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3年抗旱工作回顾

发布 2022-01-09 09:42:28 阅读 7791

抗旱减灾。

李。霖史小平。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南昌330

摘要:2o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江西省持续高温少雨,导致江河水位下降,水库蓄水减少,赣江、抚河、修河中下游供、用水矛盾突显,干旱对部分地区城乡居民生活和_t-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对201年旱情及抗旱情况进行了。

总结,针对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防旱意识不强、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不到位、抗旱服务组织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加强旱情监测**研究及水源工程建设等建议。关键词:20年干旱;抗旱减灾;江西省中图法分类号: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9座小型水库干涸,80条小河流断流;20年,全省有。

基本情况。1]旱情。

013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江西省持续高温少雨导致用水量剧增,江河水位下降,水库蓄水减少,赣江、抚河、修河中下游用水矛盾突显。这次旱灾发生早、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给全省特别是赣北赣中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困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座大型、12座中型水库低于或接近死水位,20座小型水库干涸,46条中小河流断流;20年全省有27座大、中型水库低于或接近死水位,92座小型水库干涸。

从干旱初期(7月10日)水库蓄水情况来看,20年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122亿m ,比200年(10亿m )多22.亿m ,比200年(10亿m )多14.亿m 。

从旱灾统计情况来看,20年干旱高峰期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675万亩,20年受旱面积158万亩,20年103万亩。

自7月中旬台风“苏力”影响结束后1个多月时间,全省持续高温少雨,7月16日至8月11日(干旱高峰期),全省平均降雨量仅34 比同期均值少70%全省有15个县(市、区)降雨量不足10 高温少雨导致江河水位持续下降,水库蓄水日趋减少,用水需求急剧增加,旱情迅速蔓延并加剧,抗旱形势严峻。据8月l1日干旱高峰期统计,全省耕地受旱面积达960万亩,作物受旱面积达675万亩,其中,轻旱396万亩、重旱231万亩、干枯48万亩、水田缺水195万亩、旱地缺墒100万亩,66万人因旱发生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全省共有429座小型水库干涸,80条小河流断流,赣江、抚河、信江及其支流共27个站发生有记录以来最低水位。

1.历史干旱情况。

从降雨量来看,20年干旱期(7月16日至8月20f降雨量仅53.是同期多年均值的34%比200年干旱期(7月1日至8月2日)33降雨量(66少12.仅比200年干旱期(7月8日至8月l0日)34降雨量(33多年干旱持续时间为36 比200年34 多2d,比200年33 多3d。

综上分析,20年水库蓄水情况好于200年和200年,水库干涸和河流断流少,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比200年和200年明显减少。但局部旱情严重,从莲。

花、瑞昌、修水等县(市)当地群众反映来看,20年的干旱是几十年来没有见过的,说明部分县、局部地区旱情较严重,甚至超过200年和200年。

成功抗御干旱经验。

面对严重旱情,江西省各地在省委、省**的领导下,按照省防总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增加抗旱投入,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降低了干旱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减轻了旱灾造成的损失。20年的抗旱工。

作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了“防”字,变被动抗。

旱为主动抗旱,部署更早,动员更广,投入更大,措施更实,水利设施更有保障,抗旱成效显著。

_1领导重视有力推动了抗旱工作的开展。

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抗旱工作,主要领导先后。

深入一线视察指导,并多次作出指示。8月10日,省防总召开了省、市、县、乡4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和县长、乡(镇)长参加的全省抗旱工作**会议,江西省防总。

从水库干涸、河流断流情况来看,20年全省共有。

收稿日期。第~作者简介:李霖(19一),男,工程师。

第23卷第6期201年12月中国防汛抗旱1

抗旱减灾。作了动员部署。领导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全省的抗旱工作,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因地制。

类病险水库共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l8.亿it1可灌溉。

农田面积446万亩,同时,有效解决了578万多人的饮用水。

宜采取措施,科学调度各类水源,各行各业主动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省上下掀起了抗旱高潮,抗旱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3.灌区建设使保灌能力明显提高。

据统计,20年以来,全省通过大中灌区骨干工程和小农水项目建设,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340万亩,改。

.2超前部署、措施有力是减轻旱灾的关键。

.2.立足防旱提前部署,步步跟进有序应对。

针对降雨偏少的实际情况,20年6月17日,江西省防总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大中型水库提前按后汛期限制水位运行。在6月底的强降雨过程中,各地按照省防总要求蓄水防旱。据统计,截至7月10日,全省大中型水善灌溉面积66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9.3亿m 。

