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2024年的兴起

发布 2020-02-11 22:48:28 阅读 4183

。。儒学的兴起。

考点要求: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知道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2)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影响。

3)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

复习巩固:1.(2008·重庆高考)“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

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2.(2009·山东高考基本能力)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

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技进乎道,庶几不。

惑;名副其实,何虑无闻”与“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

裁好著书”两副寿联所贺寿主当时的年龄分别为 (

a.20岁、30岁 b.30岁、40岁。

c.40岁、50岁d.50岁、60岁。

3.材料分析: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上述材料各表述了哪一学派的观点和主张?

一、董仲舒的主要观点。

合作**: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像。理解历史。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主张?

a、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b、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集权的需要, 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c、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措施: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兴办郡县学——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2.目的: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3.影响。积极: 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加强**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政策,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概括提升:1.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2.儒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伦理道德:

政治方面:个人修养: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尊老爱幼等。

仁政、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等。

练习:1.(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2.(2010·天津文综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 )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d 此题可将问题表征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的原因是( )天下学士”跟的是什么“风”?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

为什么效仿?公孙弘的成功,对于具有政治敏感“天下学士”而言,不难把握“儒学地位正在提高”这一新的政治动向。

历年高考2024年的旋律

三年,团结的旋律奋斗的歌。良乡附中杨光。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题记。三年,历史长河的一瞬,可对于一个年届不惑,重新塑造工作 生活形象的女性来说,又是多么漫长!2000年 8月 18日,我作为北京师大良乡附中高一年级组长,同十几名班主任 教导员老师一道,带着510名学生奔赴大山...

历年高考高考

看08高考,谈区域地理复习。江阴市祝塘中学王正新 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终于尘埃落定,然而关于江苏省高考和高考模式改革的纷议仍在延续。就地理学科而言,08高考最大的变化有二 一是地理科目成为 敲门砖 性质的选修科目 二是区域地理从地理考试大纲中消失。无疑,对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及考生来说后者更...

历年高考2024年结构

多 展示元素周期表 指导学生观察,回顾元素周期表。练习巩固 2007.天津高考 7 2007年3月21日,我国公布了111号元素rg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名称及所在周期。a 钅仑第七周期 b 镭第七周期 c 铼第六周期d 氡第六周期。讨论 元素周期表中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