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忆江南》教学设计

发布 2020-03-21 07:42:28 阅读 1525

3.有感情地朗读。

师:假如你就是诗人白居易,阔别江南后,你总是跟朋友夸赞江南一。

(生接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师:窗外开始结冰,你又想起了温润的江南——

(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师:有时,你在梦里又回到了醉人的江南——

(生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设计意图]用学生发问的方式,巧妙地补充资料、利用资料,并通过一唱三叹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品读语言,揣摩表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过渡:是什么让诗人对江南念念不忘?

2.对比读。

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春来江水绿。

诗人用什么手法来写江南的江水与日出?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的对比,感悟表达的精妙,再回到语言本身,感悟景色的美丽和语言的魅力。

3.想象读。

让我们回到那个美好的清晨,也许你就站在江边,也许,你正走入花丛,也许你的身边还笼罩着一层薄雾……太阳出来了,朝阳下你看到——

男同学:日出江花红胜火。

女同学:春来江水绿如蓝。

[设计意图]利用白居易优美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的感知,进入优美的诗境。

4.合作读,对比品析。

(师)日出——(生)江花红胜火,(师)春来——(生)江水绿如蓝。

品悟:白居易抓住最美的季节、最美的时间、最美的景致,用短短的27个字描绘了江南无与伦比的魅力。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语言的对比,感悟作者观察的独到,突出作者与其他写江南的诗人之不同,加深对诗意的理解,体会景色的美丽和语言的魅力。

(五)个性品读——“能不忆江南?”

个性读:你想怎么读?——能不忆江南?你想读出白居易对江南的什么?

预设1:能不忆江南?(突出强烈的反问。)

预设2:能不忆江南?(突出怎么能不忆呢。)

预设3:能不忆江南?(值得回忆。)

预设4:能不忆江南?(独独忘不了的是江南。)

教师小结: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一种什么。

多少年来,在江南的一幕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难忘啊难忘——(生接读资料:难忘我们一同修筑堤坝,一同挥汗如雨。)

难忘啊难忘——(生接读资料:难忘我们一同种植下西湖岸边的一草一木。)

难忘啊难忘——(生接读资料:难忘我们一起开山,一同修路……)

[设计意图]通过第二次补充资料,丰富学生的认知,将理解引向深入。

四、整合学习,丰满诗情—忆中江南。

其实,描绘江南的诗词,白居易一连写了三首,读读后两首,读完出示:

自读思考:两首词中,作者回忆了一些什么事?与第一首只写景有什么不同?

哪句话最能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情感?

1.讲一讲:你和白居易感兴趣的事?

2.读一读:最能表现白居易的眷恋的诗句。

“何日更重游?”还读出什么?(依恋)

“早晚复相逢?”又读出什么?(期待)

3.听一听:江南的百姓对白居易的不舍。

师:诗人对江南有着深深的眷恋,江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啊。

渲染:临别时,你没有向乡亲们辞别,本想悄悄离去,转身时却看到——(出示诗句: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离别苏州时,再不敢告诉乡亲们,可是却听到“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放手学习,深刻体会,不但让学生赏了江南美景,而且也受到江南情的感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感悟江南的美景,体会作者喜爱江南 眷恋江南的思想感情。2 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体会诗歌优美词句的表达效果。3 拓展词诗歌阅读,渗透整合学诗的方法。课前谈话 同学们,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留连于江南的美景。出示ppt。生读杜牧 江南春 师 这是杜牧眼中的烟雨江南。生读两汉乐府 江南 师...

小学四年级《忆江南》教学设计

3 指读,指正读音。注意 谙 字。4 齐读。5 诗人为什么忆江南呢?江南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三 品词赏句想象悟情。一 忆江南之美景 出示百度 江南小桥流水 1 赏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 胜 和 蓝 的意思。2 围绕 日出江花红...

教学设计语文人教版四年级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

忆江南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忆江南 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做的一首词,我们的学生对词的了解比较少,对于词中作者所表现的意境和表达的感情很难把握,所以学习这首词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2.认识5个字 会写6个字,谙字的读音。3.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