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发布 2023-09-12 16:35:46 阅读 749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这次寒假,非常有幸的参加了咱们自治区举办的高效课堂下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本次培训的主讲老师是中国教师报首席记者马朝宏和兵团教育局的各位领导。参加本次会议的老师均来自于全疆各地中小学学校,原定计划与会人数是40人,可真正到场的老师是70多人,另外很多学校的校长还在打**咨询和报名。

可见咱们全疆各中小学校是多么的渴望将高效课堂引入课改,实现学校自身的发展。这也让我想到了咱们东野中学从2023年开始推行的先学后教杨思模式这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观念并不落伍,这样的课改是势在必行的,作为东野中学的一名老师,我们只是这红红火火课改大潮中的一份子。今天我在这里很想把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与各位老师们一起分享一下。

其实,刚接到通知时,我还正纳闷:高效课堂不是高中教师参加吗?跟我们可没什么关系啊!来了后才知道此高效非彼高效,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呢?

中国名校共同体2023年度行动研究——改造我们的课堂。

一)向课内45分钟要效益,改革传统教学时间+汗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旧模式,力争所有参与实验的学校能借助高效课堂普适性模式,实现“零作业”目标。

二)对中国名校共同体分布在22个省市的40家核心校,“催生助产”其尽快“破帖”,生成各自具有教学特色的新模式。

三)探索和推进区域课改合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四)尽快出台小、初、高三个学段的课改“行业标准”,做好新课改的“实践推手”

五)为参与实验的学校提供教室文化、校园文化设计标准化的“ci模板”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一)课堂实然目标:从低效甚至负效→有效课堂的探索→实现课堂高效。通过改变课堂效益量化,旨在发挥45分钟的时间效能,原则是尽可能不浪费每一分钟。

唯此,才有可能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二)课堂应然目标:从学会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终身发展能力。实现课堂真正意义上“质”的提升,课堂即成长,即成长知识能力,也成长精神创造。

其实,课堂破局的真正奥秘在于“学习能力”,只有会学才能减少对“教师”和“教”的依赖。因而我们主张素质教育的主要素质恰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堕落为“知识本位”时,教学就变成了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便变成了“知识的奴仆”,教师则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和“二传手”。

唯有敢于把学习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课堂我做主,让学生去“经历”并且“经验”,学习的过程才充满生命的律动,因律动而感动,因情感的介入而生动和灵动,所谓主体,既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性应始终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三)高效课堂的特征: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个、带来效益、生成能力。

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

课堂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服务于预设。

四)内涵概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权、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超市。

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课堂立意的变化带动课堂价值追求的“质变”。课堂是学生成就人生梦想的舞台,是展演激扬青春的芳草地,是放逐心灵的跑马场。

五)和新课改的关系:一脉相承,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述”。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群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八大妙处。

1、解决了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冲突。

2、解决了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冲突。

3、解决了学生个别发展与全体学生发展的冲突。

4、解决了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冲突。

5、解决了师资不足、受制于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学校发展的现实困局。

6、变厌学为乐学,厌教为乐教,改善了师生关系,让学校充满了魅力。

7、解决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难题,把时间和能力还给了学生。

8、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

模式:五步三查模式。

第一步,学案自学,找出学习困惑;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

第二步,围绕困惑对学、群学。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展示”学习成果,谓之“小展示”;教师“二查”展示过程在暴露的问题。

第四步,教师根据小展示暴露出来的近共性问题,组织全班“大展示”

第五步,学生归位,整理学案、整理纠错本;教师利用对子“三查”对子测评。

课堂三看: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深度。

小组三评:互动温度、拓展宽度、生成的高度。

展示三性:展示选择近共性问题、强调展示过程中的互动性、追求生成的价值性。

高效课堂的灵魂。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这十六个字代表着一切的方法和出路。

相信学生才是“师德”。传统课堂也有文化,叫“不相信学生”文化。

解放学生是教育的使命。今天的教育学应该叫“教育解放学”。

利用学生是一切教育的智慧源头。要利用好学生的前提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情和学法。

