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看202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发布 2020-05-17 16:33:28 阅读 6736

2005一、基本情况。

从2024年开始,上海卷高考试题的题型和题量固定了下来:题型。

10分)题量。

36分)

20分)24分)

24分)20分)

16分)

i卷(选择题66分)

一、单选题。

二、单选题。

三、多选题。

四、填充题。

ii卷(非选择题84分)五、实验题。

六、有机题。

七、计算题。

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分析。

说明:3道填充题分别考查: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和化学平衡。

2024年试题分值分布如下: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

说明:(1)基本概念包括了化学用语、离子方程式书写、胶体、阿伏加德罗常数等;(2)ii卷中元素周期律、化学实验等相关试题是建立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基础上的,试题中涉及到的微粒性质、离子方程式、盐类水解等知识点的分值没有归纳到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电解质溶液栏目中,故该两项统计分值偏低。二、试题特点。

2024年高考卷整体上讲,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重视过程分析,强调方法运用,部分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开放性。能力立意明确,无偏题、怪题和高难度题,试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难度控制恰当、难易布局合理。

05年试卷,无难题、偏题,技巧性题减少。基础题约占30%,中等题约占50%,难题约占。

20%。题干减短,阅读量减少。试题的难度分布,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

一些难度稍大的重点试题如:实验题、有机题和计算题,设置了必要的台阶,既保证大部分考生对这些试题不会一筹莫展,又保证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2.立足基础,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试题考查的内容遵循考试说明,紧扣大纲,以化学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基本方法为主,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程度、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把握了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问题的情境和设问始终围绕化学学科的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展开,同时兼顾有能力型、应用型和开放型试题。上海高考化学卷不回避重点和热点,保留了一定量的基础题和传统题,重点元素及化合物(卤素、硫、氮、钠、铁、铝)性质、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同位素、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元素周期率的应用、化学平衡图像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电化学基础知识、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等主干知识点每年都成为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不过于强调覆盖率,但突出主干知识,通过创设新的情境或变化设问角度,使化学主干知识常考常新,变中求进。

3.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对实验过程的考查。

几年来,化学实验的比重在不断的增加,选择题中增加了对实验基本操作、基本装置、实验现象等的考查。填充题回归教材,题源大多是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或者是教材中的组合与改进,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的理解。4.密切联系实际,展示化学的魅力和价值。

05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社会、科技,较充分地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充满时代信息,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如05年的苏丹红。试题立意高,切入容易,重应用。

既强化了考生的化学意识,又检验了考生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使考生进一步明确:在研究环境、材料、能源和生命科学等方面,以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5.试题注重回归教材。

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从我们教学的实际出发,好多试题的内容回归教材。同时在试题中联系教材中学生熟悉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看是否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的含义、适用条件和它的前因后果;是否知道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否懂得定量、定性地描述化学现象和变化规律;是否能从化学视角观察和解释客观现象。

尽量着力引导考生应用所学化学知识来对有关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并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6.减少了计算题量,降低了计算难度。

05年化学计算题量有所减少。计算不涉及繁杂的运算,体现了中学化学计算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着重考查结合化学意**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的特点。压卷题将问题设置成一定的坡度,搭建了一些台阶,重视方法引导,从个别到一般,层层递进,有着良好的区分效果。

此外,化学计算更加重视计算原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这对培养学生从“量”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化学的科学素质,以及用“量”的观点去观察世界,树立严谨的科学品格,具有重要意义。7.注重识图能力的培养,尝试对科学方法的考查。

上海高考化学卷每年都有大量的图表信息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获取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同时上海高考试题还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如05年的第26题提到了侯德榜对国外纯碱生产工艺的改进,揭示了历史上的许多科学发现,往往是人们运用正确的科学方法来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实例。

可以说,成功地促进了考生重视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总之,05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体现了高考内容改革的新思路——既有利于考生的充分发挥,又实现了诸多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显示出化学学科的生命力。这将促进中学化学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重视过程教育和方法指导,加强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应对措施(一)教。

1.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把好方向,抓住重点。

考试说明》是高考化学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研读,必然能够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通过对《考试说明》的学习可以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向,明确复习要点,找到各个考点在教材中的相应落脚点,并落实到位;还可以明确学科能力要求,使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以落实;还可以防止选题做题时追求“偏、怪、难”的错误导向,提高复习的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紧扣教材,抓住主干知识,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于过分繁难的计算题以及技巧性很强的计算型选择题不要过多地耗费精力。2.重视化学用语的复习。

