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观后感

发布 2020-05-04 20:59:17 阅读 7727

难以抗拒的权威。

观《浪潮》有感。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在不断谴责曾经的**者,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之流常被用来抨击独断专权、缺乏民主。我们也曾怀疑在如此高压的恐怖统治下,为何还有那么多追随者,他们忠诚与否暂且不提,但至少他们对上层即使是丧尽天良的决策也照做不误。在人心的最深处,是否真的存在着对权威无法抗拒的服从感呢?

根据真实事例改编的德国影片《浪潮》正是反映着这样的心理。富有才华而又精力充沛的的体育老师赖纳文格尔在无奈之下接受了“**政治”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在同学们表示不屑和根本不信纳粹德国会在现实社会重现的情势下,他心血来潮地想成立一个组织,让同学们感受真正的**政治。就这样,“浪潮”成立了,标志、服装、问候手势很快落实,他还强制要求尊称自己“文格尔先生“。

逐渐狂热的学生一夜之间将组织标志遍布大街小巷,甚至不顾生命危险买枪扬言保护领袖;同学之间逐渐有了帮派之分,理性的学生被排斥被报复,甚至在比赛时打作一团。学生的多次提醒,妻子的严厉警告,文格尔终于从权力欲被满足中清醒,他要结束这场闹剧,却没料到一名深陷其中的狂热分子居然无法承受,枪害同学后饮弹自杀。事情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无法挽回的闹剧。

说到底,“浪潮”所体现的就是”强权下的服从性“,在这一组织中,赖纳文格尔自然居于领袖的地位。在活动开始,同学们只是单纯地怀着好奇心理参与其中,毕竟在民主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没有人会真的想重现**。然而随着活动进行,大部分同学开始真的融入其中,逐渐忘记了曾经崇尚的民主并甘心拥护他们**的领袖。

这说明他们潜意识中对权威的顺从感被唤醒,那么这是否是反映了人类的共性呢?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就是最好的证明。实验中,原本善良的参与者扮演“老师”,会在实验人员的鼓动下顺从命令违背道德,在想象中的“学生”答错问题后不断提高电击功率,甚至在结束后感觉“很高兴”参加这次实验,与实验人员的预期大不相同。

浪潮观后感

浪潮观后感 1 谁能想象,让一个无 主义者和一群自由散漫的小青年转变成一个集权主义者和一群纳粹分子只需要五天时间?德国电影 浪潮 以一周 政治 课为背景,向人们展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整个影片似乎都是围绕集权主义展开的,但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或许集权主义就是一切决策都是掌控的一种权力集中的形式吧...

浪潮观后感

在一个现代文明下的民主社会中创建一个如同法西斯般集 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需要多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需要多久?答案是 7天。是的,你没有听错。浪潮 这部没有任何厉鬼魔怪的 惊悚片 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影片中,惟一的神秘之物就是人。浪潮 根据这...

观后感《夺冠》观后感 观后感

观后感 夺冠 观后感 观后感范文。提起 女排精神 就如郎平的教练所说 坚持就是胜利。女排精神 是一种力量,一种不服输的信念,一种默默付出顽强到底的精神,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我们要学习他们坚定不屈的信念,郎平进了国家队后,教练不允许他摸球,让他举起一百斤的杠铃,他成天成夜的练习,他的 战友 也鼓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