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养生心得体会

发布 2023-11-01 03:30:06 阅读 8607

有幸在研究生班学习过程中学习养生学知识,更幸运的是又能够听到秦竹老师精彩的课程,虽然这次学习时间还短,但也受益匪浅。国家提倡在十三五过程中要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正是顺应了疾病以预防为主,**为辅的方针政策。

因此全民养生,健康的活着,快乐的生活,是我们实现小康生活梦想的伟大举措。下面我谈点养生学的个人体会:

一、 养生养心是最高境界。

养生贵在养心,养生的至高境界是养心。养心务必要先养德,德高才能神凝气定。养心又要养神,养神说到底是净化人的灵魂。如果你的灵魂始终是美丽的,那你就拥有了健康养。

养心务必养德生活中能使人动心的东西太多了。但凡能让你动心的无不与自己的名利得失密切相关,许多人心难静、气难顺、神难凝,均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告诫我们,养心务必要养德。

特别是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你更应当把养德视为养心之本。德高才能心静,德高才能神凝。养德最要紧的是去除那些束缚自己的名缰利索,使自己不为名利得失所折磨。

如果你能做到视名利为草芥,视得失为无物,那你就可以在快乐的天国里自由翱翔了。

二、 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条件好了,想吃什么有什么,生活安逸了,人也就会变的懒起来了。因此好多的**疾病就会困恼我们,怎样才能远这些离**疾病。俗话说的好,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腿,那就是每天坚持多吃蔬菜坚持运动,释放一天工作的压力。

合理膳食,首要是少量饮食,饭吃七分饱,多吃蔬菜,少吃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每天饮足量水,不吃零食。只要坚持合理饮食就可以享受健康生活。饮食得当与否,不仅对自身的健康和寿命影响很大,因此,只有合理的饮食,才能从营养和卫生两方面把好“病从口入”关。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不仅锻炼肌肉、骨骼、内脏,还可以提高智力,陶治心境。各种烦恼和困惑可以在运动中抛弃,各种愉快和激情可以在运动中获得。而且运动要讲科学,只有科学地运动才有利健康,应包括:

有量有度,有规有律,有节有禁,适合自己,量力而行,循序渐进,适应气候,适应环境,安全有序。才有益健康。

三、 调养要辩证

中医的精华是辨证论治,故进补也应“认清体质,辨证进补”。 不可否认,正确进补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改善体质、调节脏腑的机能、延缓衰老、美容护肤等。但在进补的时候,也有很多参数和变数,所以,应该强调:

进补要因人、因病、因地、因时而异,各取所需。

不要跟着感觉补,进补还有会有误区,就是人们容易跟着感觉走。有些人感觉自己有些不舒服,比如乏力、头晕、手脚心发热、盗汗、性功能低下,甚至阳痿、**等,就认为自己肯定是身体虚了,理所当然该吃补品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虚不虚不是凭症状、感觉说了算的。

很多人往往认为乏力就是身体虚的表现,乏力在中医学中称为身重,可以是虚,也可以是其他的问题,比如热毒、湿气、瘀血等。明代张景岳曾经说过:“身重多属于湿。

”乏力如果见于舌苔厚重、齿痕多、身材胖大的人,则一般属于湿。这时候,不仅不能进补,还应该利湿化湿,进补只能导致乏力越来越加重。

进补一定要辨证,即使一个人体质真的虚,也要分清虚在什么地方,是气虚、血虚,还是阴虚、阳虚。只有了解清楚,才能有的放矢。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气血两虚者气血双补,阴阳两虚者阴阳双补。

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现代意义的“养生”指的是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

中国的传统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 形 神的统一体,通过望 闻 问 切,四诊法共用的方法,探求 病性 病位 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 ...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

陈士鹏。民以食为天 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俗话说 医食同源,药食同行,先到厨房,后到药房。食疗治病,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中医治病,重视阴阳寒热辨证食疗亦当先了解食物的属寒属热,属阴属阳,才能有的放矢。药食同源药物与食物具有相同的特性,不论是进补还是药膳,都离不开中药的搭配,因此,在选择...

中医养生学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这学期我选修了 中医养生学概论 这门课,虽然只上了几周,却让我对中医养生学有了更多的认识。中医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先秦时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上,已有一些生理和疾病 个人卫生与集体卫生的记载,这当时已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 后汉时期,由于秦皇 汉武都是长生不老的热烈追求者,所以炼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