高考试卷中涉及分子式、电子式、有机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占很大的比重。所以在复习时必须重视化学用语的训练,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做到书写准确、规范、快速。近年来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较重视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简答题要求准确地组织文字,简明扼要地答出要点。不少学生虽然原理较清楚、解题思路清晰,但表达却词不达意。在复习中要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重视实验,加强实践。

试题的命制一般都是从中学阶段学生最熟悉的基础实验入手,由简到难,由收敛到发散,由具体到开放,逐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认真对待课本**现的实验,要深刻理解实验的原理,熟悉实验现象,掌握实验操作,注意实验的干扰因素、成败关键。这些往往是实验创新的出发点。

要善于在实验复习时多提几个为什么,试剂、装置选择的原因,操作不如此进行会出现什么现象,还可以怎样进行实验设计等。花费一些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方案。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不断发现旧知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理解复习过程中,并非是简单的继承,关键是不断地更新和提高发展。

要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问题。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和结论的不同。同时要多留意身边的化学现象和社会热点问题,它们都可能跟实验挂上钩,从而设计出有创新性的实验课题。

这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4.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在平时教学中批阅学生的作业和试题所反馈的信息,学生答题失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的“不够”:①审题不够仔细;②书写不够规范;③基础不够扎实;④思维不够灵敏;⑤表达不够清楚;⑥实验不够重视。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地重视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它不是仅仅靠多做题、做难题就能奏效的,而应该是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精选例题,透彻分析,引导**,注重方法。尤其注重训练学生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注重训练学生的学科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不但让学生“学会”应学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学会”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精选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针对每一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认真选择试题,不盲目套用现成试卷,不让学生在重复出现的试题中或偏离考纲的试题中作无谓的浪费。每次的考试情况及时总结,不断调整复习进度。6.合理安排复习顺序和内容。

第一轮复习以教材为主,夯实基础,这一过程宜慢不宜快。注意复习范围的宽度和广度,消灭盲点。这一阶段以单项知识点为主。

第二轮以知识点综合为主,以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设立专题,适当提高难度,但不宜过深。第三阶段以考试说明为准,结合最新动态,进行查漏补缺。(二)学。

1.善待课本,夯实双基,形成网络。

课本是复习时最好的蓝本,课本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因此,复习时要依纲(考试大纲)据本(课本),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弄清楚,尤其要与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全面梳理知识点,把内在规律条理化,构建知识网络,落实双基。

对主干知识要深探细究,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要挖掘自己总结知识的潜能,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按照自己习惯的记忆方式,建立适合自己的、有序的、便于准确、迅速提取的知识网络,侧重把握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并在运用中不断熟悉和完善。对各知识点做到“呼之即出”,为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可以不在回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上耗费时间,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清晰的学科网络,有利于联想记忆,也有利于深层次拓展知识,也是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知识基础。

2.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提高叙述表达能力。

对已学过的主干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能听起来都懂,做起来都不会。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从“懂”到“会”。

不能满足于“我知道了”,还要能简明扼要地用文字表述出来,学科专用语言不要出错,叙述的前后不要自相矛盾。3.用新视角重新审视课本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复习时,不仅要能复现书中的实验,还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还可以做哪些实验。在此基础上多把不同的实验联系在一起来创造新的。

实验,培养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4.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不论在新课学习还是复习课,都要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科技等进行联系,如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饮食与食品添加剂、医药与人体健康等,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化学的方法去发现问题,用化学的思维去思考分析这些现象,使学以致用、在用中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如此日积月累,才能培养并提高自己的化学敏锐程度。5.查缺补漏。

通过练习找出并弥补自己在知识或解题能力方面的不足。

总之,在高三一年的复习中要以《考试说明》为纲,以课本为本,使知识网络化。重抓双基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统摄、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更要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着力引导,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得到自主、良性的发展。

致远高级中学化学组孙卫忠2024年9月。

2024年上海高考数学考前必看

高中数学公式。1.德摩根定律 2.基本不等式1 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基本不等式2 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基本不等式的扩展 当且仅当a b时等号成立。3.函数的奇偶性判定 偶函数,奇函数。4.对数的换底公式 5.六个三角比的定义 6.平方关系 商数关系 倒数关系。7.诱导公式 奇变偶不变,符...

202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

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化学试卷 一 选择题 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今年3月修订的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 pm2.5 b nox c so2 d 可吸入颗粒物。2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2024年上海高考化学试卷

199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题。第1卷 共55分 一 选择题 本题共4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分子式不相符合的是 a 电石 cac2 b 冰晶石 na3alf6 c 萤石 mgf2 d 石灰石 caco3 2 下列仪器 集气瓶量筒烧杯 表面皿 蒸发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