同时年,江西省完成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近900处专项工程,完成总投资75.亿元,累计完成渠系整治总长度6.5万km。灌区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使灌溉效益明显提高,许多灌区末端过去灌不到水的田间。

库蓄水量达122亿iti比降雨前增加了15.亿iti比同期多年均值(11亿iti多5.5亿iti省防总先后召开3次抗旱会商会,分析形势、研究部署抗旱工作,根据旱情适时启动抗旱iv级和ⅲ级应急响应,先后派出18个抗旱工作组深入旱区指导工作,并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抗大旱、抗久旱的准备工作,适时部署抗旱工作。

.2.实事求是加强指导,因地制宜有保有弃。

针对现有水源与用水需求矛盾突出的实际,在“双抢”用水高峰期,省防总发出通知,及时对用水管理提。

出明确要求,要求有灌溉、供水任务的发电水库,采取控制发电措施,按下游用水需求安排发电,为抗旱储备水源。并明确提出了“有保有弃”的指导原则,要求各地算好水账,先生活、后生产、确保重点,对水量不足、不能满足水稻灌溉用水的,及时改种早作物,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努力挽回旱灾损失。

.2.加大投入增强能力,多措并举进行灌溉。

各地按照能灌则灌的要求,加大抗旱投入。据统计,全省投入抗旱资金达6.9亿元,其中,县级以上财政抗旱投入达1.7亿元,有效的投入保证了抗旱设施得到及时维修,添置了大量抗旱设备,增强了抗旱应急能力。全省94支县级抗旱服务队发挥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主动开展抗旱服务,共出动111次、1.万人次,临时解决饮水困难人151万人,临时浇灌农田l33万亩。

通过采取应急抗旱措施,挽回了旱灾损失。

.3多年持续大干水利为抗旱打下了坚实基础。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在消除水库安全隐患的同时,解决了有水蓄不住的问题,大中型灌区改造和小农水重点。

县建设解决了灌区末端的灌溉问题,水保工程建设提高了水源涵养能力,使旱情减轻。在201年的抗旱中,水。

利工程发挥了抗旱减灾的主体作用。

.3.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为蓄水防旱创造了条件。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后,水库安全有了保障。6月17日,省防总要求全省大中型水库提前按后汛期限制水。

位蓄水,也是基于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基本完成,水库安全风险可控这一前提。据统计,已完成除险加固的各。

中国防汛抗旱第23卷第6期201年12月。

013年都能灌上,减少了受旱面积。虽然莲花、安义等小农水重点县旱情严重,但都实现了大旱无大灾。

.3.水保工程建设发挥了抗旱作用。

008年,江西省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共16个项目区,完成综合治理面积约3l2万亩,在抗旱减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石城县对比调查发现,已实施水保治理的3条小流域(罗源、丹溪、石田),石田的受旱情况明显减轻,抗旱能力比未治理的小流域提高至少9d以上;据广昌县对自然条件相似的小溪断流情况的对比调查发现,已开展水保综合治理的3处小溪(罗田小流域危家堡、桐港小流域庙前排、山头小流域罗里坪),比未治理的3处小溪(甘竹镇龙溪村千古塘、盱江镇大塘村长桥尾、头陂镇双西村店上)的断流时间分别推后了即小流域的汇流时间。

延长。存在问题。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带季风湿润气候,是南北和冷暖干湿气流的交汇处和。

过渡带。受气候、地质、地形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洪涝灾害频发。随着极端气候的变化,旱灾出现频次有逐渐偏高的趋势。

尽管多年来江西省在抗旱减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全省的抗旱能力还不高,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薄弱环节。3i基层防旱抗旱意识不强。

基层干部群众和水管单位缺乏防旱意识,对抗旱特别是抗大旱、抗久旱的认识不足,心存侥幸,对现有水。

源没有制定用水计划,有求就放,有水就用,对后期用水考虑不足,灌一天算一天。用水管理不到位,串灌、漫灌现象普遍存在,用水效率低。另外,农民群众“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抗旱主动性不强。

3.灌溉设施不配套。

通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部分水库可正常蓄水,解决了水源问题;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对田间工程和小型。

渠道进行了整治,但中小灌区渠道淤塞、渗漏严重,有水到不了田间的现象较普遍,灌溉效益衰减。

抗旱减灾。.3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不到位。

农村小型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现象严重,小型工程大多没有管理单位,加上农民用水户协会自主设立的少,大多形同虚设,管护主体、管护责任不明确,管护人员、管护经费不落实,导致工程效益衰减,抗旱能力下降。

