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布 2019-08-22 09:19:00 阅读 5979

绩效是指过程的输出结果和从产品、服务中获得的结果,它一般是指员工或部门的行为状态及行为结果。绩效管理是通过将员工个人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并挖掘员工潜力,提高员工业绩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绩效管理不仅针对员工以往的业绩进行考核,还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与分解、绩效跟踪、考核与反馈、指导辅助、绩效改善计划制定等环节。

绩效管理包括战略目的、管理目的和改进目的的三个方面的目的。一个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首先要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制定各职能部门或团队、员工的目标,成为分解压力、落实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绩效管理系统应贯穿目标分解、沟通、指导、辅导、考核、激励、等多种管理措施,使企业管理更加有效。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客户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现在企业间的竞争是核心能力的竞争。

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学习借鉴国内外绩优企业的管理经验,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理念与技能,向内部管理要效益,通过管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组织绩效管理。以评价当前工作业绩为重点,兼顾未来绩效改进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绩效管理既是人力资源的一个核心问题,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

因此,正确分析和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和寻求有效的绩效管理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分析、绩效沟通与改进的系统管理活动,它不仅强调达成绩效的结果,更强调通过计划、分析、评价、反馈等环节实现结果的过程。绩效管理所涉及的不仅是员工个人绩效的问题,还包括组织绩效的计划、考核、分析与改进等。

目前,有不少员工认为“考核的作用在于提供奖金分配的依据”,这些员工中也有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种认识直接导致“绩效考核成了薪酬制度的补充”,企业为了“薪酬”而不是“绩效”进行绩效管理,从而使绩效管理误入歧途。事实上,绩效管理绝不是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配套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它本身具有其他管理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一种引导员工行为,改进员工绩效的管理手段。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了解和检验员工绩效及组织绩效,及时进行结果反馈,最终实现员工绩效和企业整体绩效的共同提升。此外,有些企业长期以来执行“扣奖”制度,只要不违反各项纪律或规定,员工就可按其所在岗位拿到相应奖金。

长此以往,员工就有了“考核是对员工错误行为的惩罚”的认识,这样的考核形同虚设,奖金额度不能体现绩效贡献的多少。绩效考核就是要打破这种隐性的“平均主义”,绩效优者多得,绩效劣者少得甚至不得。

一方面,由于体系本身监督机制的缺失,缺乏专业素养的考核者难免会将非绩效因素掺杂在考核之中,损害考核的权威与公正,影响员工满意度。另一方面,考核结果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必然对考核结果形成的各个环节都格外关注,但监督机制的缺失,使考核操作过程无法公开化、透明化,员工难免会捕风捉影,产生无端猜疑,使得考核者在承担繁重工作的同时还承担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企业整体绩效的提升依赖于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但由于部门间差别较大、可比性差,在构建绩效考核体系时,往往将考评的重点局限于个人,将针对部门或作业小组的考评活动忽视。长此以往,势必使员工养成“个人英雄主义”思想,忽视对团队与部门绩效的责任感,最终削弱整个部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当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产生冲突时,是先保组织目标还是先保个人目标,员工很难做出正确选择。

这样不仅增加了部门内、部门间的矛盾,而且也与现代管理所提倡的团队协调发展与配合的趋势不符。

企业传统的绩效考核大多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由评价委员按照评分标准对员工进行打分并综合排序,从而最终确定员工的绩效等级。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考核指标与企业发展战略完全脱节,考核指标的设计难以体现企业发展要求。同时,由于个别绩效指标难以区分绩效优劣层次,评价者极易在衡量员工绩效表现的过程中产生从众心理或者不自觉地夹杂其他因素,从而影响绩效考核的公信力。

在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时代,绩效管理已成为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战略实施过程进行测评与监控的最重要因素。为此,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必须以战略为导向,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

对人力资源的绩效实施科学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和开发工具,成为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企业实现制度性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显著的支持作用。但是,在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却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严重地妨碍和削弱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应起的作用。根据调查所得,有约50%的员工认为,企业所谓的正规的绩效考核是无效的。

追根溯源,往往是由于企业在设计、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时出现了各种问题所致。

1)缺乏对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绩效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战略目标的分解与传递、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评估、员工的激励等多个环节所组成的一个循环不断的过程。把“绩效管理”简单地理解为“绩效评估”,这一现象在我国企业较为普遍。这些企业将绩效管理简化为对一张或几张评估**的年初设计、年终的填报和认定工作,而进一步的绩效分析、绩效反馈与沟通、改进与提高等环节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开展。

事实上绩效评估仅仅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工作做好了并不等于整个系统的各项工作都完成了。

2)绩效评估的目的误以为只用于利益分配。

传统的人事管理系统,绩效评估是根据过去的表现来进行个人的评价和奖励的。它是一种“立足现在看过去”的考核方法。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绩效评估只是作为年终奖金发放或工资调整的工具。

其实这是对绩效评估作用的片面理解,使人们将绩效评估简单地与利益分配联系起来,甚至诱发矛盾冲突。而且,由于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利益分配上,从而忽视了绩效评估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绩效的改进和提高的真谛,导致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无法实现。企业的绩效评估体系应该是“立足现在看将来”。

绩效评估结果的最重要的用途,是员工或部门拿它同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比较,找出差距,进一步改进工作,不断提升绩效。

