭至今,因为看过这一套书,继而开始对武侠**痴迷不已。直到工作后也没忘及时买了一套金庸全集来收藏,上面也还是这种画,很有当年的感觉。

前些日子和一个友人谈到阅读金庸**的这个细节,他竟然对此也印象深刻,我们很有共鸣。

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读过课外书大多是战争类、武侠类的,言情类也是稍稍大一点后的事,其实想想不是我们特别喜欢武侠**,而是当时可阅读的书籍实在少得可怜,能借阅的途径也实在有限。而且那时的父母和老师与现在大力提倡孩子阅读的观念不同,不赞成孩子读太多课外书,怕影响学习。现在,我几乎每周都要给女儿买书,她的房间里也有自己的一个书架和藏书,现在去书店或上网给女儿选书的时候,看见琳琅满目的少儿读物,真是心生感叹——现在的小孩真幸福!

父母鼓励孩子阅读的理念以及文化产品生产、传播能力非以前所能及的啊!

想想也特别庆幸,即使在当时非常有限的阅读资源和父母老师不支持的态度下,阅读带给年少的我以无以伦比的快乐,继而慢慢成为让我受益终身的习惯,有书作伴也真是不枉了一场青春少年。

世界读书日征文 青春笔记

世界读书日征文 青春笔记。本文由收集整理4 世界读书日征文 青春笔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无法想象那些没有书的年代,知识的代代相传是怎样艰难的延续,看到这个主题,不禁深深的感动,作为一个阅读者。一个在每晚枕边没有书香,就睡不着的人。书对我来说,不可或缺,甚至是依赖。题记。知书达理,文韬武略,文人...

世界读书日”征文 爱上阅读享受阅读

锻炼和不锻炼的人,隔一两天看,没有任何差别 隔一两个月看,差异甚微 但是隔一两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就迥然不同。阅读,也是同样的道理。阅读和不阅读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壤之别。阅读,更多的时候,并不是学习生活的本领或技巧,而是认识世界,感悟人生,提升生活的品味和内涵,感知生命的丰盈与博大 当下是春光明...

世界读书日征文

世界读书日征文1 俗话说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秀才不是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因为读书才能知天下事。少年时期的 看着祖国一点一点的沦陷,不经怒火中烧,发出了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号召。果然,他努力读书,终于当上了一个令人爱戴的总理。这不正是读书的好处吗?李白,自幼饱读诗书,不畏官场黑暗,坚持读书,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