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 2020-09-15 19:21:28 阅读 7391

第一课时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的角与角(两锐角互余),边与边(勾股定理)、边与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的台风中于地面10米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数根24米处。问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米?

显然,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折断倒下的部分的长度为=26 26+10=36所以,大树在折断之前的高为36米。

二、新课。1.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

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六个元素,三条边、三个角,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有一个角是直角,我们把利用已知的元素求出末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像上述的就是由两条直角边这两个元素,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度,我们还可以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出两个锐角,像这样的过程,就是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所需的工具。

1)两锐角互余∠a+∠b=90°

2)三边满足勾股定理a2+b2=c2

3)边与角关系sina=cosb=,cosa=sinb=,tana=cotb=,cota=tanb=。

3.例题讲解。

例1.如图,东西两炮台a、b相距2000米,同时发现入侵敌舰c,炮台a测得敌舰c在它的南偏东40°的方向,炮台b测得敌舰c在它的正南方,试求敌舰与两炮台的距离(精确到l米)。

分析:本题中,已知条件是什么?(ab=2000米,∠cab=90°- cad=50°),那么求ac的长是用“弦”还是用“切”呢?

求bc的长呢?显然,ac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应该用余弦函数,而求bc的长可以用正切函数,也可以用余切函数。

讲解后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在求出后,能否用勾股定理求得bc;

2)在这题中,是否可用正弦函数求ac,是否可以用余切函数求得bc。

通过这道例题的分析和挖掘,使学生明确在求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工具”以达到目的。

4.从上面的两道题可以看出,若知道两条边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第三边,进而求出两个锐角,若知道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可以。利用边角关系求出其他的边与角。所以,解直角三角形无非以下两种情况:

1)已知两条边,求其他边和角。

2)已知一条边和一个锐角,求其他边角。

三、练习。课本第113页练习的第l、2题(帮助学生画出第2题的图形)。

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边、角与角、边与角的关系,由已知元素求出未知元素,在做题目时,学生们应根据题目的具体条件,正确选择上述的“工具”,求出题目中所要求的边与角。

五、作业。课本第116页习题第题。

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四章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二节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及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研究的解直角三角形是在学生已学过锐角三角函数后进行的。目的是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对其...

1 4直角三角形导学案第一课时

九年级数学1.2 直角三角形 1 导学案 总第课时 主备 班级 审核 姓名2012 年 月 日。学习目标 1 进一步掌握推理证明的方法,发展演绎推理能力 2 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 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学习重点 难点 进一...

第一课 解三角形

必修四用到的知识点 一 诱导公式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在三角形中根据特殊值猜角。二 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三 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1 平方关系 2 商数关系 必修五知识点复习 1 正弦定理 判定三角形形状时,可利用正余弦定理实现边角转化,统一成边的形式或角的形式。2 余弦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