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第一课时

发布 2023-09-12 16:35:51 阅读 3725

内容摘要:如何上好第一课时是教育界不断研究的话题,关于此问题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作为一个有着十年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我通过自己的教学情况,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浅显的总结,那便是通过考虑学生的年龄段,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文的设置,在紧抓学生预习的前提下,围绕教学目标,着重基础,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教学,使第一课时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关键词:三方考虑紧抓预习重在基础。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第一课时应该讲些什么内容,是所有教学者们不断研究、改善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关于这个的问题的研究结果也可谓百家争鸣,各成一派。作为一个年轻的语文教师,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探索这个问题,就我看来,针对不同的情况,其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

通过自己的一些感受,总结出了以下方面:

一、三方考虑——年龄段、学生情况和课文内容。

就不同的学生年龄段而言,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当然也应有不同侧重,虽然总体上是围绕识字、写字和把文章读正确、通顺,初步把握文章的基本结构和课文的基本情等方面明确目标。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其要求也不一样。比如:

一二年级的学生,在字词读写方面,教师必须帮助他们把字词基础落实,将基础打牢靠,所以在一二年级的第一课时中,字词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主要完成的目标。而三四年级,甚至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又要求他们要做到把课文读通顺,进而初步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就年龄段的不同,要求也有所不一。第二,就不同学生情况而言,目标定位时也应有所侧重。

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应知晓学生对课文的已知程度。如学生在课文朗读,生字识字方面的已有的训练情况,学生对重点易错生字和形近字的掌握情况。弄清此类情况,方能更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制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不仅如此,学生也还有层次之分,各个班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各有差异,那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结合自身班级的学生特点和水平,运用适合自身班级的教学方法,这样方能对症下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三,不同的课文内容,所要求的方法也不一样。例如:

有些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以四年级上册为例,《钓鱼的启示》、《瑞雪图》这样的课文就可以分为多个课时讲解,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时候,目标就可以具体、细致一点,这类课文便可在第一课时先将字词,课文初读等问题先落实,以便之后课文结构,写法,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等内容的学习。但也有另一类课文,它们篇幅不长,多以诗歌形式出现,用一课时便能解决,没有。

一、二课时的分界,这种情况便要求教师将字词学习,初读,理解以恰当的方式融为一体,将几个部分做个自然的衔接,整合一二课时的内容。

二、预习,异常重要。

虽然预习可以包括在学生学习情况里,但我在这里还是要把预习问题单独提出来,因为现在这已经是凸显在课堂上的一个大问题。许多教师在上第一课时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问题——觉得吃力。之前布置了预习,到上课的时候遇到一个简单的字,不是班上大多数学生不会读,就是抽的学生都读错。

这个时候,大多数教师便郁闷之极。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原因——学生预习根本不到位。

很多学生对于预习作业都不太重视,认为没有叫写到作业本上的作业就不是作业,这样的话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预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文学习的质量。试想,一个学生在课前就已经将字词,课文内容做了一个预习。

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基于对课本的初步了解,结合教师的讲述,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显得顺利成章,一气呵成,比起没有预习和预习不到位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当然就学得更扎实,更轻松,差距也就随着一篇篇课文的进行而逐渐拉开,如果能做到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预习好,教师也不必将大部分时间用在字词的反复纠正上面,这样上课,既能减少教师上课出现负面情绪的状况,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所以,抓学生的预习情况,加强学生的预习自觉性,是应该重点关注的项目。

说到预习,就不得不提到工具书得运用,说到工具书,很多老师就比较反感,觉得工具书就是答案,是让学生不动脑筋去完成作业的东西。其实不然,工具书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便能起到极大的辅助效果。在课前预习的时候,可以看看关于课文一些问题的提示,对问题有个大致的了解,有了这些提示,学生就有了在课堂上发言的自信,通过发言和老师的补充、纠正,便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使之牢记于心。

然后在做作业,练习册的时候,督促学生脱离工具书,凭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学,记得多少写多少,长此以往,学生的训练目标也就水到渠成。

三、基础基础,还是基础。

关于第一课时,很多教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让自己上得更出彩?这个问题到了公开课的时候就更纠结了。

如何才算出彩?很多教师,特别是部分年轻教师认为,出彩就是像演员一样地表演,尽可能地将一些新奇玩意儿带进课堂,不让所有学生“high”起来誓不罢休。当然,这样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显得很活泼,但是,另一方面,学生在活跃的同时,是否真正地完成了课时目标,是否有将注意力分配一些到基础训练方面?

教学的首要目标便是完成教学任务,那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一点,是字词学习,掌握字音,字形,会认,会拼,会写,然后是阅读,读通,读顺。过后再说结合情景体会课文情感。

这才是基础,这才是核心。在此,我结合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点感触,发现训练目标,考试试题的一些设置特点:虽然现在对于小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题目也朝着越来越灵活的方向变化,也使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感觉难,但是这一切都是围绕基础在变化,也就是字、词、句。

小学如此,初中如此,就连高考亦是如此。可见国家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上是比较重视的。通过最近的考试,发现的问题也是在基础方面:

字写不起,拼音写错,错别字,诗句背诵写不起,这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大多数,宏观来看的话,在总分上因为基础而丢的分还是占有相当比重的。所以,即使课堂气氛再好,再活跃,如果没有到位的基础训练,学生就只图好玩而忽视了学习的重点,那么再精彩,再创新的教学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要在第一课时中,能够将这些基础做扎实了的教学,才算是完成了教学目标的教学,将此目标放在首位然后再说情感调动,气氛活跃方面。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

所谓“万事开头难”,教学也是如此,第一课时作为一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当然,关于第一课时的研究仍在继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方法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相信只要在第一课时运用了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如何上好第一课时

三年级刘雪梅。有幸聆听了范老师一节第一课时,同时又参加了语文组内的评课活动,结合自己的第一课时,作如下反思。第一课时的重点目标是为第二课时分析感悟文本,扫清字词障碍,做好充分准备,为完成此任务,第一课时,应处理如下问题 1 学习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2 了解文章脉络。3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4 初步了...

怎样上好开学第一课

怎样上好高中语文第一课。很多教师在执教高中语文第一课时总是喜欢直奔主题 开门就上新课,不管学生能不。能接纳自己,也不管学生喜不喜欢上语文课,大有我的语文课我做主的霸气,学生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开始随着老师茫茫然的旋转,这种开课方式看似直截高效实则很不长效,缺少。一种以学生为本体的 意识和一种 的全...

怎样上好开学第一课

第一节课 是指新生入学后任课教师对所任班级中所授的第一节课,它的任务与一般课的任务有很大的不同。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上好第一堂课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 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在第一节课中,教师若能结学生留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