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的世界观后感美学角度

发布 2020-05-14 12:18:57 阅读 5451

镜头里的“世界”与世界里的“镜头”

从美学角度看《楚门的世界》

有这样一段话来评述一部电影,不知你是否听过:

一则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

一部颠覆人们世界观电影。

对惟利是图、践踏人权的社会现象的强烈讽刺。

激励人心、发人省思的黑色喜剧。

以讽刺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被**渗透了的世界。

有力地批判了“**万能”的价值观,用类似“乌托邦”的虚拟的完美世界寓意着“笼中鸟”式的生存悲哀。

它就是在上个世纪末的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1998),该电影用艺术的夸张手法影**当代人真实的生存状况。电影中,楚门是一个被全球观众关注的真人秀节目的主角儿,他生活在一个由节目制作组“创造”出来的世界中,当他终于发现了真相时,他不顾一切地逃离美丽的“桃源村”。在这部24小时不间断且实况播出的电视影集,主角楚门从呱呱落地开始的三十几年生活,他居住的理想小镇-桃源岛是个超大的摄影棚,而他的亲朋好友和他每天碰到的人全都是职业演员。

他生命中的一举一动,分分秒秒都曝露在隐藏在各处的5000多架摄影机镜头前,这个摄影棚中唯一不知道有摄影机存在的人就是楚门。

我猜想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构思。影片的主人公楚门是一个在小镇生活着的年轻人,有一份还算轻松的工作,看起来和普通人无异,而他却不知道从他出身起他就被电视制作公司作为肥皂剧《楚门的世界》的主演,从他出身起到现在的几十年里他都被无数的镜头包围着,并且他的一生也是被安排好的。他周围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都是演员,他生活的小镇也是由一个巨大的影棚。

所有所有的一切,只有自己是真实的。然而这些楚门一无所知,直到有一天一个女演员爱上了他,在剧中打破剧情告诉了他真相,这时楚门才意识到身边的一切都是计划好的,于是他开始了反抗。最终尽管肥皂剧导演百般劝说,楚门仍毅然离开了这一世界,走向了远方的自由之路。

电影尽管情节上有些荒诞,但其所引发的人生思考却是耐人寻味。随着电影的进行,观影者都会情不自禁的将自己想象成楚门,原因一是自己与楚门都是人类中的一员,在个体上是接近的;二是现实中的自己很难面临这样的情况,将自己化身楚门而达到一种全新的体验,这也正是一种内模仿。当最后楚门面临抉择的时候,我想此时的楚门,已经不只是一个人了,所有的人或许也在做这样的一选择。

社会是多彩的,同时也是冷酷的,是多元化的世界;而回到剧本中的世界,却是平稳有序的,只是少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我相信,每个人的选择可能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有着各自的生活体验,有人满足于现状,同样也有人对现实失望。这也就是在审美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一是外在的美 ,二是内在的美。

外在的美的现象是直接诉诸感官的,是可以被看到和被听到的。这部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真实、讽刺。金凯瑞,活灵活现地将一个男人的成长,无论是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能被人发现的小细节都陈列在了观众们面前。

当然,这观众包括我、也包括电影。

里的那些个“我”。一个男人历经多少冷清、惆怅、快乐、疯狂、欲望的生长与消散、理想的破灭与重生,这一切我们全看到了,而你、金凯瑞,却浑然不觉。不得不说这个电影的巧妙吸引人之处,也是在它满足了我们想了解另一个人的好。

奇,很多时候,我们想知道,另一个人是否真实的也是做我们平时不常表现出来的事情。

媒介所能做到的,就是将我们感受过却已经消失的美好重新回味,因此有了楚门的学习走路、入学、恋爱、成家、工作,看到这时的他,我们会心地一笑,他的这种神情分明是我们脸上曾经一闪即逝的啊。

电影编的如此巧妙:楚门从小对航海极其感兴趣,但却是外面的上帝最害怕他有的,因此可以制造了灾难,让楚门失去了父亲,从此惧怕水。看到这里,电影里面的观众为楚门捏了把汗,殊不知,电影外的我,也为楚门和那些观众捏了把汗。

电影里面另一个爆点,就是楚门对罗兰的爱,罗兰借口去东南亚并没有挡住楚门执着寻找爱情,他用杂志上美女的**拼凑出心目中女神的模样,作为一名普通的女生,自然对这执着唏嘘不已。以上种种因为这部电影产生的情绪,不论是对过去的回忆,对爱情执着的感动,都是美的另一种呈现。我所给予美的解释,都仅仅是建立在本人观点上的,每人各有不同,但同样具有价值。

内在的美当然也通过外在的美表现出来,是间接的,是心灵的。当男主角绝望地问出那句:“who am i ?”的时候,电影中楚门的“上帝”克里斯多夫的嘴脸瞬间变得丑陋了起来。

