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意义

发布 2021-05-31 19:35:28 阅读 4564

经济结构是三大产业、国民经济各地区和部门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起决定作用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原因:经济结构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和经济稳健增长。1.

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矛盾突出:投资(生产效率)与消费(居民收入)的不协调;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环境成本高;经济增长内动力不足,加大结构调整难度;严峻的内外环境使不确定因素增多。地区间发展差异化影响民族团结共荣和社会稳定和谐,需要加紧调整地区经济结构协调发展;3.

全球经济发展交流频繁,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融入国际环境迫在眉睫。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紧跟国际经济结构趋势,加强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

怎样:做好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国家为主导合理进行宏观调控。

具体为:1.优化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结构。

加强第一产业基础地位,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模式,以科技提高整体效益。发挥区域优势,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转移,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和改善第二产业,改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鼓励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走环境友好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第三产业优势,完善其组织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文化输出。

2.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遵循社会化生产规律寻求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3.协调处理区域和城乡经济。

利用中西部地区和内陆沿海地区间的资源优势互补,加强地区间交流合作。实现区域和城乡经济和谐发展。4调整优化市场经济结构。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秩序,合理运用宏观调控,健全法制体系和民主制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品结构和创新。5.实行经济战略转型,协调发展“三大马车”关系。

将以投资为重心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出口与投资协调发展;将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的原有经济模式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吸引外资,促进消费;将靠物质消耗的落后发展模式向以科技进步和劳动素质提高及创新发展模式转变。

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模式已取得巨大成就,现阶段对经济调整的目标是“稳中求进”:为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战略转型,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结构调整营造有利发展环境;在保障国民经济结构稳定发展前提下,敢于突破传统结构束缚,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上取得创新;以发展生态经济和环境友好为目标,协调传统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寻求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之路;关注民生、小微企业发展,顺应市场取向,以人为本,实现国富民强双赢之路;注重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协调处理内外需关系,改变原来不平衡**结构,使动力结构平稳持续增长;以发展高新技术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意义:1.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本质上缓解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的问题。

2.实现国民经济稳健增长,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关系。3.

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作者 李角奇。党政干部学刊 2014年第05期。摘要 基于对经济结构的系统性与复杂互动性的思考,利用比较分析法,对辽宁经济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及行业结构,总需求结构 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分配结构及能源结构等重大结构调整的方向 要求与对策建议。关键词 辽宁 经济结构 战略调整...

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维普资讯。王一鸣。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存巩固国内市场的定竞争力的冶金 石化 机械等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对具有。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要通过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促进其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技术开发,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调整产品结构,同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未...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

作者 韩纪江郭熙保。理论探索 2013年第02期。摘要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包括需求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投入结构调整 区域结构调整四个方面。需求结构调整的思路是重视消费但不忽略投资,调减投资率和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是 一稳二强三猛 即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要稳固,第二产业要做大做强,第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