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汇报

发布 2021-11-30 03:33:28 阅读 4485

新课程带来新发展。

小学实施新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慈周寨中心小学现有13个教学班,31名教职工,在校学生624名,其中课改实验班3个,学生147人,参加课改的教师7人。为搞好课改工作,确保实验效果,我们提出“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要求,坚持科研为教育教学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逐步完善我校课程的整体结构,努力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教师素质,推动了学校发展。

二、我校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健全机构,完善管理,切实加强对课程改革的领导。

课程改革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推动器”、“催化剂”。为此,我校花大力气建立健全课程改革运行机制,做到管理科学,制度合理,方法多样。

1、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教导处专门负责课改工作。

2、建立课改激励机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县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通过培训,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能基本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使培训工作为新课程改革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学校还把课改成果作为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职称评定、评先晋级时作为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课改热情,学校课改氛围日益浓厚。

(二)、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校本培训,为课程改革夯实基础。

我校是安阳市校本培训先进单位。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具有个性的一代新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学校本着“教师人人是人才”的理念,积极推进校本培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具体做法:

1、案例讲座式培训:在课程理论的讲座中结合典型案例和实验教师自己撰写的案例,让广大教师与自己的教学进行对照,作出理性的分析,揭示矛盾,发现并解决问题。

一方面提供反面案例,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来“会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使其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有所察觉,在反思中吸收新课程的理念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先进教学经验以及我们教师自己优秀的教学设计、、评价方案等案例,就这些个案是如何积累的,能否上升为经验,其中哪些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在理论上如何解释、如何发展和推广等等,与教师们一同研究、分析、反思、讨论、评价,让他们学会如何从操作层面上来提炼概括成功的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2、观摩研讨式培训:观摩研讨式培训旨在从操作层面上,引导广大教师将静态的文本恢复到鲜活的课堂教学状态,促使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活生生的经验。

我们围绕新课程理念,我们确定了“示范课”、“研究课”,组织了每学期每人一堂公开课活动。教师们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逐步深入地理解新课程理念,提升自我认识水平。大家在评课、议课中,互换角色,质疑问难,就课堂教学中折射出来的问题,如到底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教学最有效、为什么这么教等问题,结合新课程理念,展开讨论,集思广益,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共同提高。

3、参与互动式培训:围绕课程改革涉及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平等的、坦诚的心灵对话与思想碰撞,借助群体反思寻找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教师撰写自修笔记、教学反思笔记,让教师把收获、感悟与困惑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营造对话情景,促成教师反思。

半个学期以来,教师通过培训和课堂教学写出自修笔记及教学反思600余篇。

4、现代远程教育培训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资源,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素养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是中小学教育新的“生长点”,更是课改实验工作的“生长点”。我校的现代远程教育设施配备齐全,学校内部的电脑又组建了局域网,这些给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保障。

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转变,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涌现了一批成熟的课改教师。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变,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成自主、互助、合作的学习,促成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课堂教学大变样,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了学生成长的实际,贴近了社会生活的实际,课堂变得更大、更活、更新。

三、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保证机制。

我们认真分析课程标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如何在教学管理体现这一新的课程理念。我们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

1、改变以往管理细则化的倾向,实施宏观管理。在探索阶段,我们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进行了调整,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各项内容分步过关,循序渐进,给教师创设宽松的实践空间,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热情,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创造者。

2、教学管理模式由行政型向研究型转变。教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发现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监控。同时,及时协助教师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教学过程及时得到优化,实现行政管理人员向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协调者、研究者方向发展。

四、取得的成果。

我校开展新课程实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教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理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我校教师所上的研究课看出,教师们通过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设计、说课、评课等都能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指导,尤其是课堂教学行为有了较大的转变。其次,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教师在课堂中努力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另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改变:

学生们主动参与,合作**,想说会说,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一批优秀教师也随着新课改脱颖而出,今年冬季的乡优质课选拔中,我校共有5名教师获奖。

五、问题与建议

1、与新课程配套的评价方法尚难确定。在刚刚开始的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客观评价课改工作成绩,以及如何区别课改年级以及非课改年级评价问题至今仍是困扰我校的一个问题。

2、整体工作上存在着不平衡现象:非实验年段明显落后于实验年段,部分非实验教师对课改抱有消极应对的态度。

3、面临老龄化的师资将影响课改。

以我校教师统计显示,教师的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近几年小学教育中几乎没有新生力量补充,这些教师的年龄结构严重不合理,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滞后,知识老化,教育教训方式陈旧,这样的现状势必会影响和制约着课程改革的纵身发展。

4、教育经费的不足,基础设施严重不配套,制约着课程改革。

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严重缺编,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已成为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突出矛盾和实际问题。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在学校经费极其紧缺的情况下,不断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还要承担部分教学危房改造工作。目前本来紧缺的教育教学设备、器材、药品、图书等已经老化、破损,教学设备与现行教材严重不配套,很难进行必要的教学实验,教学设备急需更新添置,同时,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参加学习培训的教师学习经费得不到落实,学校教学设备的陈旧和不足影响了新课改方案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黄桥实验小学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我校从2023年秋参与新课程改革实验。本次课程改革以***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积极探索新课程改革的模式及规律。

一、以校为本,实施多层次多形式的课改培训。

1、进行通识理论培训,让教师感知新课程。

从2023年暑假开始,组织全校教师集中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明确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的课程结构。利用每月双周三集中教师学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新课程教学设计》引导教师进入新课改实验,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逐渐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2、分组参与培训,系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通过不断学习,教师逐渐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基本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位关系。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渐改变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成长。

二、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改实践。

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还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探索与研讨。

1、我们成立了课改指导小组。组长由校长高凤弟担任,副校长王根元、张宪华任副组长,马树民、徐建青、朱宝林、尤静珍、马海青、苏伟、王文忠为成员,与实验教师一同分析教材,研究教学方法,重点放在如何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我们发挥实验指导组的作用,每学期定期安排集中备课活动,为实验教师提供备课研讨机会,指导组阐述备课思路及说明、教学案例及设计思路,帮助教师设计典型课例,提高备课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从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上对教师进行具体指导,解决教师在备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典型引路,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形式,同时引领其它年组的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使用旧教材。

着重**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怎样创设问题情境,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知识教师要讲解,也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小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近年来,小学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和在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明确把 师生主动发展,用一流服务 树一流教师 育一流孩子 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在课程和课堂教学方面大胆改革,力求突破。回首历程,我们在茫然中探索,在困惑中前进,在思考中升华,从感悟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板桥小学新课改汇报材料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推进素质教育 盘县2014年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现场会汇报材料 贵州盘县板桥小学蒋承宪。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校长 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感谢盘县教育局把这次全县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观摩现场会放到我校召开,这是对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充分肯定和鼓舞。今天我能代表板桥小学全体师生,在这里向大...

新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们五中现有12个教学班,629名学生,69位教职工。近几年,我校依照市局和镇中心校提出的打造高效课堂课改要求,坚持以提升质量为本的课改理念,确立了深化 细化和提升的课改目标。下面我向大家先容一下我校新课改的展开情况 一 我校新课改的理论保障。我校在积极构建名师工程,每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