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发布 2023-08-22 05:48:03 阅读 3273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读书的人常常会问自己这句话:“我读书是为了寻找什么?”我个人的见解是,读书是为了获得心灵的静逸。

浮躁的社会往往会孕育出较为激进和奢华的价值观,太多的生活压力早就太多的浮躁成功梦。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进入书店,迎面而来的大多都是所谓的成功学和厚黑学之类的畅销书。社会给我们带来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却让我们失去了思考审视自己的时刻。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先生的哲学力作,叔本华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正是凭借这本书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哲学家。读完这本书,深深觉得这本书才是教会年轻人思考和追求幸福的指导哲学。接下来主要从欲望、孤独及幸福分别阐述自己的感受。

欲望是一切哲学不证自明的真理。”欲望,让我们开始产生了追求的动力。生存的每一个主体都由其欲望的存在而充满了生气,生下来,活下去,这一过程的动力源于我们自身的欲望。

史铁生说,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的确,生命本来就没有名字,但是上帝却用欲望这把枷锁来束缚着我们,为了生,我们一直奔腾在红尘的巨浪之中,还一直担心死的来临。可是既然有了生,死就是早晚的事,“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欲望对我们的束缚,会不会与内心追求的自由产生冲突?我觉得这要取决于我们对欲望的看法,正确审视自己的内心,尊崇自己的意欲,才会让欲望更好地服从自我追求。

孤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都是一个冰冷的字眼,但我不这么觉得。孤独,有时候更多带给我的是思考。我们在欲望的刺激下,会产生两种意欲,内在精神世界的享受和外在表象世界的刺激。

实际上这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浮躁的社会让我们更多的追求外在世界的刺激。约会、聊天、社交等,都属于外在刺激的一部分,我们依靠个体之外的其他对象来寻求自己内心的意欲。一旦突然失去了外在表象的刺激,我们便觉得内心空虚,这是因为我们现有内在精神世界无法满足自身的意欲。

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不得不承认,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属于叔本华笔下庸俗的那一批。而对于天才,他们追求自己的内心,偏执的追求伟大,内心的精神世界完全可以满足自我意欲,所以天才基本都是孤僻的。

而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我觉得也应该享受孤独带来给我们的思考时刻。每一个拥有独立思考的个体都应该去享受独处的时光,用心去审视自己。孤独,并不等同于空虚寂寞,反而是一种自我充实,让内心多些思考的声音。

生活中的相互依存让我们每个人都贴上了别人眼里的标签,我们是选择为别人而活,还是要为自己而活?多些思考,从内心审视自己身上的标签,简简单单做自己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幸福,非常美好的字眼,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毕生追求。但是幸福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知道,幸福是一种主观意识形态,因此便容易受到外界客体的影响。金钱、事业、健康、亲情和爱情等都会让我们得到幸福,每一种因素都紧紧相依从而构成了幸福这个字眼。重点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那份权重不同,造就了内心不同的感官世界。

有的人,追求事业财富便是自己的幸福,而有的人则追求长久的爱情便可得到幸福。因此,在我们审视幸福这个字眼离自己还有多远时,首先应该先从内心思考自己,从欲望的角度审读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这个看似小学生一口能回答的问题如今却会让大多数成年人哑口无言。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浮躁的大环境中随波逐流,过的生活并不是自己的生活,而是以社会的一份子而生存着。上帝创造我们每个人的同时也赋予了不同的个性,正是由于思考的存在才让我们显得与众不同,我们不应该丢失这种与生而来的天赋,应从内心思考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倾听自我,撕掉外界赋予自己身上的标签与印象,简简单单做自己,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感。也希望未来的日子里,生活中多些思考的静逸,少些浮躁的喧哗。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2019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2000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人生的智慧读后感。人生的智慧 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力作,正是此书让其晚年得享盛名,让更多人了解其独具一格的哲学思想。都说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在我看来,他也有积极乐观的一面,本书虽名为 智慧 其实是叔本华的 幸福论 也可算作他的自传。精妙深刻的语言加上...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5篇。人生的智慧读后感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确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苦恼吧,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人生的智慧读后感1 迈着沉重的步伐,我们走过了2021年的三分之一时间。这是灾难的一年,巨变的...

《人生的智慧》读后感

人生的智慧 读后感。叔本华和庄子有些类似,都是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财富。有人说,叔本华是悲观主义哲学家,但他的悲观多来自于对世界更理性的审视,他用他的痛苦经历去凝结智慧。很多时候,在人群中,我们都不确信自己拥有什么突出的才能,因而会试图为自己添加各种标签,但当我们远离人群,安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够确信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