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殊句式 一

发布 2021-04-21 13:21:28 阅读 6261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一)

判断句】课文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高考例题(10江苏卷)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09天津卷)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09江西卷)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09湖南卷)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

08上海卷)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

06福建卷)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被动句】课文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高考例题(10山东卷)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

08浙江卷)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08安徽卷)罪细且不容,巨猾乃置不问,陛下不出伯献,臣不敢奉诏。

06浙江卷)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05福建卷)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

05广东卷)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倒装句】课文例句: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具告以事。(《鸿门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阻碍)者(《逍遥游》)高考例题(10年全国卷ⅰ)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10年北京卷)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人名)之远者乎。

10年江苏卷)卒之夕,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10天津卷)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10辽宁卷)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

10上海卷)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10四川卷)其羞辱甚于**坐臧,慎毋然!

09年上海卷)里人疾周者,人其姓名,遂被摄。

09湖南卷)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09四川卷)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09浙江卷)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08天津卷)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08江苏卷)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省略句】课文例句: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高考例题(10广东卷)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10浙江卷)吾为德请,财何为也?。

09上海卷)比还,谒周舍,再拜引咎。

高考文言特殊句式跟踪训练

1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惟弈秋之为听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良人未之知也甚矣,汝之不惠。故燕王欲结于君牛何之。乐夫天命复奚疑王尝语庄子以好乐。ab cd 2 从句式角度看,和 夫晋,何厌之有 相同的一组是 申之以孝悌之义是寡人之过也 唯君图之微斯人,吾谁与归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自书...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

四 主谓倒装句。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如 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 足鸡豚 是 鸡豚足 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 鸡 猪丰足 2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全句是 汝之不惠甚矣 位于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 你...

高考语法专项复习特殊句式教案

2016年高考语法专项复习。特殊句式教案。主谓一致的考查要点。1 就近一致原则。1 由or,notonly.butalso.neither.nor.either.or.whether.or.not.but.等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主语时,通常根据就近一致原则,谓语动词要与离它最近的主语在数上保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