发展学生是教育的根本。发展什么?课堂的目标六个字:兴趣、能力、知识。

高效课堂强调“三段一体”

完整的课堂是指将“课中45分钟”向前后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成一个整体概念。

课前教师“三备”:编制导学案——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

课中教师“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抓前端预习、一头抓后端反馈,促进中间的“开放搞活”

课后学生“自查、修复”——整理纠错本、整理学案,发挥课代表、小组长、对子三种作用。

高效课堂“课中”注重教师“四主”

学案主导:导学案导学,重在“导”,围绕“学”,导是手段,学是目的。

注:导学案具体要求:

导学案的灵魂是三背,背学生、背学情、背学法;

导学案的目标是实现三维:立足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学习主动:把学习还给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尊重思路、包容错误、鼓励创新,注重“三开”:开放、开窍、开心。开放才能解放、解放才能“开窍”、开窍才能“开心”

问题主线:围绕课堂暴露出来的问题,抓住问题“拓、挖、思、悟”,不厌其烦、“无限”放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活动主轴:“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一切围绕“学”动,组与组、对子与对子、生与生、生与师互动交流。

高效课堂具体操作的七个“技法”

1、团队合作:异质同组、同质结对,分组合作、生生互动兵教兵:

2、学习“三式”:独学、对学、群学。

3、课堂“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4、教学“三环”:预习、展示、反馈。

5、导学案是路线图、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达标测评是立足“实然”

6、教师主导:精讲、点拨,及**价、师生互动师亦生。

7、模式之“神”:注重模式、不惟流程:大展示与小展示。

高效课堂推进“九步”程序。

“明确课堂主体(学生)”→围绕导学案自学(独学)”→自我发现问题(试用双色笔标出自己的学习困惑)”→自主解决问题(对学、群学)”→展示解决方案(组内展示与全班展示结合)”→学生归纳提升(师生生成)”→教师评价反馈(对子互评检测)”→学生整理学案(对残缺知识修补)→课后分层训练(画知识树或者完成计时训练)。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思想的渗透引导、教学过程的科学展开、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多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完成的,而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深度,就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深刻的问题。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反思,有以下几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首先就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有句话说的好“不打无准备的仗”。

准备充分,一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逻辑清晰可见,学习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而精。

心设计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是高新课堂的最大着力点。

其次,教师要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精神和科学态度。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学习规律,学生们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20分钟,因此,我们在40分钟的时间安排上,要重点突出,把重难点内容尽量安排在前15分钟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最好。剩下的时间里,可以安排讨论、练习、拓展思维等等,当堂检测,当堂反馈。要想使高新课堂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此之外,教学调控要灵活,就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不是倍受关注的亮点,应该把更多的精彩留给学生。要努力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从心底爱上语文课。

还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实物及学生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总之,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理念,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的互动,从而达到这一最终目标。

我在教学实践中,初步尝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反思,初步认为“导—读—悟—赏—练”五字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初中语文教学,即导学新课—诵读感知—整体感悟—重点赏析—拓展训练五个大环节,仅供大家参考。

一、“导”即导学新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导学新课设计更为重要。首先要设计新颖别致的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个富有激情的导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课的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了高效课堂的完美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它不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过程,改善了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使师生互动得到了完美的配合。对于一节常规课,课堂教学效果比较低,通过观摩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了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高效课堂 属于学生的课堂。随着高效课堂的推广,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全新的理念 原来传统的课堂是老师的 舞台 老师是 舞台 上绝对的主角,不管学生是否能真的学到知识,老师总是在进行着他的 独角戏 走进传统课堂,看到的一定是这样的景象 教师站在讲台上嘶声力揭,台下学生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缺少了青春的活力,更...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当然由于实践时间不长,和个人素质的差异,也存在以下困惑 一是教材处理上 教师学习目标把握不够准确,对课标学习把握 教材编者意图 教材深入研读不够精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