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统计的搜集

发布 2019-06-15 00:30:00 阅读 8747

统计作为认识社会的有力工具,首先要对社会实际情况作周密的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目的和任务,取得相应统计资料的活动。就每项具体的调查而言,就是对总体各个单位的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进行登记,搜集关于总体单位个别特征的大量资料。

第一节统计调查的方法及种类。

在社会统计中,统计调查包括对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的搜集。所谓原始资料,是指由调查者直接搜集的、未经加工整理而保持其原本状态的资料。原始资料又称第一手资料或初级资料。

所谓次级资料,是指经他人加工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引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资料。次级资料又称第二手资料或间接资料。

原始资料为社会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所以确实可靠,价值也高,但搜集不易。次级资料其可靠性往往难以评估,但应用方便。就搜集资料要掌握的方法而言,统计调查要学习的重点内容是关于原始资料的搜集。

统计资料的分类,可以就资料的**来分,也可以就资料的时间过程来分。如果考虑到资料的时间过程,凡某一特定时刻的资料称为静态资料;凡某时期内变动累计的资料称为动态资料。在第七章我们将看到,时点数列中的数据必定是静态资料。

静态资料是不能相加的,如某市2023年年末人口数是不能与2023年年末人口数相加的。在第七章我们还将看到,时期数列中的数据必定是动态资料,相应的动态资料是可以相加的,如某市2023年新生婴儿数是能与2023年新生婴儿数相加的,相加后表示两年该市新生婴儿数一共有多少。

由于社会现象和表明这种现象的标志是复杂多变的,研究者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又有不同,因而在社会调查和社会统计中,调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调查必须适应调查任务和对象特点的要求,并且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完善。

统计调查从调查目的上分,可以分成一般调查和专项调查。一般调查是为了取得用于多种目的统计数据;专项调查则是为了取得用于研究、分析某些专门问题的统计资料。

统计调查从调查范围上分,可以分成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调查登记,无一遗漏;非全面调查则只对构成调查对象的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登记。例如要了解大学生生活时间分配,只需要在大学生中选出一部分人进行调查就行了。

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成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即连续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变化进行连续不断地登记;一次性调查即不连续调查,是间隔—段较长时间进行的调查,但不是指调查只进行一次。

统计调查按照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来分,可以分为问询法、观察法、报告法、实验法、文献法等。问询法是调查者运用访谈、问卷、**、通讯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向被调查者询问,并根据被调查者的答复来取得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观察法是调查者为获得第一手资料,在现场对调查对象的情况直接观察、记录的一种调查方法。

报告法又称凭证法,就是以各种原始记录为依据,由被调查者或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隶属关系,逐级向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的一种方法。文献法则是通过记录社会现象的各种载体,从中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调查方法。

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

1.普查。普查即全面调查,顾名思义,就是对研究对象的全体作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如果想要了解构成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每一个单位或每一个人的情况,就必须进行普查。

普查的优点在于它是全面调查,得来的资料是全面的,也是比较可靠的。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普查调查范围广、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耗资巨大。

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只限于国家和地方**主办,个别研究者和研究单位往往无力承担。其次,普查工作量大,参与人多,发生错误的机会也多。所以这种方法得来的一些资料不一定比抽样调查来得可靠。

例如人口普查得来的生育率不一定比抽样调查得来的数据更可信。

普查主要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现象的总量,属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普查在组织方面,与其他调查方式相比,要求集中领导,力求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并严格遵守以下基本原则;①确定普查时点;②规定普查登记的合适时期;③统一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④普查的间隔应有规律性。

例如,我国策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23年7月1日零时,所有的人口资料都以反映该时点我国人口的实际状况为准。该次人口普查统一调查登记的期限规定在以7月i日零时为准开始的15天以内。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与第三次人口普查的间隔是8年,目前规定以后人口普查每隔10年进行一次。

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国光配备普查员就有521.1万名,实际经费27亿元左右。通过质量抽样检查,发现净差率为0.6 ‰,证实达到国际水平。

2.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就是在研究现象的总体中.选取其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所谓重点单位,就是在总体中虽然所占数目不多,但这些单位的被研究的标志总量在总体的标志总量中却占有很大比重。重点调查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以较小的时间和力量,比全面调查更加及时地掌握基本情况。

一般说来,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部分重点单位又能够比较集中地反映被研究总体情况时,采用重点调查比较合适。但是,由于重点单位与一般单位差别很大,所以重点调查的结果不能用来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

3.典型调查。

典型调查就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初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单位,做周密细致的调查。搞好典型调查的关键是选好典型单位。如果调查单位差异较小,应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如果单位差异较大.应采取“划类选典”的方法。

典型调查具有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省时省力、方法多样灵活、重点深入等特点。满足一定条件,典型调查的结果可以用来推断总体的指标数值。

4.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在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组织方式,它属于非全面调查的范畴。抽样调查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然后用所得到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抽样调查虽非全面调查,其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全面情况的统计资料。