3)误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

不管从“绩效管理的目的”,还是从“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或者从“绩效管理所起的作用”角度来看,我国企业关于绩效管理的定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据调查:绩效管理的目的,75%的企业认为是“薪酬与绩效结合”,29%的企业认为是“确定员工的绩效目标”,20%的企业认为是“改变企业的组织文化”;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59%的企业中层管理者参与制定,17%的企业一般员工参与制定,11%的企业大部分员工未参与;绩效管理的作用,61%的企业认为能够传递公司战略,34%的企业认为能够推动员工工作业绩的提升,21%的企业作为奖金发放的依据。

目前,还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绩效管理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而并非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的事。事实上,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多个部门、各级人员的通力协作。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中所能完成的任务是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有效地分解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负责制定考核原则、方针和政策,组织和协调各部门的考核工作,员工是企业目标的最终完成者。

员工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的程度才是绩效管理工作成败的关健。

管理理的对象是人力资源,尤其是知识型人力资源,它作为企业乃至社会长足发展的主要资源,有着不同于财力、技术、物资、地域等资源的特点。因为人具有思想、感情,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能够能动地帮助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由于对人力资源特点的忽视,很多企业都有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遇到成为限制企业绩效管理达到预期目的及员工个人目标实现的瓶颈。

在组织中,员工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员工渴望与组织建立起一种心理信赖关系,将组织看作发展自我才能的舞台,以便更加有效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往往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同时,并没有考虑到员工的技能、行为和态度是否能支持组织战略规划的实现;在不完全顾忌员工个体的兴趣、能力的基础上,借助绩效管理提供的信息给予员工相应的指导,并为员工量身打造开发和培训方案。这一管理过程对雇佣关系中的各位主体来说,都不具有为其提供双赢的建设性意义。

组织还未意识到要从更具有献身精神和忠诚感的员工所带来的绩效中获利,员工则能从工作内容更为丰富、更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中获得工作满足感。在实践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又缺乏沟通、引导,缺乏让员工参与其发展计划商讨、制定的机会,员工在企业中很难找到一条满意的职业发展道路,不愿意主动地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情感融入到企业发展中来,不愿意主动地奉献全部智慧以推动组织的发展与成功。

5)绩效管理缺乏持续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不高。

调查数据表明中小企业中绩效管理满意度并不理想:绩效计划的制定,45%的企业认为满意,33%的企业认为不满意,22%的企业认为非常不满意;绩效考核过程,49%的企业认为满意,28%的企业认为不满意,23%的企业认为非常不满意;绩效考核方法,47%的企业认为满意,29%的企业认为不满意,24%的企业认为非常不满意;绩效结果运用,39%的企业认为满意,32%的企业认为不满意,29%的企业认为非常不满意;绩效辅导与反馈,41%的企业认为满意,31%的企业认为不满意,28% 的企业认为非常不满意。

6)管理过程中,忽视了一线经理与员工的持续沟通。

在工作中,一线经理是与员工直接接触的,对他们的工作情况应该是最为了解的,可是,在调查中我们却发现,一线经理对员工的工作情况不甚了解。

7)缺乏及时的反馈机制。

绩效考核结束了,绩效管理就结束了,大多数企业的绩效管理过程只进行到绩效考核即告一段落,各式各样的**在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填写完成后被束之高阁。

四、我国企业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对策。

1)强调绩效管理的“绩效提升功能”

绩效管理体系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部为业务部门开发的,以帮助业务部门和员工提高绩效水平的管理工具,各级管理人员与员工应该积极地参与到绩效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去。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对绩效管理高度重视,不能简单地把绩效管理视为人力资源部的一项常规工作,而应该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考虑如何借助绩效管理来提升整个企业的绩效水平,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加强培训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

我国企业的绩效管理会出现前面所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各级人员的观念、技能与技巧跟不上。企业必须加大对绩效管理的培训力度。培训的对象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中层管理人员,甚至普通员工。

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技能、工具和方法。只有向各级人员都提供绩效管理方面的培训,绩效管理体系才有可能顺利实施。通过培训,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增强员工的自觉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企业各个层面的人员都能够积极参与到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到绩效评估等各个环节。

并通过参与来提升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深化整个企业的绩效意识。

3)确保绩效管理循环的有效运行。

绩效评估只是绩效管理系统中一个环节。为确保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必须认真对待绩效评估后的绩效反馈与绩效奖励环节,这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将为本轮绩效管理循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并为进入下一个绩效管理循环做好铺垫。绩效管理并不是以得出绩效评估结果为主要目的,而应将通过每位员工工作绩效的改进来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作为最高目标。

因此,绩效评估后必须认真安排、精心组织好绩效反馈与沟通工作。这样既可以使员工了解自己的绩效状况,包括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可将企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传递给每位员工,使他们更加明确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从而为企业总体绩效的提升而努力。

企业计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第 卷第 期。企业技术开发。年 月。企业计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杨明利。贵航股份华阳电器公司,贵州贵阳 摘要 当前,我国企业计划管理中存在一些理念上的误区,往往更加重视短期行为 生产性计划以及计划的编制。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计划 经营性计划和计划的管理控制,没有充分体现计划 标的指导功能。针对这些问题...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班级管理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刘丰。湖北省 市人民小学湖北 摘要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当前,随着独 女的。增多,常规管理问题中突出表现为学生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正日益成为令学校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的问题。关键词 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孙玲。卷宗 2018年第04期。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高校档案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实施办法。关键词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多数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规模相当,类别相近的院校并建而成,由于原各校建立的时间或早或晚,隶属关系不一,各自的办学宗旨及基本职能有所差异,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