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大气环境规划

发布 2019-07-25 10:35:20 阅读 6173

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之一,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直接影响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而且关系到城市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为了协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大气环境规划是行之有效的手段。第一节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一、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大气环境规划就是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

大气环境系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统组成部分的功能。在大气环境规划时,应首先对大气环境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其次对规划期内的主要资源进行需求分析,重点分析城市能流过程,从能源的输人、输送、转换、分配和使用各个环节中,找出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和控制污染的主要途径,从而为确定和实现大气环境目标提供可靠保证。大气环境规划主要内容可概括如下(图6一1)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一)大气环境系统。

构成大气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可以概括为大气环境过程子系统、大气污染物排放子系统、大。

气污染控制子系统及城市生态子系统,如图6一2所示。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

大气环境规划总体上划分为两类,即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这两类规划。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气环境规划的全过程。第二节大气环境规划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大气环境规划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大气环境评价、大气环境污染**、大气环。

境目标确定及大气环境功能区的划分等。这些内容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大气环境评价和**(一)大气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是一个环境系统工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区。

域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及数据分析和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评价。下面就污染源调查、评价和大气环境现状评价两方面简要说明。

1.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

污染源调查的目的是弄清区域本地污染的**。根据区域内污染源的类型、性质、排放量、排放特征及相对位置和当地的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分析和估计它们对该区域的影响程度,并通过污染源的评价,确定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2.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是弄清大气污染物**、性质、数量和分布的重要手段。(二)大气环境污染**。

在进行大气污染**时,首先应确定主要大气污染物,以及影响排污量增长的主要因素;然。

后**排污量增长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这就需要确定描述环境质量的指标体系,并建立或选择能够表达这种关系的数学模型。大气污染**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污染物排放量(源强)**,二是大气环境质量变化**。二、大气环境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一)大气环境规划目标。

大气环境规划目标主要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和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1.大气环境质量目标。

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是基本目标,依不同的地域和功能区而不同,是由一系列表征环境质量。

的指标来体现。

2.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

大气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目标是为了达到质量目标而规定的便于实施和管理的目标,其实质。

是以大气环境功能区环境容量为基础的目标,将污染物控制在功能区环境容量的限度内,其余的部分作为削减目标或削减量。

二)大气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根据一些基本要求和大气环境的基本特征,可以提出一般的大气环境规划指标体系。1.大气环境规划指标。

我国的大气环境规划指标应分为气象气候指标、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指标、

大气环境规划属于综合性的环境规划,因此指标涉及面广,内容比较复杂。为了编制环境规。

划,期望从众多的统计和监测指标中科学地选取出大气环境规划指标,要进行指标筛选。一般指标筛选方法主要有: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平分法和矩阵相关分析法等。

城市环境建设指标及城市社会经济指标等。2.筛选大气环境规划指标的方法。

三、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

正确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是研究和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大气环。

境总量控制的基础前提。大气环境功能区是因其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环境保护提出不同要求的地区,功能区数目不限,但应由当地人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城乡总体规划划分为。

一、二、三类大气环境功能区。第三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大气总量控制是通过控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分配到。

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实行浓度控制和p值控制已不能阻止污染源密集区域的形成,也不能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和城市现有大气污染特征,提出在我国城市推行区域大气总量控制法。

一、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边界的确定。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以下简称总量控制区)是当地人民**根据城镇规划、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求而决定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的区域。总量控制区以外的区域称为非总量控制区,例如,广大农村以及工业化水平低的边远荒僻地区。但对大面积酸雨危害地区应尽量设置so2和no二排放总量控制区。

二、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方法a-p值法计算控制区域允许排放总量1. a值法。

a值法属于地区系数法,只要给出控制区总面积及各功能分区的面积,再根据当地总量控制系数a值就能计算出该面积上的总允许排放量。a值法是以地面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值,使用简便的箱模式而实现的具有宏观意义的总量控制;是对以往实行的p值法的修改。2.

a-p值法。

在a值法中只规定了各区域总允许排放量而无法确定每个源的允许排放量。而p值法则可以对固定的某个烟筒控制其排放总量,但无法对区域内烟筒个数加以限制,即无法限制区域排放总量。若将二者结合起来,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所谓的a-p值法是指用a值法计算控制区域中允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值法分配到每个污染源的一种方法。

二、总量负荷分配原则。

如何将允许排放总量分配给每个污染源,是总量控制方法中的技术核心。概括国内外一。

些作法,这种分配原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按燃料或原料用量的分配方式。

这种分配方式,就是将计算得到的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按各污染源或工厂(烟源群)使用的燃料和原料用量进行分配,从而控制全区大气污染的方法。(二)一律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

这种分配原则,通常是在使用大气扩散模式法模拟计算允许排放总量过程中使用的,它是通过对所有源排放量都进行削减,来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从而确定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并且同时完成总量负荷分配到源的方式。这种分配原则有如下三种:1.等比例削减的分配原则值分配原则。

3.按贡献率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三)优化规划分配原则1.源强优化规划分配原则。

这种分配原则适用于多源模式,在控制区达到环境目标值的约束条件下,使污染源排放量的削减量总和或削减率总和为最小,从而求出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的最佳分配原则。2.最小治理费用的分配原则。

这个分配原则也是用于多源模式。在控制区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约束条件下,使污染治理费用投资总和为最小,来求解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的最佳分配原则。

第六章随机规划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随机规划所研究的对象是含有随机因素的数学规划问题。例如,我们熟悉的线性规划问题。如果其中的,的元素中部分的或全部的是随机变量,则称其为随机线性规划问题。在数学规划中引入随机性是很自然的事情。在模型中的,的元素常常代表 成本 需求量 资源数量 经济指标等参数。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

第六章居住规划作业答案

第六章居住规划。1 吴先生看上一户100平方米的房屋,屋主可租可售,租金每月3000元,押金3个月,买的话总价80万元,可办理银行按揭50万元,利率6 贷款,首付款30万,假设存款利率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租屋与购屋的年成本是多少?购房年成本 首付款 存款利率 贷款余额 贷款利率 年维修及税收费用...

第六章居住规划作业答案

第六章居住规划。1 吴先生看上一户100平方米的房屋,屋主可租可售,租金每月3000元,押金3个月,买的话总价80万元,可办理银行按揭50万元,利率6 贷款,首付款30万,假设存款利率3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租屋与购屋的年成本是多少?购房年成本 首付款 存款利率 贷款余额 贷款利率 年维修及税收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