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 1生活中的比丨浙教版 7

发布 2020-08-15 21:11:28 阅读 9343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上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并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两类情境——数学情境和生活情境,一类情境是同类量的比较,另一类是不同类量的比较,接着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需要刻画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二)重点、难点与关键。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分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与关键,才能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

2、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区分比与比值的区别。

3、关键: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分析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之后,我们才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并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两个量的比。

2)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值的概念,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3)对比的应用有初步的感性认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感受“比”产生的背景,理解“比”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和应用。

四)教具、学具的准备。

针对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渐转向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我借助一下几种教具来辅助这节课的教学。

1)多**课件。

2)每人一张测量**。

二、教法分析。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中体验数学,在“退”和“进”的互动中理解数学。通过“退回生活”,为数学学习提供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进到数学”,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

本节课我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首先通过创设系列情境,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退回“生活”,由浅入深地独立思考,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体会生活中存在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再通过自学课本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比的意义,及尝试应用引导学生进到“数学”。最后则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比,引导学生把生活和数学有效结合起来。

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三、说学法。

主要采用观察法、自主**-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操作法。首先通过系列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计算,找出两个数量之间比的关系,通过观察、讨论以及自学课本内容后总结出比的意义及相关的知识要点,然后再通过“运用脚掌的长度与身高的比,来计算身高”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比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并巩固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几种学法让学生能用数学视角来观察和思考,亲历探索过程。

尤其是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比的意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说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在认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经过表象达成理性认知的学习过程。为了全面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体现出学生合作交流、自主**的学习过程,我从如下几个程序开展教学。

一)创设情景,感知比较的方法首先出示情境1。

情境1教师出示规格分别是a:6×4、b:2×3、c:

8×3、d:8×12、e:2×12五张淘气的**,选出哪几张**比较像,结果大多数学生都选a:

6×4、b:2×3、d:8×12为相像的**。

然后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为什么这3张**相像,而其他两张不像呢?“这里面有什么奥妙?是否跟数学有关联呢?

”可贵的数学意识由此而生。如果没有了学生亲身的“选美”体验和经历,就不会有源自内心的思索和自问?就不会使学生将数学与生活审美的进行联系审视。

接着把这5张**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引导学生探索这些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仅仅依靠让学生分组完成表1

长方形长宽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abcde

通过表1请学生解答了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这两个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从而发现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倍数关系,明确是长和宽两个。

量在比,并使学生体会同类量比的意义。接着让学生画一个具有这样倍数关系的长方形,进一步丰富例证。通过数形结合,使学生对“比”有一些体验。

同时,借助图形分类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

接着出示情境2。

情境2提供了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看哪个比值大。教学时,我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自己填表得出速度,再说一说,怎样求速度,谁的速度快。

最后出示情境3。

情境3向学生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苹果的价钱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这里也先不出“比”这个词。而是先启发学生想一想,能不能直接比较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怎样才能比较?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表,再让学生说一说求单价的方法。

情境2和情境3,让学生感受到在同一背景下,总价和它相对应的数量之间存在固定的倍数关系,使学生体会不同类量比的意义。

利用分块式呈现信息材料,一是渗透要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待生活**现的问题;二是创设不同背景下的数学问题情景;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逐步体验感悟出:单纯从绝对量的多少(比差)来比较是不够的,还要用相对量(比商)来比较。

二)**比的意义,揭示学习的主题。

在以上3个情境的基础上,接着揭示课题,引出“比”的概念。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于是,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学书本第50页“认一认”中比的概念、比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如何求比值,然后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汇报比的概念的时候,我则着重引导学生寻找概念的重点词、重点意义和条件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而比的概念中,关键字就是“相除”。

接着组织学生回顾前面情境中的有关数量关系,鼓励学生用比的方式说一说,写一写。先是由个别学生说,教师再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规范,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求比值的方法就是用前项除以后项。

在我这节课中,我非常重视学生是否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3个情境中有关数量的比的关系,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与时间。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深化理解比的意义。

在学生想清和说清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形成扎实的转化,发展能力,同时体现新课标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二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组:巩固性练习。

1、读出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通过各种类型的比,使学生知道比的前项、后项的呈现方式是多种的,比值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以及让学生仔细观察比与比值的区别,明确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它是一个式子,而比值是一个数,这是很多学生往后比较容易出错的一个知识难点。2、找比。

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1人。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通过这一题让学生弄清楚,究竟是谁与谁相比。

第二组:综合性练习判断。

1、小强身高148厘米,小明身高12分米,小强和小明身高的比是÷4又可以说成5比4,又可以写成5/4。

通过这两道题,使学生明白两个量之间的比要统一单位。

3、体育比赛中的“4﹕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回答。)

这一环节再次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小高潮。在同学们的激烈的辩论之后有的同学指出:各类比赛中的比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它只是一种计分形式,是比较大小的,是相差关系,不是相除关系。

还有的同学指出:从4﹕0这个比出发,根据求比值的方法,4﹕0=4÷0=?这个问题,根据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和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得知比的后项不能是0,所以这个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比。

四)归纳小结,质疑问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吗?

五、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 1生活中的比北师大版

课题 生活中的比。王纪并。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 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感受 比 产生的背景。2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弄清比与除法 分数的关系,会求比值。3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形成观察思考 比较分析 归纳总结 与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 1生活中的比丨浙教版

生活中的比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研究画面长宽比关系的活动,了解比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2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理解 比 前项 后项 比号 等相关概念,掌握求比值的方法。3通过学生讨论和描述生活中的比,理解比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学习评价 目标1 通过小组填表,将比的理解潜移默化蕴含其中,后...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1 1生活中的比丨浙教版 1

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这个学期上了公开课 生活中的比 本节课是让学生认识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以及解决生活中的比相关问题。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优点和不足 先说说好的方面吧,这堂课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例如 从 是否像出发,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只有长和宽按一定比例 才能像,又如 马拉松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