但是,却又让人们深深感到无奈,我们不仅将自己带入到了这个角色当中,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我们生活的一切,是否也是被人安排好的,这所有我们遇到的不可思议、巧合、命运是否是设定的?这个问题正如“缸中的大脑”这个假设,我们无法回答,也不敢再去回答。

在楚门历经了人造的风暴、雷电、巨浪的考验后,承载着他走向真相的船,无情地撞破了那个蓝得刺眼的美丽但却虚假的天空。在那一刹那,我的心却咯噔了一下,那追逐自由的时刻,似乎才是最简单、最能让人会心微笑的,那时的楚门明白自己的所求,向着内心认为正确的方向行进着。但当船触到了“海天交接”的地方,他心目中的“自由”是否从此刻起,便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自由”了。

当楚门最终踏出了那个世界的大门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是否表示,我们已经有些相信了自己与楚门这个角色的共通之处,是否楚门的身上背负了我们自己的希望,渴望真正的自由,尽管我们根本就不确定这个自由究竟存不存在,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当他真的走出来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和他原来的世界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恐怕只有他才能品味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楚门”。从出生,到成长,到死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从来都是局限的,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像万能的上帝那样,可以对这个世界了然于胸。我们不得不借助于各种载体来超脱我们的肉体樊篱。

于是,大众**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成为了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形式决定内容,尼尔?波兹曼早在多年以前就告诫人们,不同的媒介将产生不同的社会话语与认识论。

艺术**于生活,又往往高于生活。这是一部对现代人的生存处境进行反思的作品,反思了**的介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是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警告。我们在充分享受媒介带来的好处时也应思考随之而来的种种后果,究竟人类正在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又应该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现今我们的生活脱离不了**这个媒介,我们很多生活上的资讯,都是**告诉我们的,但在这个**世代,我们能分辨这些资讯的真伪吗? 在**世界哩,什么是真实呢? 《楚门的世界》中大众**通过营造媒介现实塑造受众,用“娱乐”迷惑受众,使得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大众**。

透过《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反思现代人的传媒化生存状况,被发达的大众**包围的受众们已渐渐成为了新的“楚门”。

博尔赫斯在他的一首诗《镜子》中写到:“做梦是奇怪的,照镜子同样奇怪;?那里面,普通的陈旧的日常生活节目,?

会包含着反影所精心制造的?一个虚幻而深刻的世界。”电视就是这样一面镜子。

今天,我们都是通过大众传媒来认识世界,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给我们什么我们就接受什么。我们看到的是被大众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影片中的节目制作人基斯督向观众解释为什么楚门到现在都一直没有发现自己在被拍摄时说“因为我们都接受现实”。

是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都接受现实,习惯于通过传媒接受信息,了解世界,于是我们都接受传媒提供的这个媒介现实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客观现实。鲍德里亚说:

“影像不再能让人想象现实,因为它就是现实,影像也不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其虚拟的实在。”生活在这样一个媒介现实之中,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世界,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所以想要真正去认识这个世界是徒劳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使虚拟世界向真实世界逼近?

生活在这个时代,看2023年的《楚门的世界》,感慨良多。十二年过去了,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现代化,传媒的介入也越来越广泛,人们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不可避免地与传媒接触,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传媒的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如尼葛洛?

庞帝所说是数字化的,但同时也是传媒化的。在这样一个由比特构成的信息世界中,我们传统的价值体系、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渐渐发生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前进,但是在大步向前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慢下来,回头看看我们有没有把什么重要的东西落下了。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楚门的世界 the trueman show 观后感。楚门的世界?那是怎么样的世界?其实,是一个连自己都不知道的世界 是一个让人感到模糊的世界。基斯督自认为给了楚门一个美满的生活,一个安全的世界,把楚门视作明星,可事实上,楚门只是一个囚徒。一旦一个人失去了自由,周围所有的事情都是预先安排好了的,包括...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电影 楚门的世界 是个虚构的故事,楚门是那个故事的主人公,他是一具电视长剧的主角,却疑惑自己的演员身份。电视剧的导演是个超级天才,他让楚门从刚出生起就在他的镜头前长大,竟让他蒙在鼓里近30年,在这么多年的时刻里,那个电视直播节目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从别间断。那个天才导演创造了整个 楚门的世界 他派...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

第一篇 时常会思考自己的生存方式,即便我不是个很好的思考者。我很希望自己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可大人总对我说 不行!他们总希望我的写字桌能一尘不染,我的书要摆放整齐,被子要折好放在枕头边上,吃饭手不能放在桌子下。他们要我放假的时间只能固定在写字桌前做无尽的作业看无尽的习题。他们要我远离 远离 远离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