由于大数规律,抽样调查在很多场合可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抽样调查数据之所以能用来代表和推算总体,是因为抽样调查本身具有其它非全面调查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是:

(1)调查样本是按随机的原则抽取的,在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被抽取的机会均等,因此,能够保证被抽中的单位在总体中的均匀分布,不致出现倾向性误差。

(2)是以抽取的全部样本单位作为一个“代表团”,用整个“代表团”来代表总体。而不是用随意挑选的个别单位代表总体。

(3)所抽选的样本单位的数量,是根据调查误差的要求经过科学的计算确定的,所调查的样本单位在数量上有可靠保证。

(4)抽样调查的误差,是在调查前就可以根据调查样本单位的数量和总体中各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进行计算,并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故调查结果的准确程度较高。

抽样调查的最大优点是省时、省力和节省经费。此外,由于抽样调查的范围较小,调查工作可能做得更加深入细致。错误发生的机会减少,资料的可信程度提高,这也是抽样调查的一个优点。

实际上,即使进行普查,也少不了要用抽样调查作为辅助方法,以检验和修正普查资料。

抽样按其具体组织形式可分为两大类: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原则的抽样叫随机抽样,否则是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有以下几种:

1)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首先,它对总体中所有单位不进行分组只进行编号;然后为组成样本,它赋予总体中每一个单位以相同的被抽中的机会。简单随机抽样是其它抽样方法的基础,通常只是在总体单位之间差异程度较小和数目较少时,才采用这种方法。

在总体中,按随机原则产生样本的方法很多,如抓阄、抽签,现在一般是利用随机数表(见附表1)。随机数表是计算机根据概率原理打出来的,毫无偏见。使用时,从任何一行开始向任何方向展开都可以,其间不要人为地选择和跳跃,直至数够样本数为止。

例如,要从2604名学生中抽查l00人测量他们的身高,须先给这些学生编号,从1到2604号,同时确定在随机数表上使用四位数。然后随机投针,比如说针尖落在第11横行第9竖列的“8”上,则可以从“8”开始按横行向右方或按竖列向下方连接数字。如果按阅读习惯向右方连接数字,则第一个数字为8607,第二个数字是2210,第三个数字是9405.第四个数字是5860……。

如此下去,凡是像这些超过2604的四位数舍去;凡是像2210这些比2604小的四位数保留下来,往下是…,这些编号的学生即为样本单位。到抽满i00个为止。

简单随机抽样按对抽取单位是否回置,可分为回置抽样和不回置抽样。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单位,登记后又放回总体中去,然后再抽下一个单位。回置抽样可以保证每一个总体单位有相同被抽到的机会。

不回置抽样由于被抽中的单位不回置,总体单位被抽到的机会逐渐有些增加。不回置抽样操作起来比较方便,故在总体容量很大时多用不回置抽样,且其结果与回置抽样的结果差别很小。上述利用随机数表的情况就是如此。

由于这个原因,在样本大小只占总体的一个很小比例时,常把不回置抽样的结果当作回置抽样的结果来看待。但如果总体容量较小,就要另当别论了。

2)等距抽样,也叫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或次序排列成为图形或一览表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排队),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在等距抽样中,每个总体单位被抽到的机会并不相等,尤其要受第一次抽取结果的影响。

因而,其随机程度没有简单随机抽样的随机程度高。但等距抽样抽取的样本一般少于纯随机抽样,故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等距抽样是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多的方法,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支等调查,都采用这种方式。

3)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就是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或层,然后在类型或层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特点是:

由于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如果总体各单位的性质差别比较大,则分层抽样可以保证样本更有效地反映总体情况。如果所获得的资料已是分组资料,则采用分层抽样更合适。

分层抽样实质上就是将抽样原理与分组方法(参见第三章)结合运用,所以在花费同样费用的情况下,可得到比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更好的结果。

在分层抽样中,最常用的是分层定比抽样,即按各层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例分配抽样单位数。例如要研究某城市10000市民对休闲消费的看法,根据经验估计文化水平与性别对此有较大影响,因而先以文化水平与性别两标志将10000人分组;假定所需样本容量为400,再以0.04为比例分配各组抽样单位数(见表2.1)。

统计学习题第二章社会统计的搜集

第二章社会统计资料的搜集。第一节调查的方法及种类。原始资料与次级资料 静态资料与动态资料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问询法与观察法 报告法与实验法 文献法。第二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 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第三节概念的操作化与测量。抽象定义和操作...

第二章统计的搜集与整理习题

一 填空 1.统计数据收集是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统计资料的过程。答案 调查方法,收集。2.搜集统计数据的方法有 1 直接观察法,234答案 报告法,采访法,登记法。3.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组织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统计报表制度。4...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1.1 简单随机抽样。1.下列调查中,属于简单随机抽样的是 a.2014年仁川亚运会志愿者的体检。b.袋装牛奶合格率调查。c.日本首相 晋三的支持率调查。d.汽车车站行李安检。2.为调查参加运动会的10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