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发布 2019-06-08 14:14:00 阅读 2680

(2011-03-21 20:23:20)**▼

初中化学规律总结。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3.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4.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5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2)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3)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4)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5)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6)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7)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8)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9)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10)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1)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2)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6.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1)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 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2)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3)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实验中的规律。

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8.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2/3。

2)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45°角。

3)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1/3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5)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3。

6)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7)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8)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1/3处。

初中化学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一)

知识点精析】

表1 空气和水的比较。

表2 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比较。

表3 co与co2比较。

表4 氢气、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比较。

表5 甲烷、酒精、醋酸的性质和用途。

煤和石油的主要成分、形成、性质和主要用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2011 03 21 20 08 00 一 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 物理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 形状的改变 位置的移动等。例如 水的三态变化 汽油挥发 干冰的升华 木材做成桌椅 玻璃碎了等等。2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

初中化学 苏教版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改变了世界。这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chemical change 也叫化学反应。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physical change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发光 放热 颜色变化 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化学实验仪器 试管 试管夹 ...

初中化学的知识点,公式

化学 一 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 酸 金属 盐 氢气 反应条件 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 浓硫酸,常用稀硫酸 盐酸 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 常用mg al zn fe mg 2hcl mgcl2 h2 mg h2so4 mgso4 h2 2al 6 hcl 2alcl3 3h2 2al 3 h2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