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感》心得体会

发布 2020-07-07 18:07:28 阅读 3313

学习完《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感》后,感触颇深。《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感》课程**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发现教育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并以微型课题的形式系统地加以解决;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如何真正落实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关注每一次研究的反思;如何在“长时间关注一个问题” 的同时,实现自我专业能力的发展,体会与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幸福感。

我的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教师要有职业幸福感。

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从他的教育对象那里获得快乐与幸福。人们平时谈论幸福,经常从金钱、地位、事业等方面展开,人是有所追求的生物,人所追求的就是幸福。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那也一定是为幸福而做教师。

凡是能够走进孩子心灵,不断追求课堂诗意,尽情享受教育,一定是一个幸福的教师。

师爱为魂,身正为范。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面对自己的工作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意向,总是琢磨:

我怎样触动孩子们,而触动发生在教育的细节中。教师要读懂学生,给予他们发展空间,并平下心来等待,因为教育等待理论告诉我们:同一起点,发展速度不同,并于不同时期能达到同一高度。

总之,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是对自身的价值观的清醒认识,对教师职业特点的正确把握,对教师工作的努力才能感受到的。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感》心得体会

教学的第二年,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解越来越深,最近通过在中国大学慕课学习教师职业道德,通过第一部分的认识道德与不断修养,教师德行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义务与良心,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有了更深一次的理解,我们教师这份事业,要学会真正从内心去喜爱教育,去钻研教育,才会有职业幸福感,才会形成良性循环,既让自己...

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感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感心得体会。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依靠社会 传统习俗 内心信念 职业要求和思想感化的力量,调整教师与学生 教师与教师 教师与学生家长 教师与社会之间的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形式,既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与影响,又反过来积...

如何理解教师职业道德与幸福感

幸福的体验存在于人的创造性活动过程中。离开了创造性活动,幸福则无从谈起。因此,道德修养的提升要超越道德知识,从知识世界走向充满智慧的生活世界,直面人的幸福生活主题,培养创造和享受幸福的能力。人的创造性活动对于人自我确证 拥有自由和幸福的意义,不仅在于提供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而且还在于创造人的需要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