.4旱情监测**能力不足。

目前江西省已建设68个土壤墒情监测站,水文部门开展了枯水监测,省水科院开展了旱情监测**信息。

水的问题。.3抓紧中小灌区渠道整治。

目前,江西省大多数灌区渠道未进行维修整治,20年有的县中小灌区末端因为渠道输水不畅,导致农。

田受旱。因此,应解决中小灌区渠道整治投资问题,加快中小灌区渠道整治,解决流域末端灌溉问题,恢复灌区效益,同时,也使水源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

.4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要加快乡镇水务站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经费,并。

管理系统建设,为旱情监测**提供了一定支撑作用,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水利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服但由于旱情监测**的复杂性,旱情**和旱灾评估水平还不高,无法对旱情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不能满足抗旱指挥决策的需要。3.基层抗旱服务组织能力弱。

011年,江西省94个县(区)列入国家县级抗旱服务队建设,但投入少,国家只安排每县200万元购置抗旱设备,在201年的抗旱中显得设备太少,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抗旱需要。

.6依法抗旱力度不强。

近年,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江西省抗旱条例》,但在抗旱工作中仍难以完全贯彻落实。河湖管理工作仍较薄弱,水资源无序开发占。

用现象实有存在,水库养殖和蓄水发电与灌溉用水矛盾日渐尖锐。

下一步工作思路。

江西省旱灾频繁,抗旱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立足长远,切实解决水源不足、有水到不了田问、应急抗旱能力不足和旱情监测**水平低等问题。

_]树立科学治水理念,转变治水思路。

努力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积极探索和实。

践新的抗旱思路,坚持以实现抗旱现代化为总目标,以。

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创新和科技抗旱为动力,努力**抗旱减灾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辩证关系,努力寻求适合于江西省省情的人水和谐共处模式,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做出应有贡献。

.2 央水源工程建设。

江西省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6亿m ,但各类水库总蓄水量。

不足300亿to_部分地区受旱主要是工程性缺水。目前,抗旱规划即将实施,省水利厅已经开展水源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建议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筹措资金,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

务能力。同时,落实基层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和维养经费。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由乡镇或村集体明确管护主体,考虑其公益性特点,各级财政对其维养经费适当给予补助;对企业和群众自建的小型水利工程,按照“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其所有者负责管护,由受益者共同负担,建立健全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

.5督促取水户抓紧改造取水设施。

近年来,赣江、抚河水位在同流量的情况下逐年下降,造成沿岸部分灌区取水口、水厂、发电厂取水困难的问题,建议督促有关地区和取水户,适应河道及水情变化,抓紧改造取水设施,降低取水口高程,在河道流。

量满足用水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正常取水,以应对低枯水位带来的不利影响。

.6加强抗旱应急能力建设。

江西省94个县级抗旱服务队在201年抗旱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但同时也存在抗旱设备太少,抗旱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筹措资金,添置抗旱设备,特别是机动能力强的小型抗旱机具。

根据201年抗旱实践,有必要在重点易旱乡镇建设乡镇抗旱服务队,建立抗旱服务网络,进一步增强应急抗旱能力。4.进一步加强旱情监测**研究。

进一步收集耕地分布、水源工程等基础信息,采取卫星遥感等多种方式完善旱情监测手段,开展实地旱情对比分析,优化现有旱情监测**信息系统,建立较为完善。

的江西省旱情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实时旱情监测**和旱灾评估科学化,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4.进一步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工作。

针对201年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门人员集中时间开展抗旱水源点建设布点规划、水库山塘调度。

与管理、灌区渠系现状及长效运行维护机制建立等专题调研工作,找准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第23卷第6期201年12月中国防汛抗旱3

2023年江西省说课表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鉴定表。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及所学专业联系地址。测试方式。测试项目。申请教师资格种类及学科联系 测试标准。评价。良好满分等得优秀。70 8中等 60 69分 差 59分以下 90 100分 级分。9分 仪表端庄 自然,服饰得体 大方 整洁,表现出良...

江西省2023年安全生产

十大整治行动宣传工作方案。根据全省安全生产电视 会议 全省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电视 会议 省安委会2018年度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部署和省委 省 主要领导重要批示指示以及 江西省安委会关于印发江西省2018年安全生产十大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赣安 2018 8号 精神,现就做好江西省2018年安全生产十...

2023年江西省模拟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甲地调查110名12岁男童身高的标准误是2.6厘米,乙地调查100名12岁男童身高的标准误是1.8厘米,说明。a 乙地调查中测量身高的准确度高于乙地。b 甲地测量身高的误差为2.6厘米,乙地测量身高的误差为1.8厘米。c 甲地测量身高的最大误差为2.6厘米,乙地测量身高的最大误差...